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6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過去一年,廣大吃貨們到底愛吃什么?都有哪些消費行為的變化?
媒體聯合“百度糯米”“百度外賣”“餓了么”三大餐飲O2O(即“線上到線下”)平臺,用海量大數據,呈現2015年“舌尖上的中國”。
內參君梳理了幾個關鍵的年度吃貨數據,可以幫你了解大勢,及時調整餐廳經營策略。
數據來源
▼
“百度糯米”的數據,選取11個大城市中的11個大商圈為樣本:北京國貿商圈、上海陸家嘴商圈、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廈門中山路商圈、長沙芙蓉中心商務區、杭州錢江新城商圈、成都春熙路商圈、重慶解放碑商圈、沈陽中街大悅城商圈、深圳CBD商圈、廣州天河中心商務區。
“餓了么”的大數據,來自10個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福州、南京、成都、廈門、武漢。
|吃貨愛好1|
團購“最愛”自助餐
▼
你或許知道中國人喜歡自助餐,但你可能很難想象中國人究竟有“多愛”自助餐。“百度糯米”選取的11大重點城市商務區,以大數據統計2015年第三季度消費量最多的十種菜品,結果顯示,7個商務區消費最多的都是“自助餐”——
而在其余4個沒有首選自助餐的地區,消費習慣也頗有意思▼
看來,川菜在北京、上海頗有統治地位,而廈門、南京地區的消費者依然鐘情于本地口味。
在各種節假日、活動日消費中,消費量前十種菜品中全部都是自助餐占比最大
而各個節日消費占比排第二的,也格外一致——全是火鍋。
|吃貨愛好2|
蓋澆飯是外賣的“不二之選”
▼
“吃貨們”團購時對自助餐趨之若鶩,他們在叫外賣時,蓋澆飯則“當仁不讓”。“餓了么”大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吃貨”叫外賣時首選蓋澆飯;10大代表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福州、廈門6個城市,外賣首選都是蓋澆飯。
“百度外賣”則提供了兩個頗有意思的細節——
你知道使用“百度外賣”的“吃貨們”,對什么配菜最不待見嗎?答案是:香菜。
你知道單次叫外賣最“壕”的是誰嗎?答案是:廣州“百度外賣”一用戶▼
|吃貨愛好3|
上海人竟偏愛辣
▼
說到口味,或許全國“吃貨”們最愛比拼的是能不能吃辣。那么,你覺得全國哪里的“吃貨”最愛吃辣?四川、重慶,還是湖南?
“百度糯米”大數據顯示,是上海。
那么,又是哪兒的“吃貨”最不愿吃辣呢?答案是:離上海很近的南京。“餓了么”大數據顯示,采樣的10大城市里,“北、上、廣、深”等9大城市,外賣前十位均有川湘菜,只有南京,不沾“辣”的邊。
但南京居民似乎還不是最愛吃甜食的。“百度糯米”大數據顯示▼
|吃貨愛好4|
北、上、廣加班餐最多
▼
大數據還能從側面反映出各地居民的生活狀況。
“百度外賣”大數據顯示▼
而且,21點后叫外賣最多的三大城市,正是“北、上、廣”。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加班更多。
“餓了么”大數據進一步告訴我們,或許加班最厲害是深圳,因為這里晚上19點至次日5點的訂餐比例,高居榜首!
不過,辛苦工作可能也意味著收入不錯。“餓了么”10大城市訂餐的“單客消費價格”大數據顯示,深圳地區“最為闊綽”,單次4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相比,武漢地區似乎吃飯成本最低,單客消費10元至20元的比例最高。
|趨勢變化|
▼
變化一
代金券等老舊支付方式逐漸退出
“百度糯米”大數據顯示,相比2015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用戶“到店付”的金額增長238%,而代金券、團購等支付金額下降了28.5%。“百度糯米”市場部門相關人員表示,“到店付”的方式更為方便、快捷;與之相比,前些年風靡的代金券、團購驗證密碼等方式,已越來越不方便。
變化二
愛上餐飲業“造節行動”
與“雙十一”“雙十二”一樣,O2O平臺在2015年也開始大肆“造節”。“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表示,2015年,通過“造節”拉動用戶流量,成為節日營銷的重要手段。比如,數據顯示,“5·17吃貨節”、針對年輕女性的“三七女生節”等,拉動消費效果明顯。
變化三
場景化消費時代到來
曾良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場景通過場景生態產生;場景則與位置、時間、人群有關系,場景的位置、時間的變化,令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千變萬化。通過大數據,消費平臺可以為每一個用戶提供個性化推送,把吃飯和購物、出行、看電影、訂酒店等需求“+”起來,實現場景串聯,從而提供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
來源:新華網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中歐餐+創新營細節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