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3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昨天,內參頭條文章《撕逼總是難免的:獨家爆料大娘水餃創始人與資本方的恩怨情仇!》發布后, 引發餐飲人迅速轉載,形成了刷屏之勢。 隨后,內參君收到CVC代表徐炯的反饋:他們昨天上午已經與創始人吳國強方在一起開會討論,氣氛好很多。 不過,當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與資本攜手成為趨勢,大娘水餃事件已經突破個案意義,成為一個話題,引發更多內人士發表觀點,激烈討論。
?餐飲老板內參紀愛玲 發于北京
|觀點一|
洋快餐發展經驗無法適應中式快餐?
▼
其實,在此次大娘水餃事件中,創始人吳國強更多是對資方聘請的管理團隊持懷疑態度——肯德基麥當勞出來的高管自視甚高,但洋快餐那一套未必適合中式快餐。
▲兩種業態,兩種基因
在他看來,此前百勝集團收購小肥羊,鄉村基聘請洋快餐管理團隊,事實證明都是失敗之舉。
中國新餐飲品牌研究與策劃專家曾暉表示,大娘水餃的事件與小肥羊類似,小肥羊被百勝餐飲收購后,也是導入國際化快餐標準管理,從當年火鍋界一哥,淪落至今天的悲慘局面。
國際快餐標準管理模式沒錯,錯就錯在產品“水餃和火鍋”都是極具有中國特色的,其背后的“情感價值”遠遠超出于“產品剛需”,尤其是水餃,當一個團圓文化的載體完全變成冰冷的快餐,產品將亡。
|觀點二|
雙方理念沖突早已埋下禍根
▼
網商快建孫振華表示,創始人是把企業當孩子養,又親又疼又愛的,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資本團隊是把收購企業當豬養,不管用什么方法盡快育肥,要么殺豬、要么賣豬,換取資本回報最大化。兩種目的、兩種文化是不可能融合,也是不可調和的,不沖突才怪!
▲兩樣氣場,兩種文化
|觀點三|
原有發展模式消亡
▼
曾暉表示,隨著中國餐飲崛起,強大的洋快餐自身都難保(詳文可讀“激蕩30年,洋快餐在中國為何從標桿淪落到掙扎”),過去追求效率和機械化的模式逐漸被消費者所放棄,國內當年快餐界巨頭真功夫也是在逐年下滑,洋快餐也開始轉型休閑餐飲。
過去依托機場、車站、高鐵站等發展的一批快餐業,近些年也備受人工和租金大幅度上漲,休閑小餐飲和新晉快餐的競爭,日子越來越難過…
|觀點四|
倆爹相爭,受苦的是孩子
▼
在此次事件中,大娘水餃創始人方出于氣憤,將企業內部矛盾公開也實屬無奈。
▲不要過多干涉接盤者
網友秋之木云說,沒有誰接了盤子是為了摔的,都想往好了做。只是行事理念不同。創始人方既然賣了孩子,那就不要強加阻撓,最后受損的不是兩個爹,而是孩子。
孫振華也評論說,這就像養女兒一樣,女兒嫁人了,老丈人還要摻和女兒家的生活,資本方就像女婿一樣天天被創始人這個老丈人打擾生活,小日子估計也過不好。
|觀點五|
民營企業家應學會正確表達
▼
曾暉認為,一場資本與創業者的撕逼,無非就是“理性與情感”的碰撞,你是理性客觀的自然就認為依法辦事,但中國是個表面講理骨子講人情的國家,尤其上一代老板,你跟我講情義我跟你論理,你跟我論理我跟你談情義。
和府撈面創始人李學林則提出,我們的民營企業家也得反思!不講契約,不談法律,靠鬧,不太靠譜!會影響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整體形象!
▲雙贏的路不好走
最后,引用東方餃子王(此前也獲得羅斯柴爾德家族千萬美元投資)創始人馬宏波的一句話收尾——餐飲企業與資本聯姻是大勢所趨,但若想有個雙贏的結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統籌:劉曉紅|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