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火車餐為什么這么難吃?

    也可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訂閱

    1585 期

    歸根結底,還是缺少對美食的敬畏。


    ◎ 本文來源:24季私享家(ID:fanmei-1)

    啤酒飲料礦泉水,瓜子花生八寶粥,讓一下。

    在度秒如年的春運旅途中,這段火車上喜聞樂見的叫賣貫口又要繞梁不絕了,雖然人人都能脫口而出,并且面帶笑容,但一吃起火車上的盒飯,又忍不住要罵街了——

    你們賣的這個盒飯啊,真是……沒羞沒臊。又少,又貴,還難吃,讓老祖宗的臉往哪兒擱?

    △ 難吃的火車餐是中國鐵路的鮮明特色。

    可不是呢,要說中國飲食文化也算博大精深,可為啥連區區一份火車盒飯都做不好呢?還愣是讓半路殺出的紅燒牛肉面完成了大一統?

    1

    中國火車餐為什么這么難吃?

    歸根結底,還是缺少對美食的敬畏啊。

    從綠皮火車到動車高鐵,短短幾十年,中國鐵路不僅無孔不入,甚至還能向西方列強技術扶貧了。反觀火車餐,真是不成器。

    單獨拎出來批判不解氣,還是和別人家的火車餐做個對比,比如日本的「鐵路便當」。

    別的不說,先放幾張圖片,一起感受這股深深的惡意——

    △ 中國火車盒飯VS日本鐵路便當

    在中國人的印象里,盒飯就是簡單的飯菜,有油有鹽,有葷有素,能填飽肚子就行了,還能好吃又好看?那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

    然而,日本的鐵路便當就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必須是由內而外的那種好吃——不僅食材要應季,營養要均衡,而且餐具要有質感,包裝要有創意,一樣也不能少。

    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食物需要具備

    「看上去就很好吃」的修養,因此形式很重要。

    怎么說呢,這不只是美學問題,還是一個文化問題

    雖然國土狹小、物產貧乏,但這并沒有限制日本人的想象力,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從電子產品到電影動漫,再到鐵路便當,每一樣都深入人心,日本甚至還將4月10日定為了「火車便當日」!

    據說,昭和天皇裕仁就很喜歡火車便當,在世時每次坐新干線去外地考察,都要在東京車站買一個便當。那么,中國的火車盒飯都是誰在吃呢?你懂的。

    日本的便當最早出現在公元六世紀前,

    歷史非常悠久,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火車餐難吃,還跟體制有關。中國鐵路雖然發展飛速,但主要是技術上的,能提升體驗的服務一直很滯后,比如bug不斷的12306購票網站,還有與困難群眾息息相關的火車餐……

    中國火車餐的經營主要有三種形式:鐵路局客運段直接經營,鐵路內部職工承包經營,委托餐飲服務公司經營。后兩種是主流

    九十年代,全民下海,餐車開始實行承包責任制:每年上繳固定數額的利潤,剩下的歸餐車所有。為了增加銷售額,承包人使用的食材越來越差,餐車廚師的手藝也漸漸沒了底線,到后來只要有衛生許可證,就能掌勺。

    鐵道部沒有給出具體的標準和規范,每輛火車的盒飯從頭到尾都是一家公司在工廠生產完成后,再配送到火車上,沒有競爭的壓力和動力,再好吃也不會增加營業額。嫌難吃?那就泡你的紅燒牛肉面去吧。

    由于缺少行業規范和標準,中國火車餐沒有競爭的壓力和動力。

    說起來讓人心寒,中國的火車餐不僅不講究口感和味道,而且品種單一到令人發指。不管坐什么火車,都是清一色的三菜一飯,外加萬年不變的塑料飯盒。

    反觀日本的鐵路便當,既有幾個飯團加幾根咸菜的簡單便當,也有魚子醬加生魚片的高級便當,選擇空間大了去了。

    于是要說到食品加工了。

    近二十年來,日本出現了一種新的產業——外食業。食品加工廠會配備營養師,為火車旅客提供五花八門的便當,而且每個站都會自由競爭,便當也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食物大都用當地的特產來命名,一不小心就把旅客騙下車來旅游了。

    日本鐵路便當自由競爭,品種非常豐富。

    當然啦,品種多也沒什么了不起的,好吃才是重點

    日本的鐵路便當在車上非常少見,為了減少浪費,一般都在車站當天現做現賣,所以也叫「站便」,有些甚至還會限定生產數量,排隊都不一定吃得到哦。

    中國的火車盒飯則基本只在車上售賣,而且不是現做的,整個供應流程是這樣的:

