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61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專欄
中國餐飲界隱藏著一個“幽怨派”群體,癥狀為:傾盡全力專注口味,深具匠人精神,但卻苦于不能規模做大。
眼看同品類對手快速復制擴張,心口不服,慨嘆懷才不遇。
這就又回到一連串老生常談的爭論:餐飲口味到底重不重要?是不是餐飲的本質?比重到底幾何?那幫互聯網餐飲那么難吃憑什么紅……
餐飲老板內參秦朝發于北京
為什么好吃你卻走不出來?
前兩天內參君在沈陽,遇到一位忠實餐友,家族三代致力燒烤,聊天全部內容圍繞食材、口味、后廚實力、餐具發明,產品極客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很多沈陽人都是吃著他們家燒烤長大的,可想其好吃程度。
在深受朝鮮族文化以及韓餐影響的東北,燒烤的盛行不亞于火鍋在四川的盛行。據這位老板稱,漢拿山曾經在沈陽開了三家店,均被干倒。
這種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戲碼,其實同樣在很多區域市場上演,比如海底撈火鍋在成都重慶就不那么多見,還常常被當地人和餐飲老板調侃。
核心問題就在口味上輸給了正宗、有深厚口碑和用戶基礎的地方品牌。
然而地方戰場的勝利,難掩這些老板對無法構建全國性品牌影響、市場擴張、模式復制的失利憂慮。
既不滿足現狀,又不敢越雷池半步,成為這些老板的尷尬心境。
成都一家知名老火鍋店,老板掌握核心技術,為了保持口味,往往親自上陣。至今只有四家店,不敢多開,多開,管理、產品、口味穩定就會失控。
沈陽家族燒烤至今并沒有走出遼寧,而四處可見漢拿山在全國攻城略地、品牌林立。
在信息越來越對稱的今天,區域品牌的生存空間終將被跨地域品牌擠壓,形成兩極分化。區域餐飲品牌或將濃縮成一個個地方特色名店、名吃,在一個存量市場上活的滋潤。
更大的增量市場則是被跨區域品牌、及其品類瓜分。
為什么好吃用戶卻不Care?
說起味道選材滔滔不絕、邏輯嚴謹,但一談到商業模式、營銷戰略就失去章法、少言寡語。
這是典型的1.0版餐飲老板的癥狀。在過去的傳統中餐領域,以廚師為中心構建的餐廳商業模型,不可避免地會將核心競爭力引向廚師技藝與口味的比拼。
廚而優則當老板,有很多老板實際就是廚師轉型,但是,很少有真正完成角色轉化的。
在資源匱乏的溫飽經濟時代,大眾對餐飲的高階需求并沒有形成,評價體系也不像今天這么全面,選擇一家餐廳往往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好吃。
但是今天不同,餐飲主流消費群體正在快速遷徙,以85、90、甚至00后為代表的年輕客群已經崛起,其需求不再是簡單的好吃,而更多是社交需要、場景體驗、調性匹配。
也就是說,在過去衡量一家餐廳好壞,口味的比重是80%,如今可能會被稀釋到40%。我跟不少年輕的消費者聊過,在他們的理解中,各種菜系正宗與否并不Care,好玩、有感覺才是最大訴求。
從價值角度分析,這還是一群對價格不甚敏感的用戶,某些客單價甚至會超越傳統中高端餐飲的價格定位。
客群轉移、價值轉移、需求轉移,對傳統餐飲老板的挑戰是多元的,也是猝然的。
我們看到如外婆家、動手吧、南小館、小大董,甚至海底撈最近將推出全智能體驗餐廳,都是在快速迎合年輕主流消費群的變化,早已超越了好吃這一單一的餐廳要素。
當我們在爭論好吃時,其實一些老板在干什么?
在以標準化為趨勢的新中餐之路上,廚師這一職業的去向越來越不明朗,或許,未來憑借愛大廚、燒飯飯這樣的私廚上門O2O平臺,會是最好歸宿。
很顯然,央廚標準化一定會對產品的美味度有所損失,但它至少提供了一個標準,這就有了不斷優化、迭代、復制和延續的無限可能。
因此,當你還在爭論是否標準化和好吃難吃時,老謀深算的餐飲老板們已早早下手,利用標準化的可復制性成就了今天傲人的業界地位。
黃耕形容自己的黃記煌為“三無餐廳”:無油煙、無廚師、無重復材料再利用。黃耕親口說:“黃記煌11年前開始做的事,依然是現在不少餐飲企業到現在還沒有做到的。‘三無’加上產品標準化是黃記煌在全國遍地開花的最主要原因。”
我相信口味的爭論還會持續至少一百年,然而這并沒什么鸞用,因為該私廚化的私廚化,該規模化的規模化。路徑不同,目的地決定交通工具。
沒有好的產品不行,僅有好的產品更不行!
在互聯網+與O2O大勢的席卷下,海量級的用戶需求將被整合,沒有標準化的產品和穩定的口味支撐是難以前行的。
隨著信息的開放和透明程度加深,好口味,或者說不難吃的口味將不再是門檻,而是進入餐飲業的基礎條件,其以往作為老板們秘密武器的地位被大幅削弱。
在一個空前的商業環境下,以廚師為中心、以產品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的一切思維邏輯可能面臨顛覆和反轉,全部指向以用戶為中心、以體驗為中心、以場景為中心來設計和搭建……
沒有好的產品不行,僅有好的產品更不行!不好吃不行,光好吃更不行!面對眾多外星人跨界進行降維攻擊的餐飲業,傳統餐飲老板恰恰需要在品牌布局、互動策略、高頻次系統化的用戶體驗、品牌人格化錘煉等諸多方面進行升維修煉。
前幾天,我帶一位從來沒有吃過黃太吉的朋友,以純客觀的心態去試吃,其評價是:其實也沒有傳說中的那樣難吃,還可以的。
也就在前幾天,6月24日,黃太吉正式通過內參獨家發布,啟動“航母式外賣平臺”的戰略,赫暢全面解讀了該戰略的細節,外露出顛覆過往餐飲O2O平臺格局的野心。
在觀念、技術、包括速度都在不斷更迭的今天,除了口味,我們應該關注和擁抱更多。
編輯:內參小然君
寧家
新農村飯莊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