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羅舶的主要創始人是兩位法國小伙兒:Loic(羅力克)和Florian(福羅)。
Loic曾在Ole(Ole是華潤萬家零售集團旗下高端超市品牌)當了三年的采購高管。Florian在歐洲當了四年的食品和飲料制造商亞太區域經理。Loic對中國進口美食市場有著充分的了解,而Florian對歐洲美食出口領域了如指掌。
他們都認為歐洲的很多好東西尤其是美食還沒有被中國用戶所知,而中國市場又是巨大的。基于此,在今年6月,一家代購歐洲美食的品牌“胡羅舶”正式面向市場。
胡羅舶的四位聯合創始人
這是一家有意思又特別的微店,無論是從它的產品內容、銷售模式,還是從盈利方式的角度看都與其他傳統代購食物的平臺不同。
中國進口食物的電商,大致分為兩個類型:一類是綜合型電商如淘寶、天貓、1號店等,售賣“進口零食”只是它們平臺下的一個業務單元;第二類是專門的進口零食垂直電商如“掃貨”等,專門搜集世界各地的美食。
無論哪種平臺,首先從產品內容來講,Loic認為現有的這些平臺都不夠專業。他認為中國缺少真正深入理解歐洲美食品牌的購物平臺。進口商只挑一些大品牌、易保存、利潤高的產品去銷售。
而那些真正原汁原味、當地人熱衷的歐洲食物,平臺并不了解也不去探索,用戶自然不知道也買不到。同樣那些更能代表歐洲飲食文化的中小品牌企業因為知名度低,又沒有足夠的品牌推廣預算,因此也無法深入到中國市場。
胡羅舶將歐洲的中小品牌收歸囊中,這些產品都是目前中國市場沒有的小眾產品。產品定位是歐洲的健康、天然產品,具有高品質、天然有機、手工制作的特點。比如說英國的Bella Berry,是全球第一款純天然、不含任何添加劑的美容飲品。還有用非常珍貴的原材料制成的英國的SWEET VIRTUES巧克力。
雖然胡羅舶以銷售美食為主,但也會賣一些其他化妝品。比如法國的ACO,是一款通過花朵中的精粹制成的美容產品,同樣都是別家平臺沒有的小眾品牌。
“獨一無二的產品”是胡羅舶最大的核心競爭優勢。目前胡羅舶已經擁有了40個獨家代理的歐洲品牌,120個單品。胡羅舶還向歐洲廠商提供品牌服務,幫助它們在中國樹立品牌形象,并收取一定傭金。
除了產品內容的差異化,胡羅舶還有一大“武器”就是在用戶消費環節中加入“VR”技術。
每一位首次購買胡羅舶產品的用戶,都會收到一副贈送的VR眼鏡。當用戶收到產品后,用手機掃產品上的二維碼就會看到一個視頻。視頻內容是介紹產品的功能、產地、食用方法和歐洲生活小貼士等等。用戶戴上VR眼鏡便可以擁有更好的視覺享受。
想象一下你拿著一款遠道而來的蜂蜜,當你戴上VR眼鏡時你可以看到一位全副武裝的養蜂人從取蜜到提煉的全過程,也可以看到它是如何被包裝成你面前這個樣子的畫面,想想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而胡羅舶并不滿足于此,之所以在VR科技這塊進行投入,目的是為了將來公司可以實現Vcommerce,即讓消費者利用VR購物。然而富有競爭優勢的VR技術投入成本并不低。據創始人Loic說,在VR這塊投入的資金第一年是60萬,第二年達300萬。
從高品質的產品內容到每一個VR視頻的制作,都體現了胡羅舶是一個注重用戶消費感受的平臺。胡羅舶面向的消費群體也是以海歸為切入點的高收入、高凈值人群。可以說胡羅舶在向這些人出售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種消費態度。
胡羅舶的銷售模式很特別,不售賣單品而是只賣禮盒。用戶也沒有更多的商品選擇,因為它只賣一款禮盒。這款禮盒里有5到6種不同的產品,每個月更新一次且出現過的產品便不會再上架。一款禮盒的單價是300元人民幣左右。
圖為胡羅舶售賣的“禮盒”照片
