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68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模式
微軟年凈利潤在600億,市值達到2300億美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亞馬遜去年全年虧本,其估值卻達到1800億,僅比微軟少三分之一不到。
為什么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就比微軟這種純IT軟件的公司價值還要大?今天一起來看看陶闖(知卓資本與網絡董事長、PPTV網絡電視創始合伙人)帶來的關于“互聯網時代下的商業模式重構”的分享。
互聯網時代下的5大商業模式重構
我經常講誰把互聯網當作工具,誰就死在起跑線上。互聯網不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商業模式的變化,這才是互聯網模式真正的一種價值。
重構模式一:網絡效應
互聯網模式重構是什么東西?第一個重構,互聯網就是上網,我們叫觸網,淘寶就是把義烏小商品市場搬到互聯網上;京東產生了B2C模式,是把中關村買電腦的上場搬到上網;小米是產品模式。
這一觸網以后,就產生了互聯網第一個效應叫做網絡效應。什么叫網絡效應?就是這家企業的價值跟它用戶數的平方呈正比。當騰訊在香港上市時,實在沒有利潤,連收入都沒有。怎么上市呢?最后投行給了一個公式,一個騰訊用戶值40美金。當時騰訊有1億用戶,也就是40億美金的估值。互聯網的價值等于用戶數的平方,這是第一個叫網絡效應。
重構模式二:互動粉絲效應
當網絡效應可以選出這么多用戶數的時候,就會產生互動粉絲效應。當你的用戶數累計的時候,在你用戶中間一定能找到合適粉絲群,我們就舉小米的例子。
小米三季度手機全國第一,但是這家企業沒有一個全國總代理,區域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甚至沒有一家門店,而且供應商、生產商也沒有,整個小米公司沒有一個銷售。小米的銷售靠將近7000萬粉絲群體,也就是當他們粉絲成為銷售人員的時候,銷售成本大幅度下降,這就是互聯網做到粉絲效應。這就是為什么小米用四年時間做成了估值450億美金的一家公司。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公式,就是一個企業價值等于它的核心競爭力產品乘以用戶平方數,即E=MC*MC。
重構模式三:用戶規模效應
就是大家經常談到的羊毛處在豬身上。當用戶數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在互聯網上無論線上線下都會有競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擺脫競爭怎么辦?只有做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模式,這是傳統企業做不到的,而只有互聯網在網絡效應之后出現的多點打單點模式。
當當網,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網絡銷售書籍公司。現在京東打當當,每一本書比當當低1塊錢。在互聯網里面確實有一個,我們叫做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模式,確實如此。在互聯網上很難有讓垂直型電商有長足生存的潛力,因為多點可以打單點。
重構模式四:O2O網絡效應
當網絡上形成這么幾種商業模式以后,現在所有線上的東西全部進入到線下。我去年就預言過,京東、阿里巴巴一定會開線下店,做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
像餓了么日均訂單30萬200多城市覆蓋,年交易額100億。以前傳統的餐飲找到黃金地段就賺錢了,現在餓了么是管你是不是黃金地段,沒關系,餓了么現在開始做北京烤鴨,空運過來。現在由于像餓了么這種O2O模式,把線上線下結合以后,以前傳統的模式,我們找一個很好地盤的模式變掉了,這就是O2O效應。
重構模式五:生態效益
前面這些互聯網公司已經發現這些模式以后,覺得在這個時候,既然互聯網能那么大覆蓋,可以多點模式作戰,現在用一種叫做生態模式作戰。
阿里巴巴布置他的生態效應,從支付,從銀行,后面還有保險,都會開始介入,這樣形成八爪魚,最后阿里巴巴是一個電商公司嗎?可能不是了,但是它不是多元化公司,我們叫做同心圓公司,也就是與心完全貼合的,也就是用戶群和大數據。馬云也知道,最核心是幾億用戶群和24小時行為軌跡。
小米也是這種模式,小米現在全面開始在物聯網領域,開始各種各樣的產品投資,也是想形成八爪魚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投資機會有哪些?
