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我們不禁要問:小龍蝦 “淘金路” 越來越窄,哪些人真的賺錢了?近兩年來的整體走向又如何呢?
小龍蝦正式和飲食緊密掛鉤是2013年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因為負面報道等原因,市場一直處于萎靡狀態。從興起到現在,說到底也不過四、五年的時間。伴隨而來的是多少餐飲人的發財夢想,不計其數的養殖散戶在市場的“招安”下踏上了“淘金之路”。
然而市場是現實的,痛點也是實實在在有的,目前看來,以小龍蝦打造品牌的,只有一些區域性品牌勢能還可以,很難突破地域界限,這和小龍蝦品類獨特的季節性出塘、冷鏈技術落后有直接關系。大部分龍蝦經營店每年只在高產月份開店,其余時候關門。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管理、人力、房屋等成本問題,不得不值得重視。
一種觀點認為,也是因為供需關系的斷層、不匹配,導致了市場的洗牌波動。小店沒有采購主動權、也沒有實力根據季節變換采購地點。
東方美食總裁郝冬霞女士認為,各地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對小龍蝦產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兒,想要做到市場的有序健康,供應鏈必須穩定,后續環節必須跟上。未來,強勢的供應鏈很可能會一統天下,周黑鴨進軍小龍蝦市場,為什么對很多無名小門店來說是絕殺?說到底,強勢的品牌、雄厚的后端保障,讓周黑鴨有底氣放手一搏。
北京于記香辣蝦創始人高金庫認為,未來幾年,這個產業中一定會誕生壟斷級企業,這里的“壟斷級”是指上游產業鏈,以及對養殖、儲運、加工可以把控的企業。B端市場的競爭,可以促進整個市場的優中擇優,讓品類提高品質,反之,也推動上游產業發展!
鐘建安(化名)是江蘇淮安金湖鎮的一名個體水產養殖戶,今年,他減少了龍蝦養殖,回歸到大閘蟹的養殖上。龍蝦市場這么火爆,為何此時減量?當我們問起時,鐘師傅坦言,自己只有幾百畝塘子,在龍蝦養殖圈子里,這樣的面積不算大。很多和他一樣的小蝦農都面臨同一個情況:大型品牌不來采購,而小型散戶的訂量、誠信度、忠實度又不高,有時候合作一陣子就被更低價格的養殖戶“拐跑”了。這導致養殖的風險大,生意的不穩定因素很多。
“像我們這種情況,想要做好必須有加工廠,龍蝦出塘直接做成成品,最大限度降低耗損,同時有一條生產鏈,還加工龍蝦調料等。”鐘建安告訴記者,現在金湖周圍很多跨界年輕人都參與這門生意,一邊收購,一邊生產,走電商零售的線路。用他的話說——這些年輕人,有廠子,也有人,恨不得天天在各個塘之間游走,低價時大量囤貨,高價時就停下來搞線上運營。
鐘建安的表述里提到了“養殖、加工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把工廠建立在塘邊,建立產業化零售模式,這無疑是龍蝦市場的一個方向。線下門店還是線上外賣?賣菜品還是工業化產品?不同的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資源的優勢和便捷,靈活看待此事,揚長避短做品類。
專業、成熟的龍蝦館
才有未來
江蘇淮安芳芳私房菜的董事長楊永亮,他在當地經營著實體中餐廳,小龍蝦是菜單上的一道產品。從實際經營來看,這種形式并非特別討顧客的喜,反而還需要為這一道菜單獨花精力。
在他看來,從線下門店的角度來看,專業、成熟、資深的龍蝦品牌才有未來,這些品牌拳頭產品突出、具有長期的口碑、供應鏈更加穩定。“就像這兩年大家提的‘聚焦’,這也是一種聚焦。有了拳頭產品,大家就沖這個來吃,需求量大,采購方向專一,這些就是市場優勢。”楊永亮說。
廣西情星龍蝦館,是當地十分資深的龍蝦專門店品牌,通過變換采購產地,實現全年銷售龍蝦。“我們是和幾個省份的養殖合作社簽訂合同,包銷的合作方式。因為是老品牌了,信賴度、采購量都不錯,所以具備穩定的供求關系。”創始人覃欣告訴記者。現如今,想要實現全年不間斷營銷有兩種方式:一是變換采購地,二是使用凍品。無論哪一種,都需要為采購成本支付溢價。
盡管小龍蝦市場這兩年風風火火,但走到了2018年,很多餐廳老板發現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的事情:生意好的店,客流量和銷量穩定,可以拿到價優物美的貨;反之則很煎熬。大部分小館子都無法靠賣龍蝦賺錢,必須要搭配香辣蟹、燒烤等,以此豐富產品線,平衡全年的利潤。
而一些網絡熱門的新模式龍蝦館,就像站在風口上的豬,踩上了這班淘金列車,然而很多都是賺“賣店的錢”,而不是“賣蝦的錢”。比如作家張嘉佳與褚橙策劃人蔣政文合伙創立的小龍蝦品牌“卷福與他的朋友們”曾經通過眾籌模式,打造了“史上最文藝的小龍蝦店”。而僅僅一年之內,10家小龍蝦店由于“經營不善”,有7家倒閉,接近2000萬的眾籌款項打了水漂。是情懷忽悠了大家?還是缺乏產品主義根基、對餐飲盲目投入?答案不言而喻。
采訪中,更有不少人向記者透露,很多龍蝦新品牌,一年之內開100多家店,加盟店根本不掙錢,總部掙的其實是賣品牌、賣調料的錢。“膽子太大了,賣的根本不是產品,而是店、是模式!”某龍蝦店主說。
2017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產量達100萬噸,產值收入近2000億元。在大眾點評搜索“龍蝦”關鍵詞,上海有7223個餐廳;北京有3354家餐廳;南京有3234家餐廳;連素喜清淡的廣州,也有2160家餐廳(數據來源于:大眾點評網)。
最受歡迎的口味為十三香、蒜泥和麻辣,約占總推薦菜的46%(數據來源:美團)。
從地區看,江蘇人偏愛蒜蓉,上海人喜歡十三香,北京人青睞麻辣香辣,而廣東和湖北的消費者最愛的是油燜口味(數據來源:中國報告網)。
美食自媒體“什么值得吃”做過一次調查,在受訪的205名小龍蝦達人中,大家最關心的前三個問題是:是否干凈、味道是否好、價格是否合適。
京東聯合南方都市報,發布了《2017小龍蝦網購趨勢報告》,報告顯示,有25%的顧客因為“沒伴兒”而選擇網購龍蝦,并表示“一個人吃龍蝦也不尷尬”;有四成用戶選擇龍蝦是因為社交屬性(舉辦家庭聚會等)。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作者:楊帆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