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1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餐飲老板內參 紀愛玲 發自北京
| 實地探訪 |
湖邊的餐廳
▼
在一個夏日的下午,內參君穿過熙熙攘攘的車流與淡淡的霧霾,來到了位于北京朝陽區的麗都公園。
走進公園大門,穿過一段野花與綠樹相映的小路,內參君產生了錯覺:儼然脫離了都市,走到了郊外。就是在這里,邂逅了她。
傳說中那個獲得設計界“奧斯卡”的羅蘭湖餐廳,出現在了眼前。
走進餐廳,內參君拿到菜單后才發現,這竟然是一家韓國餐廳。
雖然坐下來感覺很舒服,但并沒有發現有什么特別之處。
為什么它會獲得紅點獎?
操刀餐廳整體空間設計的風合睦晨設計師陳貽和張睦晨介紹,很多人第一眼會覺得它沒什么特點,但靜下心來,才體會到其中的獨特之處。
“羅蘭湖最初的定位,就不是一個純視覺感受的空間,而是讓你全身心要被它包容的一個空間。”陳貽說,因為餐廳處在公園里,餐廳被周圍的環境包圍,而建筑又把人包圍起來,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體驗。
因此,當時對餐廳的定位,就不只是做餐飲,還可做活動,辦婚禮,承接各種聚會等,因此是一種復合型的餐飲結構。
| 刨根問底 |
營業額提高20倍是如何做到的?
▼
如今,這里一年內的婚宴預訂已滿。當別的老板在為如何獲客發愁時,羅蘭湖的老板卻因為來客太多而忙著“拒客”。
“餐廳改造后,在人員和菜品等其他因素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單月營業額從10萬增加到200萬,提高了20倍。”張睦晨說。
只是通過設計改造?
讓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幾組圖片吧。
△
全透明的感覺太棒了
△
只在房間內擺一些綠植,與真正和環境融為一體,你喜歡哪個?
△
改造后有一種韓劇男女主角約會場所的即視感
三組對比照片,簡直是餐廳版賣家秀和買家秀。實際上,現在看到的羅蘭湖是在原有建筑的基底上重新翻蓋,兩位設計師也對原有的樹木進行了完美保護。
由于位置偏僻,羅蘭湖餐廳在改造前,每月的營業額只有10萬元,最慘淡的時候,一天甚至沒有一個客人。
如今,各種婚宴、公司聚會、品牌發布會等包場活動應接不暇。“這充分說明,設計也是生產力。”陳貽說。
| 延伸思考 |
餐廳為誰而設計?
▼
內參君以為,羅蘭湖餐廳經過設計實現逆襲也有其特殊性,比如它本身就位于一個公園內,對街邊店或者商場店來說參考意義并不是特別大。但它也能給老板們帶來一些啟示。
味道、服務、環境如何排序?
在大眾點評上,多數食客給羅蘭湖的打分是這樣:環境5分,服務4分,味道3分。
△
吃什么不重要,關鍵是環境。
或許,正如內參君與兩位設計師深入溝通后的結論,羅蘭湖餐廳獲得脫胎換骨的變化,有太多偶然因素。而每一個因素都是老板們在餐廳設計時面臨的選擇。
裝修預算如何控制?
據內參君了解,很多餐飲老板對餐廳裝修有嚴格的預算,要求每平方米裝修費用不能高于多少錢。
羅蘭湖餐廳的老板當初因為生意不好,想重新設計改造餐廳,預算只有200萬。當設計師給出讓他滿意的方案時,資金需要1000多萬,預算嚴重超支。
究竟如何選擇?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餐廳到底是為誰設計?
內參君在跟羅蘭湖餐廳的設計師溝通中得知,兩位設計師雖然此前有多年的空間設計經驗,但卻是第一次設計餐廳。
羅蘭湖現任老板同樣是第一次開餐廳。
陳貽表示,對餐廳進行設計,他沒有考慮當下流行的趨勢,沒有考慮老板的愛好,只從一點出發:尊重,尊重周圍的環境,尊重來這里消費的人,從他們的需求出發。
△
設計遵從了北京都市人對自然的向往
例如,他們會尊重每一棵樹木。在設計上,讓餐廳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會考慮處于都市的人們對自然的向往。
“我們從消費者心理切入,思考大家在北京需要什么樣的就餐環境,然后去滿足這種需求。”
內參君認為,在物質充裕的今天,人們的口腹之欲已經得到很好的滿足,那么,餐廳也不應該只是一個可以吃飯的地方。
“羅蘭湖超越了很多人對餐廳的想象,提供了一個不光是吃東西的地方,而是可以在精神上有享受的地方,是一個靈魂的居所。這也是餐廳能獲獎的原因。”張睦晨說。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海底撈為何拆拆拆|史上最全“接盤坑”清單
500強為啥有麥沒肯|星巴克賣飯|巴奴海陸空戰
一招打敗90%對手|排隊神店死了|你為啥開餐廳
神仙姐姐精算術|交通樞紐淘金術|麥當勞革命
統籌:劉曉紅|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