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
如何用一句話總結餐飲業已經過去的2018年和正在進行的2019年?萬維剛的這句話似乎再貼切不過。
歷經一整年的訪談調研和3個月的數據分析,《中國餐飲報告》終于要第三次和大家見面了。
在這份報告中,你會發現:
2018年大盤首破4萬億,但增速卻創下近年新低; 生活節奏越變越快,人們花在餐飲上的時間卻在增加; 正餐在千方百計“變快”,快餐卻在崇尚“車馬郵都慢”; 餐飲品牌在朝向大魚進化,餐飲品類卻在蜂群式裂變; 17年還是餐+飲“吃吃喝喝”,18年已經是飲+餐“喝喝吃吃”; 餐飲資本化看上去前路光明,但多家機構都表示要“粉轉路”; ……
這樣的反差還有很多很多,紛繁復雜的變化無不在預示著: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成年期,餐飲也正在迎來成人禮。正在從相信風口,迷戀紅利,轉而信仰“慢慢來,比較快”。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文
分析海量數據
餐飲業正在涌動6個變化
談及當下的餐飲業,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秦朝說,一個明顯的現狀是:“冰火兩重天”現象明顯,小餐飲越來越難做,大餐飲布局和發展越來越快。
我們可以從數據里看到全國大盤增速的回落,也能察覺餐飲業正在向效率質量型發展。
回顧2018年,這些變化被我們寫進了報告里:
⑴ 行業拐點降臨
餐飲大盤增速回落1.2%,進入內生優化時期
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躍上4萬億新時代,從3萬億到4萬億,僅用了3年時間,刷新了破萬億年限記錄。
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比2017年增長9.5%,增速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預示著餐飲市場拐點降臨,發展模式由“爆發式快跑”轉入“馬拉松慢跑”,成長路徑由“立骨架”到“強筋骨”,進入到了一個全面的內生優化時期。
具體到微觀數據來看,在高速增長期,餐飲業平均損耗水平在10%~20%,高的可達30%,但在這一時期,市場容量擴張能帶來50%甚至100%的復合增長率,10%~20%的效率損耗完全可以被覆蓋掉。
而隨著市場增速趨緩,行業復合增長率已降至50%以下,10%~20%的損耗就變得“肉眼可見”,這倒逼餐飲企業必須優化內生結構,降本體效。從而拉動行業整體運營水平。
⑵ 區域暗流涌動
新一線城市增速更快,三四線城市機遇、困難并存
從美團點評收錄的餐飲門店數來看,新一線城市餐飲門店在全國餐飲門店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19.8%上升到2018年的20.3%,增速在所有級別城市中保持領先。
新一線城市餐飲消費能力也是獨占鰲頭。根據美團點評平臺線上餐飲消費訂單數據,新一線城市消費金額在2016~2018年,一直處于全國各級城市領先地位。
與此對應的,是一線城市占比的不斷下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大一線城市餐飲訂單金額,在全國各級城市餐飲訂單金額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26.0%,下降至2018年的23.9%。
“三四線”、“小鎮青年”2018年在商業領域成為熱詞,但三四線城市市場,除了“消費者有錢有閑”、“租金人工成本低”等利好,在供應鏈、消費者口味選擇等方面,面臨巨大壓力。
因此,在低線城市沉潛過的過來人提醒:“不能說跳芭蕾是先進的,你就跑到縣城去跳芭蕾。縣城該舞獅子還得舞獅子”。
⑶ 飲品“萬有飲力”
頭部品牌向全國進軍,消費升級明顯
作為最聰明的錢,投資人看中的品類,往往代表著市場的風向。
飲品的投資規模呈增長趨勢,據餐飲投融界統計,飲品、甜點品牌在2014年披露的融資金額只有1個億,2015年是3個億,2016年15個億,2017年是18個億,到了2018年有33個億。
在2018年,頭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等,均獲得了大額融資,并且開始了全國進軍,從珠三角、長三角,已經滲透到了中西部省會城市。
2019年,飲品的熱度仍在持續,預計飲品的融資數量、金額,仍會呈上漲之勢。
如果談一點飲品小趨勢的話,根據美團點評的數據,隨著消費升級,人均消費16~30元的門店數占比提升最快。
⑷ 品牌加速進化
海底撈上市效應明顯,餐飲業迎來系統制勝
2018年,海底撈上市,這也是其發展最快的一年:新開出200家門店,總數達到466家;營業收入為169.69億元,比2017年增長59.5%。
