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 1142 期
▼
2016年接近尾聲,有一大批創業公司也步入了生命的終點。
有人將他們稱作“2014級”公司——在創業公司野蠻生長的2014年誕生,大多活不過1000天。據統計,這三年倒掉的創業公司高達336萬家,是創業公司總數的92%。
西少爺是存活的那8%的幸運兒之一。
“只是以活著來看我們,要求太低了。”西少爺創始人孟兵似乎有點哭笑不得,他說,“其實,在這輪創業公司里,我們活得很好,算是佼佼者。”
孟兵拿出有力證明:15家門店穩定經營且盈利,又獲得了投資機構的認可,昨日再次獲得1150萬美元的高額融資,由弘毅投資領投、今日資本追投。
■ 餐飲老板內參|紀愛玲 發于北京
1
專注于噱頭的公司必死無疑
▽
提到西少爺,內參君印象深刻——2014年4月的某天,在微信上看到了《我為什么辭職賣肉夾饃》這篇文章,當即決定要去購買品嘗。
正是那篇文章,讓西少爺迅速躥紅,打開了知名度:不僅在第一家店開業時吸引了排長隊的顧客,也迅速獲得了各大媒體和投資人的關注。
雖然孟兵并不認可“互聯網餐飲”這個生造詞匯,但西少爺的確是因為擅長運用互聯網營銷被稱作“互聯網餐飲三劍客”之一。
▲ 西少爺創始人孟兵
按照常規思維,人通常會延續自己慣有的思維方法和技巧手段,并進一步發揚光大。
當所有人以為,西少爺會繼續營銷之能事,制造一波又一波的營銷事件,制造熱點吸引眼球時,他們卻靜了下來。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在各種公開場合很少能看到孟兵的身影。“我幾乎每周都會接收到20多個分享的邀約,但是我都拒絕了。”他說,創始人關注的就應該是產品和內部運營。
“所有的事實已經證明,并且一直在證明:在任何行業里面,所有專注于噱頭,不注重用戶需求的公司都一定會死掉。因為那些噱頭本身就是一個娛樂事件,只是一個話題而已,話題的周期是很短的。國際上很重要的政治事件,一個大的災難也就熱兩周,一個品牌的話題能持續多久呢?”
孟兵無比清醒:一個快餐品牌不是一家搞娛樂的公司,它不能被娛樂化,娛樂化會消耗品牌。所以一定要專注用戶的需求,健康、美味、便捷是西少爺提供給顧客的三點價值。
2
斥巨資建設供應鏈,
門店盈利公司虧損
▽
為了給顧客創造價值,孟兵首先想到的是建設完善的標準化體系。
“我希望能夠開1萬家店,這很像互聯網行業的服務器集群——全國有幾億用戶,你可能需要20萬臺服務器,每臺服務器的功能是一樣的。那么我們的門店就像20萬臺服務器一樣,每個店需要同樣的功能。“孟兵說,這方面互聯網和餐飲背后的邏輯是一樣的,需要一個大的供應鏈和終端,然后分發到很多個小的終端,再分發到每一個人。
孟兵及其合伙人均來自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有這樣的思維邏輯倒也正常。
2014年7月,西少爺誕生僅3個月,其全流程標準化體系就基本建成:整個工業化流程,到自動化設備,再到門店用的烤箱等,他們找研發機構合作開發。同時積極與各方供應商展開合作。
孟兵介紹,他們一直在這方面投入重金。在2014年下半年正式開始做供應鏈布局的時候,他們出了一個長達兩年的補貼計劃,計劃投入幾千萬補貼供應鏈。
“一個小公司要補貼那么多錢,的確很讓人心疼,但是我們知道它必須要做,否則你未來沒有辦法快速的擴張,沒有辦法做到那么大體量。“孟兵說。
“我們在餐飲公司里是很有錢的,但是你看我們的辦公室這么簡陋,因為我們的錢都花在供應鏈上了,這導致我們公司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門店盈利的情況下虧損。”孟兵說。
正所謂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如今我們的供應鏈體系已經完全可以支撐200家店,稍做調整就可以支撐更多到1000家店。”孟兵說。
