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老板朋友圈畫風突變:他們為什么紛紛開始曬“田間地頭照”?

    一份讓你免于掉隊的餐飲數據報告。

    第 1349 期

    “我的干姜來自云南羅平!”“我的羔羊肉來自內蒙古!”“我的八角茴香來自廣西玉林!”

    不知你是否發現,餐飲老板曬朋友圈的內容在悄悄起變化:以前考察采風,發的是在各種“高大上”餐廳試菜;現在越來越多是在田間地頭,尋覓、展示好食材。

    越來越多的大品牌開始奔赴原產地搶占“好食材”,巴奴甚至提出“食材原產地戰略”的概念。

    這背后的邏輯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說搶占好食材是種“投入產出比高”的策略?

    餐飲老板內參王艷艷 發自北京

    1

    越來越多的大品牌

    把食材溯源做為賣點

    “搶青蝦!個個挑選!”

    昨天,內參君又看到一個餐飲老板發這樣的朋友圈。細問之下,這位老板說,他正在北海為一款蝦滑的新產品選食材。

    最近,小龍蝦遭遇5年來罕見的“斷供”現象(相應閱讀:小龍蝦遭遇5年來最嚴重“斷供”,采購價暴漲50%!蝦都去哪兒了?),鄭州久如香的老板高調在朋友圈組織發起活動,帶著幾十個食客和媒體一起前往潛江尋找蝦源。

    前不久,內參君還看到云味館的米線哥在有70年歷史的日本筑地市場尋找食材;而色牛火鍋創始人呂凱樂的朋友圈,不是在試菜,就是在全國各地找食材的路上。

    雖然考察食材向來是餐飲老板的一項常規動作,但最近一年,這個常規動作的曝光頻率越來越高,目的地越來越深入,不少餐飲老板還以田間地頭的“灰頭土臉照”而自豪。

    一位餐飲老板的朋友圈發圖

    而內部為了某一種或幾種食材千方百計“追根溯源”的同時,對外也在不斷強化這種認知。

    a、花重金拍攝宣傳片

    有的不惜重金拍攝食材宣傳片,重新打造品牌形象。比如去年,小肥羊請來《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碩,拍攝了一支全部由原味食材出演的大片《尋味之旅》,其中干姜來自云南羅平,羔羊肉來自內蒙古,八角茴香則來自廣西玉林——打造一種食材的高級感。

    b、改店名、廣告語

    有的品牌更改了店名,聚焦單品,廣告語重點突出食材來源。

    比如“很久以前 | 只是家串店”:店名改為“很久以前羊肉串”,廣告語改為:羊肉來自每100平方公里只有1只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比如禾珍珠小鍋米飯的廣告語:黑龍江五常稻花香有機大米+長白山天然礦泉水+熟飯神器=禾珍珠小鍋米飯。

    c、帶消費者去原產地

    有的為了讓消費者對好食材的認知更加具象,對好食材的來源更加放心,不惜成本帶消費者去原產地。

    比如去年8月末,喜家德率領從微信粉絲中挑選6位人氣土豆食材體驗官,到土豆之鄉克山縣尋找最好的土豆。

    喜家德“尋找全中國最好的土豆”之旅視頻

    d、上升為品牌戰略

    有的企業甚至把食材溯源上升到了品牌的戰略層面。

    繼去年帶粉絲深入羊肉原產地后,今年7月中旬,巴奴再度開啟了“深入原產地,精選好食材”的食材采購之旅,面向全國征集食材品鑒官,第一站深入云南采菌地,目前第二站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征集正在進行中。第三站、第四站也都在規劃中。

    這已經成為巴奴的常規動作。而且,對外巴奴提出了“食材原產地戰略”的口號,誓要把“深入食材原產地,精選全球好食材”進行到底。

    2

    背后:用天然食材構筑品牌護城河

    其實,上述餐企食材溯源的本質還是食材升級,越來越多的餐企開始以天然食材為賣點。連麥當勞都全面將棕櫚油逐步替換為葵花籽和油菜籽新配方混合油,甚至肯德基都“變綠”了(相關閱讀:肯德基變“綠“了!這透露了什么信號?)。

    說到底,它們都是為了迎合當代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顯示:80后和90后是餐飲消費的主力軍,他們更關注效率和健康,輕食簡餐、新式茶飲等具有休閑調性的品類。

