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餐 飲 第 一 新 媒 體
第 1272 期
如何提升營業額,這是老板們最關心的話題。
有的老板崇尚提高菜品單價,加一次不行加兩次,直到看見利潤明顯上升了才收手;有的老板則選擇默默降低成本,減量不減價;還有聰明點的老板,換個菜單把毛利高的產品重點突出……(相關閱讀:從月虧39萬到吸引賈國龍探店,這家人氣餐廳憑菜單大反轉)
可你見過通過降價,來獲得營業額上漲的做法嗎?
今天,內參君就以一家潮汕牛肉火鍋為例,探究一下反其道而行的“降價邏輯”。
”
■餐飲老板內參|王新磊邵大碗發自鄭州
1
一份“糊涂”菜單
▼
回顧過去,開業兩年時間里,豆撈坊的菜單改了不下十次。菜品增增減減,銷售額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問題出在哪?
先看看這份老菜單。這是一種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排版方式。設計人員有意突出“招牌牛肉”這一類別,卻在湯鍋配菜小吃等菜品分布上犯了糊涂。
糊涂一:菜品小類別劃分不合理,菜品種類有重疊。 糊涂二:不適時地插入菜品配圖,導致指向不明。 糊涂三:“推薦”標志種類過多,道道都是推薦菜反而沒了推薦的意義。 糊涂四:重點推薦菜品不在開頭,胡亂插在眾多菜品之中,點菜順序被打亂。
除了小菜品的排列混亂,還有更要命的一點:顧客一定會被這11種牛的部位繞暈。
“純文字的介紹,效果不好,因為大家根本不知道這是啥。”豆撈坊(鄭州)潮汕牛肉火鍋的創始人苑嘉益很快發現問題出在了哪。
2
5個調整=利潤上漲?
▼
于是,豆撈坊再次升級菜單。和以前框架內的調整不同,這次的調整可謂大刀闊斧。
首先,調整版式,將整頁變成四折頁,把整版劃分為三大塊;接著,加入手繪牛肉示意圖和牛肉實拍圖;最厲害的是,它還降價了。
來看看新菜單都變了什么:
1、布局 新菜單用線框將菜單分為三大板塊:主打的牛肉、鍋底+招牌菜、配菜小吃,遵循人們吃東西的順序,布局分布清晰合理。 加上框線,使菜單在視覺上容量明顯變大。 2、配圖 配圖的增加是這次改版最大的亮點,1幅牛肉手繪示意圖,21張菜品配圖,從視覺上就給人不小的沖擊,展現方式也更加年輕化。 以前服務員解釋不清的部位,現在一張手繪示意圖就清清楚楚。哪種肉長在哪,口感如何,每種肉要涮多久,根本不用服務員多說。不僅大大提高了點單的效率,顧客也能心中有數。 3、降價 很多老板重做菜單是為漲價,而豆撈坊重做菜單則為了降價。 老菜單上,現切牛肉的平均價格為49.5元,價格多在48-68元分布。調整后的菜單,現切牛肉的平均價格為42.6元,牛肉價格主要在29-38元不等。單說五花腱,一份就比原來降了20元。 如此大幅度的降價,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在現切牛肉的選擇上,一部分保守的顧客們“敢”點了。 原來點兩盤牛肉將近100元,現在點3盤才100元多一點,多花十幾塊錢就能多吃到一種肉,顧客何樂不為。 4、增加半份菜 改版后的菜單,明確了每種蔬菜都能選半份,均價在5元的半份菜給了顧客更大的選擇空間。 花從前的一份錢吃到兩份菜,顧客心理上也不會覺得自己點的多。 5、字體加粗 老版里加粗或重點推薦的菜多達18種,而新版的菜單推薦菜品只保留了6種。每塊區域只加粗一道主推菜,顧客要不要點,一秒就能決定。 于是推薦菜的命中率,大大提高。
這種做法,正是順應了《定位》的觀點:“如果想獲得成功,你必須削減,而不是擴展你的產品線。”(相關閱讀:為什么“定位”一看就懂,你卻一用就錯?)
3
利潤從哪來?
▼
表面上看,降低菜品價格,一定會導致客單價大幅下降。而豆撈坊實際情況是:客單價沒降,反而升了。
這種邏輯倒跟經濟學中的“拉弗曲線”(描述稅收和政府收入關系的一條曲線。指稅收并不總是隨著稅率的提高而提高,當稅率高過一定點后,稅收的總額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下降)有些相似:相應的,客單價也并不總是隨著菜品單價的升高而上漲,反而將單價降低,客單價倒升高了。
再看看豆撈坊是怎么想的:
1、掙20%菜品的錢
苑嘉益說,她相信二八法則,“將顧客80%的注意力放在20%的重要菜品上”。
于是現切牛肉和招牌菜品成了她20%的重要菜品,她給這些菜配了圖,降了價。薄利多銷,這兩部分重要菜品帶來了更多的利潤。
由此,客單價通過這20%的菜品上漲了。
2、掙20%顧客的錢
苑嘉益還發現,客人主要有兩種:20%忠誠的老顧客和80%保守的新顧客。
20%的忠誠老顧客,來豆撈坊很多次了,在菜品選擇上很明確。
過去,他們一般會點幾盤單價高的牛肉,幾份單價中等的招牌菜,后面單價低的蔬菜往往不看。現在,牛肉的單價降了,這部分老顧客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多點一份牛肉。
而80%保守的新顧客,他們來豆撈坊次數不多,也許是第一次來。
過去這部分人通常會選1至2盤牛肉,1至2盤招牌菜,再點2份蔬菜。現在,單價下降了,這部分人往往會在每種類別中增加一樣。這樣,客單價就又上來了。
3、客單價證明策略有效
客單價的上漲并不能像單價的下調那樣一目了然,它有一個緩慢爬升的過程。
“我們差不多把每種菜品都降了很多,雖然目前客單價沒有明顯變化,但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上漲。”苑嘉益認為,就目前情況看,客單價不降低就算提高。
而這也是一個好的信號,證明她降價的選擇是正確的。
4
|結語|
▼
去年以來,一大批餐飲企業把“聚焦單品-單品漲價-提升客單價”做為提升品牌力的手段,以及背后提高利潤率的邏輯。
但今天這個案例,或許給了我們另一個啟發:跟風未必有效,遵循商業規律,深入研究客群心理,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
即日起到5月10日預售
馬上訂閱
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58騙子集中營|如何管90后|牛逼領導力 火車餐市場|張勇談管理|做好基本功 品牌三觀|星巴克學海底撈|背景音樂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