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8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對于中國外賣行業來說,2016年的央視315晚會可能會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整個外賣行業幾乎是巨頭平臺的爭霸游戲,燒錢圈地,野蠻生長,魚龍混雜。
在此之后,整個外賣行業不得不正視長期以來被“刻意”忽視的一個要命問題:食品品質。
餐飲外賣業的模式革命,或許從此開啟。
?餐飲老板內參溫馨 發于北京
餓了么只是“代人受過”
整個行業是“共犯”
▼
對于這個問題,有必要統一思想、明確認識:不要對餓了么被曝光幸災樂禍,這個雷不應該它一個品牌來扛,它是代行業受過。
▲某種意義上,餓了么只是行業的“替罪羊”
如果央視去其他大家耳熟能詳的外賣平臺“突擊檢查”,未必不會出現與餓了么相同的問題。
外賣行業現在的亂象,誰做誰知道,連用戶都知道。只不過很多用戶盡量選擇大品牌下單,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如果外賣同行對餓了么的遭遇缺乏同理心和警醒心,餓了么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你的明天。
外賣監管應該比傳統監管更嚴格
▼
外賣市場依舊是資本的寵兒。為什么?借餐飲業和移動互聯網結合的契機,這是一個新的移動餐飲時代。
▲外賣品質提上日程
在一個需求、體量、規模都越來越大的行業,第三方監管缺位,難免為行業漏洞的產生提供土壤。
在內參君看來,外賣應該接受的品質、安全等方面的監督,理應比堂食等傳統形態更嚴格。為什么?因為它不容易被看見。
外賣業實際上以“結果”為導向,送到用戶手中的就是“結果”,而現在的政府監管不僅滯后,而且存在缺項。
“流量為王”時代該翻篇了
“產能為王”時代應該到來
▼
外賣業為什么這么亂?因為大家都在拿目標當結果。說直白一點,就是“沒干正事”,錢沒有燒到正地方。
以前,外賣業多顧著“燒錢”和跑馬圈地。階段性勝利后,也很少有人去考慮核心的品質問題,往往是拿著新成果繼續去燒錢、圈地,而不是在安全、產能上去傾力投入,解決行業痛點。這就進入一種惡性循環,有些外賣品牌即使有心改變,也會被現有業務線拖累得無暇顧及其他。
▲流量為王時代該翻篇了
外賣業發展到現在,“流量為王”的時代該翻篇了,“產能為王”的時代應該到來。這里所說的“產能”,不是指產量,這個“能”包含安全、衛生、產量等環節,也即指向這個飯是怎么做出來的、品質如何。
外賣業需要更多元的發展形態
▼
淘寶永遠都會面臨假貨問題,為什么?由商業模式所決定。同樣,如果外賣平臺不在“產能”上做文章,也無法避免黑心商戶的存在。這并非準入門檻高就能夠控制。
就目前品牌名氣最大的幾個外賣平臺而言,運作模式上趨同,沒有本質區別,競爭基本還處于“拼爹”階段。
而餓了么這次出事,再次把一個問題提上了日程,那就是:外賣業需要多元形態。單一的流量主導型模式容易失控,需要配合其他業務形態完善平臺能力。
哪種形態能與流量平臺產生配合?就是以“產能”為驅動的外賣平臺。外賣市場的下一個價值點是如何改變品質。
這種新形態有嗎?有。雖然暫時還看不清最終實踐結果,但已然讓我們看到了星星之火。比如黃太吉。
▲黃太吉的“外賣戰隊”
講到外賣模式的創新,始終繞不過黃太吉,它已經在這條路上探索了一年。即使你不喜歡它,也不得不承認,在追求品質和謀求行業革新上,它確實扎扎實實地做了幾件事:
●– ① 為外賣服務提供專門生產通道,他們稱之為工廠店(北京有10家),絕不外賣堂食混搭;
●– ②引入高度標準化生產線,將需要人工操作的環節降到最低,通過標準化保障安全度;
●– ③通過智能化、數據化管理打通各鏈條,所有外賣環節都以數據為依據,以智能管理為準繩;
●– ④敢于通過手機終端直播外賣制作流程,讓顧客全程監控。黃太吉外賣APP最近還將上線一個新功能:當你用黃太吉外賣App查詢訂單狀態,顯示“制作”中時,會彈出“廚房實況”按鈕,點擊后用戶可以查看當前訂單制作工廠的視頻監控。
▲黃太吉app
某種意義上,黃太吉是外賣行業的“破局者”,讓我們看到了更新鮮的玩法,更多樣的形態。
當然,外賣行業需要更多痛點解決路徑,餓了么、黃太吉都只是其中一種形態。而這并不取決于財力、物力,關鍵看如何解放思想。如果糾結于流量,核心痛點便不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整個行業良性發展,身處其中的每個品牌才會更好。外賣業還在“共輸”,3.15曝光餓了么,誰得利了嗎?沒有,該醒醒了。
內參往期相關文章:
《專訪丨黃太吉發布外賣航母戰略:赫暢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黃太吉緊急設立“中情局”?赫暢最新內部PPT曝光!》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