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
隨著《恭喜發財》在各大商場、超市上架,就知道春節不遠了。
早在1個月前,無論是店家的宣傳板、海報,還是線上微信、微博的推送,就開始傳遞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做好了新年的攻勢。
不同品牌都是如何玩轉春節營銷的呢?今天來盤點一下——
1
新年到,商家多是用這4招聚客的
一般品牌在新年期間,都會做一些福利活動來起到吸引消費者的作用。
這類的新年營銷屬于比較入門級別的。畢竟中國有新年發紅包的傳統,通過分發福利的方式,有個歡喜,也圖個吉利。
▲大牌最會玩,比如金拱門的項鏈
事實上,打折和促銷,是屬于比較傳統的營銷模式。
以前或許還能多少吸引到消費者的目光。但其實歸根結底是從商家的利益出發,通過這種活動吸引到的客群,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核心族群。
就像星巴克、太平洋、Costa等咖啡品牌一到11月就開始換圣誕系列杯身杯套一樣,許多新式茶飲品牌也選擇了在新年做類似的宣傳營銷。
像喜茶今年就更換了門店的手提紙袋,變成非常喜慶的紅色。
▲處處打造節日氣氛
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一點點。
經常有人吐槽一點點的vi設計可能是打印店做的,但這也并沒有影響它店門口大排長龍,而今年春節季,一向“堅持自我”的一點點,居然也換上了新系列的杯身。
▲也是挺驚喜的了
主kv色還是一點點的色調,但是杯身上有了不一樣的設計圖素。雖然低調如一點點,并沒有官宣過這到底是不是專供新年,但社交媒體上的消費者們,都稱其“新年杯”了。
但不得不說的是,一點點的kv已經太深入人心,導致第一次購買到新杯子時,還不確定地反復看了一下門頭logo和店鋪,生怕自己走錯了店。
這種通過物料來包裝新年氛圍的方式,算不上新穎,但是操作相對簡單。
主要花費的就是設計成本和制作成本,相比策劃一場新年活動,更能夠輕松直接地呈現出來。
除了第一種方式,還有許多商家會選擇另一種更吸引眼球的辦法 :推出新年特飲。
像Tplus就推出了兩款水果茶新品,然后結合到了新年的主題里。
▲也許產品和節日無關,但文案可以關聯
這其實和星巴克有點類似,在固定的節點通過節日包裝來推新品。
無論是產品的宣傳包裝,還是消費者的接納程度上,都會比直接推一個新品,更能融入市場之中。
還有一個在每逢過年時,商家很愛推出的新年營銷活動就是:發紅包封套。
這一個動作,不管是快消品類還是餐飲類行業,似乎都很流行。
茶顏悅色也是連續發了好幾年的紅包封套,每年會根據生肖做出相應的設計,內容風格年輕化,網感強,經常會有一些段子在上面。今年的是這樣:
▲很應景也很實用的紅包
但是這類紅包大部分還是圖個吉利和開心,也有一部分消費者可能會覺得很有趣進而收藏起來。
雖然實際到了要給親戚長輩孩子發紅包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會老老實實選擇門口超市10塊錢5個的基礎款。
但是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紅包如果能夠在內容和設計上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就會造成自傳播。
畢竟現在是互聯網分享為王的年代,大家看到有趣的事物,拍照發到社交媒體,輕輕松松就進行了一次宣傳,那么營銷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2
搞活動的意義在于保持新鮮感
新年營銷的意義,并不是說單單在新年的時候通過營銷來刺激多少轉化,而是讓消費者對品牌一直有印象,有新鮮感——
給消費者一個理由和你的品牌保持互動。
無論是大街小巷傳唱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還是前幾天陳可辛那個花了700萬拍的春運iphonex廣告,都是在某個對應的時間,找到了消費者的情緒點,然后去放大。
▲重點是找到情緒點,引起共鳴
新年季每年都會到來,品牌不想從消費者重要的日子里”缺席“。為了證明來過,還是能“四兩撥千斤”,應該提前充分思考:
情感貼合。切中的點能不能迎合消費者的心理,讓他們滿滿的思鄉情、團圓樂等心緒在一種美好氛圍中得以釋放?
錯過后悔。給出的創意/限定節日款產品,能讓消費者覺得“不入簡直可惜”么?
超出期待。除了即時的“眼前一亮”,還有沒有更多的附加值延續?比如滿足消費者過年回家串門的“面子”和“談資”?
如果能夠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我想,春節營銷有的就不只是噱頭和關注了。
END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