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5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任何一次資本的寒冬,經濟危機時,火的都是餐飲,此時恰恰是行業機會!”
?餐飲老板內參紀愛玲 發于北京
上面這句話,是內參旗下餐議院前天主辦的“餐見大咖——頂級投資人親授,如何撬動資本市場”活動上,資本對于眼下餐飲市場的判斷。
▲這是活動現場圖,大家感受一下。2月26日,內參邀請了投資過人人湘和俏鳳凰的英諾天使投資基金合伙人林森,曾投資過甜心搖滾沙拉的jj比賽投資部負責人張泰倫,點融網產品總監林旭等,分享各自的投資邏輯。還有剛獲得五千萬融資的小恒水餃創始人李恒,有飯創始人nu總等嘉賓結合實踐經驗,分享如何獲得投資青睞。
資方甚至給出了更為細致的判斷。比如,在星河互聯餐飲事業部總經理關嶼看來:在中國未來上市的餐飲企業里,5家里至少有3家應該是互聯網餐飲,這3家中至少有1家是做火鍋的。
數字更能說明問題。“2016年我們會投更多餐飲項目。”關嶼說,“我們計劃要在這兩年投200個餐飲項目。”
這位有著十年餐飲行業從業經驗、自己開過餐廳、“十年間吃了3000多家不同的館子”的聯合創投人,對于餐飲人如何對接資本,有著精到的見解。
今天,內參君就與大家分享活動中的干貨,也是未能到場的餐飲人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把握資本世界的通行規則,成為一個資本青睞的餐飲創始人?
|這四類餐飲創業者,資方說NO|
▼
經過了資本寒冬的洗禮,無論是投資人和創業者,大概都會理智很多。
|拒絕類型1|
只奔著錢來
雖然星河互聯要加大餐飲項目投資,但餐飲創業者如果只是奔著錢去的,顯然過不了關嶼這一關。
“如果創業者病急亂投醫,只是為了找錢來找我們,那還是算了。我希望大家有共同的出發點,有一致的目標,對項目和產業有一致的理解,在這個基礎上再尋求進一步的合作。”
|拒絕類型2|
沒有互聯網切入點
傳統餐飲業務分為四大塊:廚房、廚師、服務員和物理門店。“如果一個創業項目,是用互聯網替代了其中一項或者某幾項,那是我們所看重的。”關嶼說。
如果用互聯網的工具替換掉傳統的門店,就消滅了旺鋪的房租,比如鍋否(火鍋到家)、唇味(甜點到家);如果替換掉廚師,那就是中央廚房統一加工和分配食材;如果替換掉廚房,可能把廚師搬到了居民小區。這幾種模式都可以考慮投資。
▲主打火鍋到家業務的“鍋否”
“因此,如果一個創業者上來就說要開多少家門店,僅從出發點來說,就沒有必要往下聊了。”關嶼說。
|拒絕類型3|
拿到錢第一件事是去補“短板”
關嶼接觸過太多餐飲人,他們有著明顯的不同:傳統餐飲人把互聯網想得太簡單,以為互聯網就是營銷手段,談融資后的規劃,第一件事是要花其中50%的錢做一個APP,要解決線上的問題。
“可是做一個APP不代表你就介入互聯網了,我們看過很多做的比較好的企業,沒有做APP,用微信就已經解決問題。”
而如果是一個互聯網人來做餐飲,拿到錢后要拿其中的一半做中央廚房。
“很多創業者都是這樣,我拿到很多的錢去彌補自己不足的那一塊。”關嶼說,這兩類創業者他都不會選。他們的說法乍一聽上去貌似很有道理,實則是沒有想明白。
|拒絕類型4|
還沒任何產品先造概念
在關嶼看來,沒有想明白的餐飲創業其實很多。
例如有創業者找到關嶼,說想要做60多塊錢的高品質外賣。原因是市面上沒有人均60的外賣。“他其實是把重要的問題規避了。因為20的外賣市場是一片競爭紅海,他自身能力達不到,不敢去拼殺。”
▲創業者切勿進入先概念后產品的誤區
“我特別反感很多人一上來就說,做一個價格高的互聯網餐飲品牌,這是錯誤的!”
關嶼認為,用戶的感受和體驗是核心,當你什么產品都沒有的時候,就塑造人均60的外賣,圍繞這個標準設計一系列產品,這個邏輯是不對的。這其實是浪費錢,這才叫燒錢。
|這三類餐飲創業者,資方喜歡|
▼
|喜歡類型1|
產品越單一越好
關嶼認為,創業最難的不是加法。如果一個創業者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原本有4個產品,能砍到只剩下1個,減無可減,那就說明真的想明白了。
“我們看餐飲市場,一定要找一個類似對標的公司,如果單以外賣來看,我覺得對標的就應該是淘寶,淘寶一個店光靠賣襪子這一個單品也能過億,所以餐飲創業定的一定不能太復雜。”關嶼說。
▲創業者的產品品類不可過重
因此,他會關注特別簡單的餐飲項目。如果一個餐飲創業者說他的品牌只有一個SKU,他會感興趣。
“做外賣的話,如果只有一款產品,送錯的幾率會很低。因為目前來看,引起投訴最多的往往是不能按時送到,送錯了更麻煩。”關嶼說。
|喜歡類型2|
符合餐飲產業生態布局
在星河互聯的投資布局中,既會有餐飲項目,也會有餐飲產業上下游配套的項目,例如專門提供物流的,專門為線下門店提供服務的等。
此外,他們也在尋找切中市場痛點的項目,按時段劃分的,解決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或者宵夜的。
|喜歡類型3|
“互聯網+餐飲”背景的團隊
對于早期項目,投資人往往看重的是團隊。
“我們投的是團隊,我們不光是一個個體的人,團隊里要有了解這個行業的人,還要有從互聯網公司出來的人擔任CEO。”
基于這樣的邏輯,曾經有3個餐飲創業者曾找到星河互聯尋求投資。關嶼在與他們深入溝通后建議,3位創業者把團隊進行整合。
關嶼坦承,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團隊,非餐飲行業的有想法者,只要對互聯網餐飲感興趣,也希望更多地交流。
延展閱讀:
致旁觀者:你沒資格嘲笑那些列上陣亡名單的創客!
“陣亡”餐飲O2O項目警示錄:投資人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