根據互聯網的5大商業模式的重構,我現在主要看到三個機會,看看你們是不是走在這三個機會中間。
產品人性化:中產階級成主流
中國互聯網從傳統互聯網發展到移動互聯網,從屌絲經濟走向新中產經濟。早期互聯網企業全部走屌絲,但到2020年中國十萬家庭收入以上達到81%,中國開始全面進入中產階級。你要面臨這么大量的用戶,如果玩互聯網,首先要看到人口的變化和人口行為的變化,以及文化價值的變化。所以80%進入中產階級,新一代移動互聯網是今天所有人的機會,打的是新中產階級。
新中產階級想一個什么事呢?今天大家說是一個好的時代,也是壞的時代,今天BAT時代可能也是他們結束的時代。今天電子商務PK的是“價格”、“品牌”,但是這個時代要變了,我們直接PK價格,PK品牌,整個社會價值出不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整個電子商務或者商品銷售產生另外一個方向就是人性+品質。中產階級消費實際上在追求人性和品質。
恒大冰泉,雖然砸了10個億,有了認知度,但這跟你有什么關系?這是新的互聯網時代,以前腦白金一砸出名,太太口服液一砸出名的情況不會再現。未來時代是人性和品質的追求時代。
心意點點,這是我最近投資的一家公司,投資的是個人禮物平臺,把各種創新創意。買禮物,大家會覺得特別頭疼,買一個牌子太好不行,太差也不好,所以特別想買有創意,有文化,有情結的。心意點點專門做人性化,真正個性化的禮物定制的東西。
人人經濟:產品個性化
比如說餓了么,現在雇了那么多人開摩托車去送餐,以后不需要雇這么多人了。美國有一個公司叫instacar(人人快遞),現在只有100人,但聘用了4000名兼職快遞,已經估值20億美金。餓了么也準備開始,讓學生沒事兒兼職,所以人人都可以是快遞員。
蘇寧被電子商務公司競爭,他開始想了一個方法。以前蘇寧很要命,銷售直接跟著你,你一看電視,人家就跟你說,這個電視好,今天打折,買一個吧,大家覺得銷售人員挺煩的。
現在一進蘇寧,銷售人員會讓你掃二維碼,你自己看,有問題再找他。馬上感覺不一樣了。實際上蘇寧把銷售體制進行了改革,什么改革呢?以前是銷售賣一臺冰箱提成,現在當這個客戶掃了你的二維碼,他用二維碼在網上買也好,線上買也好,在三個月內買任何東西都給你提成。這就變成人人都是銷售。
萬物互聯創新:物聯網
移動互聯網的下一代不僅僅是互聯網的人人互聯,更多是萬物互聯。除了現在的穿戴,除了車聯網,智能家居,大家已經看到了很多。
這次我從美國出來,基本上看到穿戴的東西已經達到了,確實改進的速度是越來越快。兩年之內,我敢打一個賭,每人至少有三個智能穿戴。當智能化方式達到一定程度,就把一個物體變成了一個互聯網中間的一個元素,而剛才我們談到的五種商業模式,都可以應用到這里來,它不僅是人的問題,還是產品的問題。
現在的聾子問題基本上解決了,讓聽力沒有問題。未來的穿戴可能植入到體內。未來傳感的東西會植入到手中。把你的帳號、密碼都可以植入在里面。
傳統企業如何互聯網化?
說了這么多,最后我想就傳統企業如何互聯網化談一點自己的感受。我想建議的是四維一體的模式。
第一,一定要想盡各種辦法去參與。傳統企業我考慮的是上游跟下游,上游怎么把成本降低,下游怎么把渠道大賣,想的是三點一線的線性商業模式。到互聯網不再談線性,而是把它作為環型商業模式,供應商也是你的用戶,你的用戶也是你的用戶,而且把用戶變成你股東。你一定要自我參與,你可以做一些天使投資來參與這種模式進行學習。
第二,模式重構,這是互聯網+時代最核心的東西。
第三,文化重塑。
第四,資本借力。
既然互聯網模式是一種去中心化,你的組織可能也是去中心化。有幾個東西可能不是大家愿意接受,但是這種東西跟傳統是一種極大的碰撞。
1、組織必須快速反應,學會先開槍,后瞄準的戰術。在互聯網那么多用戶,在跟這么多用戶談,沒有辦法把用戶定義清楚。因為你的視野永遠是狹窄的,你是一個井底之蛙,看到的只是井上那一片小天,所以先開槍后瞄準是大膽的一種嘗試。同時不要制定多于六個月的戰略,
2、組織需要給“犯錯”空間,容錯和抗錯能力強。比如說微信紅包這個產品,是產品經理大學畢業后兩年進入騰訊的第一個產品,結果他成功了。微信紅包這個成功的產品后面,騰訊死了將近幾十個產品。但是騰訊容許員工試錯,這是目前最核心的競爭力,才有機會闖出微信紅包這么一個產品。你認為微信紅包是馬化騰設計的嗎?不可能的。你認為是騰訊副總裁設計的嗎?不可能,連總經理都不會設計,就是一個很小的產品經理設計,但是這么一個事能夠浮出來,一定是公司有容錯能力,才能使其脫穎而出。
3、建立完全獨立的部門創新制,不要改變現有模式。如果你的企業到了一定規模,領導人首先理解這個理念,做一個獨立的部門來做創新。這個部門你直接領導,不要跟其他東西有任何的糾葛,它死也是死,活也是活,但一定是獨立的部門。
或者是完全的體外發展,變成一個獨立公司的模式,盡量連辦公地點都可以分開。創新的東西很難在大公司里活下來,所以最成功的模式是體外創新。
4、如果你有資本能力,可以直接通過收購并購的方法來處理。甚至不要自己來做,如果你有資本借力,直接通過收購并購,是完完全全外部公司去做。
來源:正和島內容部
摘編:劉瑞康
編輯:內參小亮君
往期精彩內容 Wonderful review
回復“秦朝說”查看秦朝所有稿件;
回復“稿爆了”查看內參五萬閱讀量級名企實事觀點;
回復“來一評”查看內參對行業分析評論文章;
回復“營銷”查看企業一切趣味有效營銷案例;
回復“策略”查看內參歸納優秀企業發展策略。
張立軍
谷乙弘麻辣拌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