在這個階段,很多初次入行的餐飲創業者最容易邁入的一個大坑是:自建中央廚房,從而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西少爺團隊似乎從一開始就規避掉了這個問題。“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蘋果并不是自己去生產手機,而是委托富士康,但蘋果依然很厲害。我們很早就理解到這一點,這有點像互聯網行業的數據中心,很多時候產品經理是自己的,但是一些運維的團隊不一定是自己的。所以比中央工廠更高級的方式就是去找到富士康這樣的公司。”
3
了解用戶需求比堅守傳統更重要
▽
關于餐飲行業,著名行業標準化專家耿凱平博士曾說:餐飲業其實是一個比任何一家高科技企業都復雜的行業,就系統的復雜性、風險性,僅次于航空航天,與醫院并列排在第二位。其他行業都有多年的工業化基礎,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而中餐目前一窮二白,需要從業者潛心摸索”。
也有從業多年的大佬說:做餐飲,10年才能摸到門,15年才能找到竅門。
孟兵認可餐飲行業的復雜程度:這個行業進步是這樣的,它有點像學鋼琴,你能讓它發出聲音,或者說像小提琴,讓它發出聲音很容易,拉一個簡單的曲子,幾個音調還可以。但是你要把它練好,那確實很難。
但他同時堅信:自己作為外行人,要把一家公司做大,最重要的是了解顧客需要什么。
例如,對于很多傳統餐飲人時常堅持的鍋氣、百年老湯、秘方等,孟兵并不認可。
“我們相信的理念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不斷發掘用戶的需求,不斷優化功能。你想一想,如果微信的1.2版本跟1.3版本之間差了100年,早就被淘汰了。客戶的需求在不斷變化,我們要緊跟顧客最新的需求。”
正是對用戶需求的了解,西少爺放棄了西安傳統的白吉饃,而是選擇酥脆口感的饃。“全世界人類在35歲以下這個生理階段,極為敏感的一種特征就是喜歡酥脆的口感,所以有人發明了薯片和餅干。我們做產品就是要直擊人性。”
所以,西少爺從不說自己的配方是多少年前的,因為他的配方很可能是2天前剛剛調整過的。
4
組建團隊不靠情感靠實力
▽
產品迭代的同時,西少爺的團隊也要相應地調整。
眾所周知,西少爺在成長過程中,曾遭遇過創始人分裂的負面事件。
“剛創立的時候,我們的團隊還非常單薄,可以說沒什么團隊,就我們幾個做互聯網的人,完全是門外漢。但是現在不同了,我們的核心團隊依然保持了創業初期的人員,目前的團隊中也引入了很多麥當勞體系、肯德基體系出來的高管。所以我們的團隊就是騰訊、百度、麥當勞、肯德基這四家公司的人群,是這樣一個構成。”
在引進麥肯體系人員的時候,孟兵會特別強調:不僅要在麥肯干過,還要在民營餐飲企業訓練過、經歷過、思考過,并存活下來才行,否則很容易陣亡。
▲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把支票交給西少爺創始團隊
同時,孟兵表示,要吸引這些優秀的人才,靠感情或高薪都沒有用。“這些優秀的人往往高瞻遠矚,他們作為職業經理人其實也是投資人,他們投的是自己的青春,投的是自己的未來,是機會成本。我的真誠跟人家的青春比起來一文不值。”
除了高管團隊,西少爺也建立了內部培訓體系,啟動了管培生計劃,一個餐飲連鎖發展所需要的梯隊基本形成。
如今,人員充足,資金充足,“下一步就是開店,其他方面已經準備得很充足了。”孟兵充滿信心。
|內參君手記|
12月15日,西少爺宣布融資發布會當天,這一事件就在餐飲人的朋友圈刷屏了。
正如孟兵所說,資本和人才涌入的時候,是一個行業春天到來的標志。經歷了2016年下半年這個餐飲行業最黑暗的階段,西少爺獲得融資,其實標志著中國餐飲即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不過,另一位餐飲策劃師、有間蝦鋪創始人曾暉的觀點同樣值得關注:餐飲,是個極其脆弱和復雜的行業。目前,沒有人能依靠錢砸出來,至少我還沒見過。餐飲的經營模式和收入結構決定了,甭管資本還是大老板,都是一點點需要在行業深耕積累才能有點出息。
希望西少爺能夠更有出息,實現其“源自西安,朝向西方“的初衷!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尚冉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