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在持續,餐飲業的損失不計其數。外賣,成為疫情下餐飲人的“救命稻草”。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頭部有外賣經驗的品牌,有的已開始爆單。傳統餐企、中小餐企仍然徘徊不前:外賣如何運營、資質證照如何辦理、產品結構如何組合?疫情影響持續,餐飲人紛紛轉型線上,用外賣業務開始“自救”。西貝近200家門店逐步開始運營,外賣業績不斷提升。
大龍燚創始人柳鷙在朋友圈為外賣延遲致歉:今天單量太大了,上午就爆單了。
麥當勞、肯德基,除湖北之外的門店一直保持正常運營,且最早推出“無接觸送餐”,影響全行業。
頭部品牌早早建立了食品安全信任,而受疫情最大的中小餐飲品牌如履薄冰,疫情每拖延一天,損失就會多一分。成都一位餐飲老板提到:“我們不擅長做細節上的事情,所以現在急需要找到合適的運營團隊,幫助我們做外賣運營,而我們則把重心放到產品上”。晨曦燉品北京區負責人說到:我們主要與熊貓星廚共享廚房合作,房租低,在食安、證件辦理、整體宣傳上,標準化更強一些,有他們的加持,更是錦上添花,所以目前情況稍好一些。疫情的影響加速了行業開始重視線上外賣業務,外界減負+政策與平臺外援+跨界式互助自救正在為餐飲人迅速解決危機。為此,熊貓星廚推出了7項幫扶政策,每一項都直指餐企外賣運營的難點與痛處。“我們現在能做的,是盡最大能力幫助這些商戶在外賣上發力,在疫情下能增加收入”,熊貓星廚創始人李海鵬告訴我們:最早我們給商戶提供了7天免租的優惠政策。目前看來外賣商戶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人員不能馬上到崗,且消費者對于外賣存有擔心,訂單量少。為幫助解決用工問題,我們跟很多連鎖餐飲做員工共享,幫助商戶雇員工。同時開設了一系列公益課程,幫助餐飲商戶在疫情期間應對轉型,特別是正餐如何轉到外賣上。尤其是食安問題,是導致現在很多商戶訂單量少的原因,為此在食安方面,我們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運營監管措施:做好運營監管。門店每2小時進行消毒,人員進出測體溫登記。
無接觸配送。配合外賣平臺,做好無接觸配送,讓消費者拿到餐時可以放心食用。
購買餐食保險。為場地內出品餐食購買百萬平安保險,先行賠付保障食安。
“截止目前,熊貓星廚80%的門店已陸續開始營業,各商戶外賣訂單已有明顯回升,最多平均1天能有200單,后期可能會有一個爆發式增長”。疫情下受傷最嚴重的莫過于,以堂食為主的正餐連鎖餐飲品牌,而針對這些品牌轉型做外賣,熊貓星廚也做出了解決方案。李海鵬告訴我們,最近有差不多10余個品牌正在洽談合作,熊貓星廚不僅給予新入駐商戶1個月免租政策,幫助商家,而且會利用熊貓星廚的大數據庫,進行品類篩選、產品結構調整、食材集中采購等。疫情期間,家庭套餐的外賣需求會增多,熊貓星廚也會幫商戶設計套餐組合,商戶只需帶著自己的產品入駐共享廚房就可以。共享廚房開店成本低,通過提供基礎建設服務可以為餐企直接降低成本,同時有外賣代運營、數據分析等增值服務的加持,幫助連鎖餐企快速布局外賣市場、傳統餐飲企業迅速轉型,提高餐飲成活率。每次突如其來的大事件都會影響、甚至改變每個行業的發展進程。非典催化了淘寶的高速發展,而新冠疫情則點破了餐飲業盈利模型單一的窘狀。疫情之下的餐飲外賣剛需顯露,餐飲線上化、智能化的大勢之下,外賣將會迎來全面爆發。而共享廚房的輕量、低成本模式,也會成為餐飲外賣創業者更為青睞的入行姿勢。開通一對一幫扶通道。單獨合作特別是正餐的連鎖品牌,如果這個品牌既可以做外賣,且產品能力強,熊貓星廚會通過聯營、合資的方式,幫助品牌迅速降低餐飲開店成本。從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出,領跑的依然是那些大品牌,在食安、品質上,大品牌得到更多消費者的信賴,且標準化程度高,供應鏈穩定。1.外賣的滲透率一定會因為這次疫情有更大幅度的提升,且一部分新的大品牌、高品質餐飲入局,加速外賣市場優勝劣汰。2.整個行業在產品體驗、產品品質上也會有非常大的迭代。這次疫情會成為外賣行業標準提升的契機。此次危機將大大加速餐飲零售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進程,餐飲行業逐步實現線上線下的雙向融合。餐飲企業要實現品牌化,規模化,不僅要做好產品、供應鏈、設計和科技應用,同時懂線上線下的運營規則,每個環節都要專業。但大多數餐飲企業無法面面俱到,做到所有環節專人專事,企業如果成立專門部門運作耗時長、成本高。所以越來越多的餐企借力專業化公司,把供應鏈、外賣、SsaS等服務外包,來完善企業體系化建設。當整個餐飲業進入強者愈強的兩級分化常態,外賣運營的“馬太效應”也開始加速。像共享廚房一樣的第三方平臺經過多年的磨練,有專業團隊運營,成熟的經驗樣本,已逐漸成為轉型餐企和餐飲創業者快速進入外賣跑道的助推器。商務合作: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neicanmishu(微信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