    快餐生產單位—成品配送—保溫箱—列車組—冰箱冷藏—微波爐加熱—售賣。

    動車上沒有生產車間,只需要將工廠提供的盒飯加熱就可以了,整個制作過程非常簡單。

    中國火車餐采用冷鏈供應,食用前需要加熱,

    口感和味道難免大打折扣。

    你看,又是保溫,又是冷藏,又是加熱,折騰得死去活來的,還能色香味俱全就有鬼了。也許有人要問了:中國高鐵的停站時間那么短,碰到客流量小的站,兩三分鐘都不夠出去喘口氣的,在車站買現做的盒飯不太現實吧?

    辦法總比問題多,可以這么想啊:為什么一定要執著于吃口熱的呢?日本的鐵路便當大多是冷食,溫度并不重要呀,三黃雞、咸鴨、松花、什錦蘇盤都是冷的,好吃一樣開心。

    日本四面環海,便當以海鮮為主,多為冷食。

    說來奇怪,中國的高鐵盒飯不僅難吃,而且貴得離譜,往往是剛上車,15元的盒飯就賣完了,只剩40元的「高級盒飯」。

    貴就貴了,這也沒什么。俗話說,窮家富路。出門在外,不管有錢沒錢,吃頓好的還是很有必要的。但很遺憾,就算你愿意花錢買高級盒飯,味道也沒差。

    2

    中國火車餐的黃金時代

    火車餐難吃是中國人民的共識,但如果用「一夜回到解放前」來形容中國的火車餐,那就是在搞大新聞了。要知道,倒退幾十年,中國的火車餐那可是極好的。

    就從最早有火車,也就是洋務運動時期說起。

    話說有一年,慈禧坐火車去奉天祭祖,路上吃得可好了,帶了150個廚子,每頓100個菜,比如什么蒸鴨子、炸豬皮、櫻桃肉、雞肉香腸……只要想,就沒有吃不到的。

    慈禧太后的日常膳食。圖/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

    可能有人要說了:又不是人人都有這個福氣,吃個火車餐還搞這么大的陣仗。好,那就說說慈禧吃飽了撐死之后的民國時期。

    有一段時間,中國旅行社承包了天津段的火車餐,餐車開始出現,食物大多是西式的,用的也都是進口的番茄醬、辣醬油……等等,為什么不是中餐呢?

    民國嘛,人人都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而且西餐做起來簡單,吃起來衛生,味道也與國際接軌,這也算是一種顯示身份的時髦。

    1916年,民國政府發行《廣九鐵路旅行指南》,

    介紹了火車餐的種類:沙甸魚、三文魚、

    靚牛扒、西豬排、西米布丁、各色肉飯。

    不過,對于不習慣西餐的人來說,面對一桌的牛肉、面包、奶油、燒酒,吃相不會風雅到哪里去,吃出肝癌也是輕輕松松的事兒。于是,鐵道部在1933年又出臺了條例——

    查各路客車對于乘客飲食大都僅備西餐一種,非但價格過昂,貧苦者無力享受。而食品用具多屬歐化,并非我國一般人民之所素習。

    接著鐵道部發放了中餐菜單,并且強制執行。對了,就像前面說的,在火車上吃西餐的人可都是有身份的,大多數人那是吃不起的。而且,火車票也有等級,三等車的乘客連餐車的門都不讓進,于是他們大多自帶干糧,或者在停站時找小販購買。

    民國時期的天津火車站。

    于是,就不得不提到鼎鼎大名的「四大名雞」了,這些都是跟著民國時期的鐵路流傳開來,并以車站集散地來命名的——

    德州扒雞:津浦路,今京滬鐵路

    道口燒雞:平漢路,今京廣鐵路安陽站

    符離集燒雞:津浦路,今京滬鐵路

    溝幫子熏雞:京奉路/北寧路,今京沈/京哈鐵路

    臺灣夜市的道口燒雞

    這些雞不僅價廉物美,而且真正做到了與中國人民打成一片。

    1906年,剛滿二十歲的周作人從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在去北平考試的路上,就在車站花十五個銅子買了一只燒雞。

    當時還是鐵道部政務處處長的曾養甫,也曾給「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先生推薦了德州扒雞:你如果坐火車經過德州,一定要讓茶役到站臺外面給你買一只扒雞嘗嘗。