胡羅舶以單款禮盒的形式售賣商品,首先是因為平臺剛剛成立時要盡量避免單一產品的價格戰。把所有的單品全都放在售貨架上,同一類型的產品也許價格不同。用戶在不了解產品的品質、口感等情況下,很容易受到價格的左右。也許在這樣的選擇過程中,真正適合市場的產品并沒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用戶。
如果把產品放在禮盒里,以一個整體價格出售。用戶就會關注產品整體的感受從而會減少對比、計較禮盒中某一單品的價格,這樣可以讓每一個產品都有相同機會走進更多的用戶。
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去了解哪些產品更適合中國消費者。平臺售賣出后會通過“有獎反饋”和電話咨詢的方式獲取用戶對每一個單品的評價。通過前期對市場的測試,發現熱銷產品后才對熱銷品進口,以此保證平臺的品牌。
其次以禮盒的形式出售單品,賣的更是一種高端的產品體驗。產品從精致的包裝到小眾的內容,無論是拿來送人還是自己享受,本身就是一種高品質的消費體驗,這是單一商品無法帶來的。
胡羅舶選擇在微店售賣產品是因為微店是最簡單直接的銷售渠道,而開微店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引流和用戶轉化率(從關注公眾號的用戶變成“消費者”)的問題。
最先要解決的是引流問題,胡羅舶首先選擇第三方平臺,與具有同樣消費群的海歸協會、加糖APP進行合作,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廣告宣傳;其次利用創始人“外國人”的身份制作和直播視頻來吸引個人粉絲;此外,胡羅舶還在微博、領英、知乎、臉書等社交網站,發現目標消費群體并向其推送廣告,還嘗試“拉攏”網紅通過網紅來吸引粉絲。
最后讓周圍有人脈的朋友做社區管理員,各自建立一批不同圈子。比如“媽媽圈子”、“留學圈子”,進而線下組織活動,讓這一批人活動起來養成在胡羅舶消費的習慣。
通過上述這些方法,才成立一個多月的胡羅舶就已經擁有精準粉絲5000人。
圖為胡羅舶組織的線下沙拉活動
光擁有粉絲還不行,一家微店是否能盈利最重要的是將“讀者”變為消費者,提高用戶轉化率。
胡羅舶首先利用公眾號的文本內容與所賣商品結合,比如近期平臺賣BelSeva(一款水)產品,公眾號就會配合寫些關于這個產品的文章,通過文章來激發人們的購買欲。胡羅舶還讓社區管理員組織忠實客戶的線下活動,增加用戶粘性。目前胡羅舶的用戶轉化率是6%。
胡羅舶創始人Loic在筷玩思維專訪時表示,胡羅舶團隊全職4人,兼職4人,月銷售300個禮盒,月營業額達85500人民幣。
目前胡羅舶正在尋求天使輪投資,融資金額500萬元。未來胡羅舶會進駐淘寶等大流量電商平臺,并開發自己的pc端和移動APP。
筷玩思維認為,無論是產品內容還是銷售模式,胡羅舶麻雀雖小,但卻有自己獨特的打法。
從產品內容來講,胡羅舶發現了中國市場的空缺,賣別家找不到的小眾產品,從這個角度講會吸引一定的流量。但是是否在未來能持續和別家產品保持差異化就得看接下來的經營。
從銷售模式來講,胡羅舶的這種銷售模式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全球已經有比較成功的案例如美國的try the world、德國的foodiest、法國和英國的birch box。只是這樣的打法適不適合在中國,還得靠時間來說話。
PS: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由數千上萬的細分市場和角度組成,筷玩思維持續專注和深挖吃喝玩樂完整消費產業鏈。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破10萬。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