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作者:Yi Zhang, Anna HU
編輯:Anna HU, Stella Chen
01
五千年種植史,兩千年發展史,中華民族的豆奶情節源遠流長
在我們日常一蔬一飯的生活中,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食材,其實有許多都不是源自中國,比如:胡蘿卜、洋蔥等,都是從外國傳入中國的。而大豆,或者叫做黃豆,則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確認是中華民族自己培育發明的”正統”作物,迄今已經有五千年種植史。
大豆制品
圖片來源:ooopic
到了21世紀,黃豆的應用和創新已經不再限于廚房和烹飪,從中提取的大豆蛋白和大豆異黃酮作為功能性營養成分被廣泛應用。而豆奶——大豆的液態食用方式,也不覺間,經歷了約兩千年的歷史發展。
今天,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豆奶成為了新的風口。不僅巨頭入局,創業公司也得到了頂級風險投資機構的青睞。
有道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兩千年后的今天,我們日常飲用的豆奶,和當年西漢孝子淮南王為母親烹煮的豆漿,味道營養一樣嗎?為何豆奶會成為資本和巨頭們青睞的新風口?豆奶的過去有著怎樣的產品發展變遷?未來又將迎來怎樣的商機與挑戰,如何把握與應對?
讓我們今天一起來追古思今看未來,聊一聊豆奶的中國發展簡史。
02
從豆子到豆奶,這看似簡單的一步,跨越了3000年
從中國人開始種植和食用大豆,到第一杯豆奶被榨取,這看似簡單的一步,卻歷經軒轅黃帝,夏商周,和秦漢,竟然用了約3000年的時間。《戰國策》說:“民之所食,大抵豆飯霍羹。”就是說,用豆粒做豆飯,用豆葉做菜羹是清貧人家的主要膳食。直到西漢時期(公元202年)豆腐的出現才多少豐富了民眾的餐食。
中國古籍中有許多關于豆腐的記載,宋代朱熹則作詩說:“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帛布。”并自注:“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南宋朱熹《豆腐》
圖片來源:cnepaper
最早關于豆奶的紀錄是在一塊公元25至220年間制作的石板上,上面刻有古代廚房中正在制作豆漿的情況。只不過當時的豆奶跟現在的豆奶相比,因為是沒有過濾的粗磨,口感應該是相當粗糙難以下咽。
03
從小作坊到工業化初期,豆奶工藝日益成熟精細
到了元朝和明朝,豆奶的工藝已經相當成熟,且逐漸向著精細化演變。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詳細記載了當時制作豆奶的辦法,已經與現在家庭制作方式非常接近。再到清朝,工匠發現緩慢加熱豆奶約90分鐘,可以化解豆奶中的棉子糖和水蘇糖,這兩種物質的存在是喝完豆奶后脹氣以及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可以想象,當王宮貴胄,平民百姓都可以愉快的喝著美味的豆奶約著會,無需擔心釋放不良氣體,豆奶變成了當時最流行的網紅飲料。
到了18、19世紀,街上的小販們會當街吆喝和售賣豆奶,人們也習慣于端著杯子去豆腐店打一杯熱熱的豆奶作為早餐。
古代磨豆漿圖
圖片來源:mala.cn
一晃到了民國初期,制作豆漿的過程逐漸開始工業化,灌裝豆奶被大量制造且售出。
1929年,北京的一家工廠每天要賣出1000瓶豆漿,而同期在上海的兩家工廠則生產更多以面對旺盛的需求。可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緊接著又是中國內戰,這導致中國民生和經濟飽受重創,百業蕭條,中國的豆奶飲料這個行業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了停滯。
04
戰爭結束,中國近現代豆奶產業重新起步,蓬勃發展
中國現代豆奶產業的重新起步要從中國香港開始。
1940年,香港經歷戰火肆虐之時,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博士希望為香港的百姓出一份力,所以研制出了一款營養豐富、富含高蛋白的豆奶飲品,并以相宜價格出售,務求令大眾能在戰爭后攝取足夠營養,重新建立健康的新生活,維他奶應運而生。
維他奶創始人羅桂祥
圖片來源:sohu
1975年,維他奶首次將利樂包裝引入香港。利樂包裝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豆奶的營養和口味,無需添加防腐劑,無需冷藏,同時能夠大大延長貨架期。這個在豆奶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讓維他奶品牌走向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也讓更多品牌愿意參與生產和研發豆奶產品。
從維他奶開始,豆奶這個產業才算真正開啟一個現代化的”新紀元”,實現了從街頭巷尾的現磨早餐飲品”豆漿”,到現代科技和包裝加持,便攜即飲的”豆奶”植物蛋白飲料的轉變,和其他軟飲料一起擺上了貨架。
05
快速變化的二十年,中國現代豆奶產業萌芽發展期
90年代中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也是豆奶行業繁榮壯大的時期。
1992年,中國內地市場開始出現另一種形態的豆奶飲品,這就是”維維豆奶”,這種外觀類似奶粉的小包裝沖飲型豆奶,以一句”維維豆奶,歡樂開懷”的廣告語,成了除了現磨外主要的消費方式,市占率一度超過70%。
1994年,維他奶從香港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為大陸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盒裝豆奶新體驗。
維他奶
圖片來源:京東
1994年,九陽推出了第一款家用豆漿機,以營養和方便打動了家庭主婦,此后豆漿機和小家電市場也在不斷升級和變得智能。
豆奶市場變得多樣化,進入百花齊放時期。
06
近十年,隨著消費者意識改變,豆奶消費升級成為新的風口!