海底撈的強大之處,還在于在快速發展中保持的穩定性。2018年,即使新店眾多,海底撈門店平均翻臺次數依然保持5次;其人工、房租、原材料占據總收入的比例,與2017年相比僅有零點幾個百分點的波動。
海底撈的成功也證明,餐飲市場的競爭,已經升級到系統性打法,強大必須成為常態化,才能保持發展。
對此,王品集團總經理趙廣豐有一個很貼切的比喻:“好吃的產品就像拳擊手的手套,是上場的標配。然而能否打贏比賽,不僅取決于手套好壞,還有系統的打法。”
⑸ 加盟升級重啟
中國連鎖門店增長率23%,加盟進入3.0時代
到了2018年,“連鎖加盟”呈現明顯的重啟之勢。
西少爺、仔皇煲、福客麻辣燙、好色派沙拉、和合谷等直營品牌紛紛投身加盟市場。來自美團點評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中國連鎖門店增長率23%,是餐飲大盤實際增長率的3倍。
從整體來看,中國餐飲當前的連鎖化率是5%,美國餐飲協會公布的2018年美國連鎖化率是30%。從5%到30%,是六倍的差距,顯示出中國餐飲連鎖化率的成長空間巨大。
經過了產品特許的1.0時代、模式特許的2.0時代,特許經營模式進入到了3.0時代,變為平臺式數字化特許加盟。
特許品牌通過互聯網與消費者互動,了解消費者需求,通過會員信息的采集給加盟商、加盟店賦能,加盟商通過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傳遞價值,也會把自己的經驗傳遞回品牌總部,形成循環的平臺結構。
⑹ 生態繼續演進
大牌下沉,社區成為商場之外的又一高地
2018年,社區店成為競爭新高地。西貝繼續小店探索,除了超級肉夾饃,還在北京開出了西貝EXPRESS,其對于社區店的追逐從未停止。
除此外,呷哺呷哺、麥當勞、星巴克等多家頭部餐飲企業已瞄準社區;老鄉雞收購了同樣扎根在社區里的武漢永和,朝著中國第一快餐品牌的目標繼續前進。
“最后100米”的搶灘行動,在2018年表現得尤為激烈。當餐飲業的成本一點點提高,租金尚在下游的社區周邊,存在著大量品牌化經營的機會。
《中國餐飲報告》3歲了
BAT也在關注
上述重要變化,只是《中國餐飲報告2019》的部分精華。
從2017年起,這已經是餐飲老板內參聯合美團點評第三次發布《中國餐飲報告》。
中國餐飲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用“大數據思維”來判斷經營決策的準確性,正變得愈發重要:
選擇餐飲賽道,要從數據里觀察品類溫度; 探尋行業變化,需要抓住數據里的小趨勢; 提升餐廳效率,要從數據里看到改進方向; 把握消費喜好,要用數據為消費者畫像……
一句話總結:對外拓展模式,需要以用戶數據統計為中心;對內精細化管理,要以供應鏈數據分析為基礎。
但沒有海量數據,沒有海量的交易數據,沒有全維度的海量交易數據,不足以研究消費行為,更不足以洞察行業趨勢。
于是,在2017年和2018年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基礎上,餐飲老板內參聯合美團點評,10名記者利用3個月的時間,在海量的數據里分析、總結、提煉,最終形成了這本《中國餐飲報告2019》。
迄今為止,《中國餐飲報告》已經收到百勝中國、星巴克、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以及阿里、騰訊、百度等國內知名企業的關注和訂購。
◎部分訂購《中國餐飲報告2019》的企業名單
這本報告,是對餐飲業的全維度掃描
在這份超過10萬字的報告里,我們從城市、商圈、店鋪、品類、品牌、消費頻次、客單區間、消費者口碑、供應鏈等數十個維度,進行了撒網式掃描。
為了佐證其中的一些分析,我們采訪、收錄了餐飲老板、美食評論家、消費意見領袖,同時梳理了行業協會、數據機構以及多位專家學者的剖析、洞見。
打開這份報告,你將會看到餐飲業全維度的2019畫像。
◎ 點擊圖片訂購《中國餐飲報告2019》
報告適宜人群 1、餐飲從業者:餐飲老板/餐飲職業經理人/餐飲準創業者 2、投融資機構:餐飲項目投融資機構/餐飲產業投融資機構 3、商業地產:商業體招商經理/商業地產開發者 4、餐飲產業服務商:餐飲軟件經營者/餐飲運營系統開發者/餐飲原材料供應商/餐飲應用類服務商 5、教育咨詢從業者:餐飲教育培訓從業者、餐飲類咨詢從業者、餐飲行業研究者
《中國餐飲報告2019》
開始預售!!
掃描下圖二維碼,馬上訂閱??
您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于聰聰 視覺|劉凱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哈根達斯被拋棄?|飲品小趨勢|特許連鎖30年
星巴克開店策略|青團大戰|1點點不進則退
極品山寨|64家餐廳迎賓測評|呷哺2018財報
商務合作:楊松:13331022960(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