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3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反攻|
從社區餐廳開始
由三四線城市進攻一線城市
▼
這當然并不是巧合。
德克士雖然和肯德基、麥當勞并列為中國三大西式快餐連鎖品牌,但是在發展策略上明顯不同。
肯德基、麥當勞在一二線城市發跡,并逐漸將門店擴展至三四線城市,德克士在中國的起點卻是從三四線城市開始的。
△
一線市場已被麥肯“蜂巢式”布局,留給德克士的空間有限
2015年,德克士提出要在全國新開200家門店,其中上海、北京與廣州也是重點市場。這被解讀為德克士由三四線城市“反攻”一線城市的開始。
而在一線城市的市場格局里,盈利能力最強的熱點地區,麥、肯基本上完成了布局,在交通樞紐周邊,麥、肯甚至一連開出三、四家,進行“蜂巢式布局”,擠出大量競爭者。在成熟商業體,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肯德基。
市場留給德克士的空間已經有限,只有“社區經濟”的空間比較大。
在內參君看來,在一些發達城市,社區作為新興經濟體,則有較大的可開發空間。在北上廣深,社區經濟已經成熟,形成了以社區超市為中心,餐飲、美容、娛樂等多業態服務。
|傳統優勢|
社區餐廳沉淀客戶最多
▼
從德克士的發展路徑來看,社區餐廳也是德克士的傳統優勢。
在德克士自己的店鋪體系中,有四類店鋪。
在這四類店鋪中,能夠沉淀下來客戶的,就是“社區餐廳”。而這也是德克士在跟麥、肯競爭所積累的“傳統優勢”。
比如鄭州德克士建文餐廳,和麥當勞在同街道同一側,相距不足百米。麥當勞扼守十字路口,德克士據守小學門口。
多年前,在跟麥當勞的激烈競爭中,鄭州德克士建文餐廳就打出了“來德克士寫作業”的標語。
△
德克士鄭州聚源路餐廳
在鄭州新開設的德克士餐廳,隱約可見這種成功經驗。在聚源路餐廳,德克士緊鄰聚源路小學,周邊分散著七、八個大型社區。
5月15日舉行的德克士家庭日的全國活動中,鄭州德克士建文餐廳就是一個主場,頂新餐飲事業群執行長蘇明瑞說,“德克士已經成為鏈接社區和家庭親子關系的一個重要平臺和樞紐。”
據了解,從2014年德克士首次嘗試在全國門店開展家庭日活動開始,家庭日已經成為全國德克士門店的常態性社區活動,一年接待逾20萬個家庭。
|“慢”策略|
環境、產品均強調舒服
▼
德克士和麥、肯同為洋快餐三大品牌,但是又不同于麥、肯,甚至并“不快”。
一個原因是,德克士和康師傅同屬于臺灣的頂新國際集團,因此有濃厚的東方文化背景。
另一個原因是競爭策略。蘇明瑞說,“德克士不同于洋快餐,主打的是‘東方舒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在環境上強調感覺舒服。德克士不會為了翻臺率,把凳子設計得不舒服,而是主動讓節奏慢下來。 在產品上強調味覺舒服。秉承舒食理念,德克士推出了更符合東方口味的特色米飯、米漢堡產品。
除此之外,德克士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刻意追求“翻臺率”。蘇明瑞說“消費者對市場有選擇權,翻臺率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
這是德克士的自信,也是競爭策略。
|高管pk|
蘇明瑞VS屈翠容,革新手段不相上下
▼
屈翠容精于企業改造。在加入百勝之前,屈翠容在英國屈臣氏接手過兩個老品牌,讓這兩個品牌重新煥發生機。
△
加盟肯德基后,屈翠容在三個方面進行了“革新”。
對比肯德基,其實德克士已經完成了兩項“革新”。
2015年11月,蘇明瑞加入頂新國際集團,提出了“產品為王”品牌策略,并積極推進新品開發,強化菜單,加深消費者對品牌核心產品的認知,引領德克士品牌進一步升級。
產品結構方面,德克士已經上市了米漢堡、川辣脆皮炸雞等特色產品。并且形成了針對早餐、中餐、下午茶時段的豐富產品線。在環境上,德克士推出了第五代店“舒食餐廳”,構建輕松、舒適的環境。
客群數量上,德克士通過會員卡制度吸引了將近1千萬的用戶。在客群結構上,用戶主要集中在85—95后。
通過比較,似乎德克士在第3項上,力量不足。從蘇明瑞履歷來看,正好有所彌補。
蘇明瑞加盟頂新之前,曾服務于永和大王、寶潔等公司。他在擔任永和大王中國總裁期間,對其內部管理系統和產品行銷進行革新,先后啟動了永和大王的加盟戰略和O2O與外送策略。而在品牌建設、連鎖經營管理和行銷方面,蘇明瑞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這家餐廳為什么排隊到爆|小吃的大玩法
高利潤的秘密|如何對待差評|餐飲“莆田幫”
把路人變成回頭客|餐廳怎么起名
KFC畫風突變|臥底海底撈|餐飲加盟隱形老大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