    事到如今,四大名雞也大不如前了。

    建國后,在計劃經濟時期,火車餐迎來了黃金時代。

    在鐵道部下屬的旅行服務所,很多廚師都是從大酒樓出來的,廚藝那都是頂呱呱夸啦啦的,醬爆雞丁、糟溜魚片、油燜大蝦、煨汁鹿肉這些京城名菜,在火車上也很常見。

    不只廚藝,使用的食材也很講究,比如常備的甲魚、燕鮑翅,用人造冰保鮮。餐桌上還有俄斯克燒酒、伏特加、蓮花白酒、北冰洋這些酒水,甚至還有很難買到的八大名煙。

    五十年代的火車餐車上,不僅有市面上少見的名煙,還有酒樓里常見的美食。

    當然,這些也不便宜,但比起現在揮著鈔票也買不到好吃的,還是讓人忍不住懷念。

    普通人吃不起炒菜,但盒飯也不錯,量大,價格也親民。比如京局餐車上的什錦炒飯,現炒現賣,裝在白鋁飯盒里,每天1000多份也供不應求。

    在過去,火車上的盒飯是現炒的。

    除了還吃之外,有的餐車還會以人為本,化身為酒吧、茶館,供應酒菜茶點,還用手提收音機播放流行歌曲為乘客助興,調劑單調的旅行生活。

    到了九十年代,中國的火車餐車開始實行承包,火車餐就不再那么美好了,豐富美味的黃金時代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3

    怎樣在火車上吃頓好的?

    要說鐵總真是傲慢得不要不要的,被中國人民集體吐槽了這么多年,一直不吭聲。直到去年,鐵總終于良心發現,趕了趟互聯網+的末班車,火車上可以吃到各大品牌的外賣了!

    當然,這項服務還不普及,很多人一時半會兒還享受不到。回不到中國火車餐的黃金時代,日本也不順路,怎樣才能在火車上吃頓好的呢?

    接下來奉上火車美食攻略,包你一路吃得連家都不想回,啊不對,包你完全不用向惡勢力低頭,并且吸引全車人的注目和羨慕。

    01丨自煮小火鍋

    不插電,也不用明火,完全不違反鐵路部門的規定。做法再簡單不過:放好料包、加熱袋,再沖入涼水,聽完4首歌就可以開動了!

    不僅可以大快朵頤,還能讓火鍋的熱氣和麻辣占領整個車廂,看熊孩子們一邊流哈喇子,一邊扯著家長的衣服哭著喊著要吃。

    02丨自帶盒飯

    如果你心靈手巧,或者有個心靈手巧的男/女朋友,自帶盒飯也是極好的。想吃啥就做啥,吃不下飯就煮點小米粥,或者帶一盒餃子。

    如果你啥也不會做,那就提前去一趟壽司店,買點三文魚、甜蝦、黃獅魚什么的,再去超市買幾包速食湯,在車上接杯開水一沖,照樣美味得犯罪。

    03丨豪華版方便面

    當然啦,如果你實在放不下方便面,也沒問題!只是,記得自動屏蔽康師傅、統一這些沒長進的品牌,嘗試一點新鮮的。

    比如躋身拉面榜前十的「百勝廚叻沙拉面」,椰香、奶香、蟹黃香、芝士香樣樣俱全,還有大塊的牛肉,和廣告里說的一模一樣!

    如果買不到,去熟悉的店里買點鹵牛肉,再放點火腿腸、鹵蛋,味道也是極豐滿的。

    04丨零食

    也不必都是主食,好吃的東西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拿來消遣也不錯。

    對于熱愛養生的朋友來說,凍干銀耳羹是順理成章的選擇。開水那么一沖,10分鐘就可以開動了。

    如果你口味略重的話,可以和老漢一樣選擇周黑鴨的鴨脖子、鴨架子,或者是鹵人甲的雞翅尖。當然啦,水果也是不可不備的,比如草莓、櫻桃、冰糖心蘋果什么的……

    很多人怕麻煩,總是火急火燎就上了車。聽老漢一句勸,每一頓飯都不能將就,尤其是在回家的路上。

    火車餐雖然難吃,但馬上就到家了,拿起筷子,隨便一口都是美好的味道。

    ·end·

    統籌|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海底撈高層揭秘|營業額飆升50%|老板游學學什么

    節日營銷法則|餐飲人福利|西貝、巴奴產品打造術

    餐飲業8大變量|賣包子年入上億|讓員工大劈叉

    商務聯系:首席勾搭官 18510936112

    微信① 18519700748|微信② 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97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13日 07:27
    下一篇 2018年2月13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