近十年的中國,正在經歷著一場消費升級的革命。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圍繞消費升級的話題尤為矚目。據波士頓咨詢預測,未來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將達到五億,是巨大的消費新增量,符合健康、天然、營養、環保的產品成為市場公認的未來趨勢,而豆奶的消費升級,也在近幾年迎來了發展高潮,優質品牌產品獲得了爆發式增長!豆奶正迎來五千年來等一回的消費升級增長機會窗口!
2014年是植物蛋白飲料浪潮開始風靡的一年,以此為開端的之后幾年,國內本土巨頭把目光紛紛投向了植物蛋白飲料行業。
2014年,蒙牛與美國白波Whitewave公司合資引進了美式植物蛋白飲料品牌Silk,中文名為植樸磨坊,率先推出了巴旦木奶和核桃奶飲品。2016年6月,推出植樸磨坊-純香豆奶。2013年開始,蒙牛便與Whitewave白波公司合作開創中國植物營養食品品類。2014年,雙方合資成立的植樸磨坊中國公司,在保證營養品質的基礎上,更注重滿足中國人的飲食口味。歷經兩年的推廣和鋪設,植樸磨坊在2016年取得了較好成績。
蒙牛植樸磨坊豆奶
圖片來源:life.china.com
07
2017年,即飲豆奶消費升級迎來行業發展高潮,風口已來,企業如何把握未來商機?
據英敏特報告指出,預計到 2020 年植物蛋白飲品(豆漿和核桃奶等)市場規模有望達到人民幣820億元,包括豆奶在內的中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總銷量將增長到107.97億升,是2015年規模的近兩倍。風來了,想要分一杯羹的企業自然越來越多,豆奶行業迎來了最好的消費升級發展機會窗口和行業拐點!
以2017年4月推出的豆奶新品——達利豆本豆為例:
2017年4月,聚焦中國人傳統的營養飲品豆奶,達利推出首款純天然不添加的豆奶品牌–豆本豆,成為2017年推出的豆奶新品中的開門紅產品,不足百日,豆本豆銷售收入已經有人民幣2.13億元,豆本豆豆奶強勢來襲,開啟中國豆奶市場新消費熱點。
2017年12月,伊利也高調推出植物蛋白品牌“植選”,上市“濃香豆乳”產品,體現了伊利布局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的戰略選擇。2017年8月,擁有國內最大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基地的北大荒集團也高調推出東北豆奶,正式進軍豆奶市場。
伊利植選豆乳
圖片來源:京東
巨頭紛紛押寶中高端豆奶產品,在群雄逐鹿的風口下,企業應該如何把握豆奶消費升級的千億商機?因此,我們FBIF專門邀請來了利樂的專家,為我們深入解碼豆奶消費升級的市場機會與挑戰,助力企業贏戰未來!
08
豆奶消費升級在線研討會推薦
時間:3月13日15:00-15:45
主講:利樂專家團隊
主題:《消費升級下如何把握豆奶的升級機遇?》
1. 豆奶市場解析:解讀豆奶消費者報告
2. 從消費者機會到解決方案,豆奶產品如何創新才能脫穎而出打造爆款!
3. 消費者誤區Q&A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添加Bill(王淼)微信:FBIFwang,報名參與!
題圖來源:Life.china.com
提示:
*本文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行業重磅 | 線上移動智庫“利樂創新界”,助力企業快市場一步,贏領未來
為什么這家傳統巨頭沒有“創新者窘境”
中國乳業的下一個10年:品類戰爭時代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