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外賣“品牌”消失,這個3000億的市場發生了什么?

    掃描二維碼,即刻訂閱

    1684 期

    強者愈強,弱者的機會在哪里?


    外賣第一課 王建萍

    1

    突如其來的“清理”

    多家外賣店品牌標識被去掉

    幾日前,經營了3家外賣店的老張發現,他外賣店鋪上的品牌標識被平臺去掉了。

    對此突然襲擊,老張卻表示淡然:“全國都在大面積清理。我們這邊一些知名的線下品牌也被清理了。”

    對于什么樣的外賣店會被去掉品牌標識,老張仍是淡然:“平臺這么做,自有人家的道理。”

    事實上,這次“清理”的規則,大多數老板都不太清楚。“肯定是因為這些店做得不好,但具體是哪里不符合條件?”

    如果老張是因為門店數量不夠,擁有百家以上門店的三米粥鋪、曼玲粥店、粱小猴鐵板炒飯,也有一些門店被下線了品牌標識,就更難揣測了。

    除了去掉品牌標識,一些老板還發現,平臺上一些付費的廣告位,也用不了了……

    2

    平臺的解釋

    審核規則變嚴格,去除低端商家

    業內人士介紹,如果一個品牌在同一城市有3-5家連鎖店,或者把店開在商場里,平臺KA可以幫助申請品牌標。平臺又把連鎖品牌劃分為“GKA”、“CKA”,即全國連鎖和城市連鎖。

    然而,這一波“清理”卻清晰地顯示出:過去默認的“3-5家連鎖店”的標準已經失效了。

    有資深外賣代運營人士解釋,這次清理有2個標準:

    > 1是門店數,餓了么要求10家店以上,美團要求20家店以上;

    > 2是實付價格,即顧客實際支付不到30元。而這個標準,美團外賣從去年就開始實行了,餓了么則是4月剛開始。

    他說:“平臺正在抓品質,去除低端商家。”

    內參君又采訪了某平臺華東區的KA負責人,他表示:“從2016年開始,平臺對于品牌的標準一直沒有變過,但不排除審核規則變嚴格了。”

    對于餓了么的品牌審核標準,他介紹:1是至少有10家店,2是評分要大于4.5分。并解釋,如果一家連鎖品牌的某一些門店的評分小于4.5分,這些店也不能申請“品牌標”。

    3

    “品牌標”意味著被偏愛

    清理掉意味著什么?

    據業內人士介紹,得到品牌標的商家,意味著會被平臺政策“偏愛”:

    > 比如平臺扣點:GKA/CKA的平臺專送費用,是15個點的平臺傭金,而一般商家則需要17-18個點,甚至更多。

    > 比如流量加權:品牌商家在排名時對展示名次有很大的優勢,在做活動時,也有很大概率可以上首頁的“品質優選”、“大牌立減”、“甄選品牌”等專用流量入口,獲得更大曝光量。

    > 比如管理提效:在美團和餓了么有專門的GKA/CKA團隊,對商戶以品牌維度進行追蹤管理,極大地提升品牌的平臺管理控制能力和管理效率。

    以及廣告位保護:有一些付費的廣告內容只對品牌商家開放……

    那么,這次“品牌標”的清理又意味著什么?

    4

    馬太效應愈明顯

    傳統餐飲品牌愈發強大

    《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有3組數據:

    與2016年相比,2017年,美團外賣的品牌數從1600多家,縮減到800多家,但品牌連鎖商家門店數,卻從3萬多,增加到7萬多;

    在2017年,有1/4的訂單來自知名連鎖品牌;

    外賣交易額排名前20的品牌,占據了全國12.6%的市場份額。全國4個一線城市和12個新一線城市中,只有寧波小于全國平均值。而在大牌云集的北京,交易額前20強則占據了整體份額的22.4%以上。

    一個行業發展到后來,馬太效應幾乎是歷史的必然。有野蠻生長必然有塵埃落定,有群雄并起必然有分久必合。而一個趨于成熟的行業,必然需要更加有序、嚴格、完善的制度來維持。

    5月13日,北京市食藥監局發布稱:百度外賣、美團、餓了么三家外賣平臺共下線2萬多家門體店鋪(包括重疊店鋪)。也證明著平臺監管正在愈發嚴格。

    外賣對于傳統餐飲來說,雖然代表著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先進生產方式,曾經似乎開啟了顛覆傳統餐飲版圖的畫卷,但作為餐飲大版圖的一支,仍必須遵循引力原則。更大質量的物體有更大的引力,從而變得更大。

    去年末,“純外賣必死”的論調曾一度刷爆外賣老板們的朋友圈。其言論始出者——曾擁有130多家純外賣直營店的笨熊造飯創始人王亞軍,說:“不同于純外賣品牌以平臺流量為生命,傳統堂食做外賣只是把他當時提高效率的工具。”

    我們觀察到,在外賣或者“互聯網+”興起的這幾年,非常多的傳統餐飲品牌從觀望到上手,學習的速度和爆發的力量都非常驚人。比如外賣年入4億的西貝,比如在社交平臺上持續火熱的海底撈。

    5

    外賣弱者的機會在哪里?

    還在于運營、管理、品牌等堂食基本功

    馬太效應之下,“社會分層”或“階級固化”等悲觀感慨常常被提出來。強者愈強,弱者的機會在哪里?

    當我們統一了“做外賣也是干餐飲”觀點之后,不妨從中國餐飲現狀來分析:

    《2018中國餐飲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餐飲的市場份額超過3.9萬億,而中國最大的餐飲品牌——海底撈的上市申請中,其2017年的收入為106.37億元。因此,中國餐飲市場仍是水大、魚小的市場。

    即使外賣的馬太效應愈明顯,回到餐飲的維度,外賣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長尾理論在說:當一個小數乘以一個非常大的數字,等于一個大數。餐飲是個崇山峻嶺的市場,每個門店的戰場只有固定的3~5公里,無疑是長尾理論的最佳踐行戰場。

    青渝藍之麻辣香鍋創始人吳楠認為:外賣市場已進入新的發展期,很多之前靠補貼和低價發展起來的品牌逐漸消失,新的一批正規的品牌逐漸浮出水面,他們不論在包材,配送,食材等多領域都遠超行業基礎標準,拉升了整體外賣的水平,提高了用戶對外賣的標準。

    說到底,干外賣仍然玩的是運營、管理、品牌等堂食的基礎邏輯。

    點擊圖片,拉升您的餐廳顏值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餐飲大坑|“鮑師傅排隊”真相|提高翻臺率

    九大行業趨勢|三四線掘金|試營業怎么試

    請不起的服務員|日料陣亡|“做雞的”賺瘋了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7600280777(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24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28日 07:21
    下一篇 2018年5月28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