    在吃這件事上,人們似乎越來越講究營養均衡、健康搭配。這并非某個餐企老板的最新發現,而已經成為整個餐飲界的共識。

    近年來,主打健康的輕食受寵,尤其是可以和健身配套的沙拉,屢獲資本市場青睞,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

    麥肯錫數據顯示,碳酸飲料、冰激凌、西式快餐等消費人群占比均有下降,而果汁的消費人群占比則有小幅提升。此外,數據還顯示,大米、生鮮均有從大眾產品向高端的升級消費。

    天然食材具有稀缺性,餐企為此必然付出更高的代價。比如采購成本更高。

    九毛九把一般用油全部改為非轉基因油,一升價格高出了2.5元,把面粉全部更換為一加一天然面粉,每個月全國門店下來將產生數十萬的成本。

    巴奴各項食材升級成本不必多言,單是組織“食材原產地之旅”,負責參與者全部費用長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不過,這筆賬有前瞻性的餐飲老板都會算:成本是增加了,但采用天然食材帶來的收益也會成倍增加,他們正在把成本中心變為利潤中心。

    首先,優化了顧客群。天然食材能吸引那些對生活品質有更高追求的消費者,而且他們也愿意為更健康的食材買單。

    比如,無論是西貝、巴奴、還是喜家德,他們的客單價比經營同類產品的商家都高,而且還收獲了一大批只認他們食材品質的鐵粉。同時與他們的優質供應商一加一的粉絲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

    其次,實現品牌升級。好食材自帶“光環”,升級食材也有一定的門檻,但只要做了就能形成品牌新競爭力,把自己的護城河挖得更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品牌的新形象。

    比如在經歷了瘋狂擴張和不斷閉店之后的小肥羊,推出制作高級的《尋味之旅》,的確讓消費者感受一種新形象。

    所以有人說,天然食材是土豪們的品牌游戲,需要規模和實力來支撐。換句話說,這其實也是一種品牌壁壘。

    3

    “土豪們”的游戲,中小玩家怎么參與

    雖然上述做法有一定的門檻,但并不意味著缺乏資金和品牌實力的餐飲老板只能坐以待斃。天然、健康是消費趨勢,有策略地借助天然食材,也能讓自己在這一輪消費升級中獲得紅利。

    1、重點發力某一類食材

    一般的中餐館,涉及的食材很多,如果升級所有食材,成本方面就可能承受不了。但是,如果能根據餐廳定位,將某一類或某一個或幾個重點食材做升級,也是不錯的辦法。

    比如胡氏大盤雞,打出專門針對“雞、面、油”的食材升級廣告。

    而且有些重要的食材,可以找優質的供應商做背書。比如選擇天然面粉,消費者認知最強的就是一加一,除了產品健康天然本身的力量外,還有品牌的影響力。

    為了解決商家的消費者信任問題,一加一天然面粉還在官方微信上推出“查一查”功能,只要輸入餐企的名字就能查到是否真正使用了一加一天然面粉。

    2、逐步升級

    一下子對食材做全方位的升級,對很多餐企都有難度,但是可以有規劃、一步步來。比如九毛九,優先升級了用量較大的油品和面粉,在店內及對外的推廣中著重展示。巴奴也是先從毛肚開始,再把“12大護法”菜品一步步抓好。

    3、聯合采購多品牌受益

    巴奴毛肚火鍋、九毛九山西面館、喜家德蝦仁水餃、一加一天然面粉等多家餐企及供應商組建了“天然食材聯盟”,不僅加大各自對優質食材的采購力度,還相互協同采購,降低了采購成本。

    再比如,像魯班張餐飲旗下共有三個品牌。其中高端品牌魯班張蔥燒海參全面升級食材,其余兩個品牌(禾珍珠小鍋米飯和可豫紅燒魚頭)也間接更換了不少好食材,這樣采購不浪費,優化了成本,也筑高了壁壘。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

    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報告

    訂閱方式

    也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西貝麥香村|商學院心得|永輝人才戰略

    樂凱撒人才超配|深夜食堂調查|品牌營銷

    小龍蝦斷供追蹤|小吃店標配餐飲首富復出

    金錢豹倒下|選址土方|阿米巴模式落地

    麥肯秀肌肉|真正的好服務|美團綠色十條公約

    明檔廚房慎建|喜茶回應假排隊|海底撈獨立外賣

    國民最愛小吃|西貝新戰略|奇葩龍蝦店名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70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7月21日 07:27
    下一篇 2017年7月21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