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57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決策
麥當勞推出自選菜單,內參君看出賽百味的趕腳。這樣真的好嗎?麥當勞的健康問題真的能用這個方法解決嗎?它抓住客戶的需求了嗎?
麥當勞最近嘗試“自選菜單”,利用觸屏點餐臺讓顧客依據喜好制造漢堡,相應的配料選擇也只需輕輕一按就能完成。
這條創新之路走得通嗎?難說。餐飲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能提供什么樣的食品和怎么樣的服務。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自然、健康的食材,在那些快餐業“新銳”的餐單中,有的甚至已經開始標明卡路里值是多少。
再看麥當勞,依然還是以高脂肪、高卡路里的牛肉餅為主要食材,即便流程由柜臺服務轉變為消費者DIY,也是換湯不換藥,最終還是留不住追求健康的消費者。
其實,這一創新之舉問世不久,已有輿論詬病這種創新將讓快餐變成“慢餐”。
據測算,之前麥當勞完成一位顧客的訂餐只需1-2分鐘,如今則要等上7分鐘左右,而消費者還需為這項服務多掏錢。據稱,DIY一份套餐要比超值套餐至少貴3美元。
除了麥當勞,也有很多餐飲企業的轉型,就是拼命追隨互聯網,想要成為其中的一員。無論是擁有互聯網思維的弄潮兒們,如“黃太吉”、“雕爺牛腩”、“西少爺”、“伏牛堂”等所善用的心路感動法、話題沖擊法、粉絲尖叫法、事件營銷法,還是傳統餐飲企業亦步亦趨的團購集客法、優惠捆綁法、網評聚合法……
回歸到“民以食為天”的餐飲業本源,實際上消費者最關心的,不是商家能否運用互聯網的各種炫技妙招,“好不好吃”、“合不合算”才是“要不要再次光顧”的根本理由,而每一個開餐館的人都深知:餐飲,做的就是回頭客生意。
創新不能舍本逐末,轉型不要抓小放大。餐飲行業未來的關鍵詞仍是那些人們習以為常的詞匯——安全美味、科學營養、價位合理、環境舒適、服務周到,只有具備了這些,餐飲企業的模式創新或是互聯網應用才有可能錦上添花,如果喪失或從未重視過搭建這些基礎,觸網恐怕也不過是“猴子撈月”而已。
來源:新聞晨報
編輯:內參小然君
吳洪亮
金手勺餐飲總經理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