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京一年,巴奴終于要開第二家店了。
這家店選址在西單君太百貨負一層,緊鄰地鐵1號線和4號線F1出口。目前仍在裝修中。
首店生意這么火,為什么時隔一年多才開二店?巴奴對二店的布局背后邏輯是什么?
餐飲老板內參主筆 王新磊 /文
進京一年,依然保持高翻臺
“我沒有想那么多,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電話里,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說,過去一年,巴奴一直在選址。君太百貨有位置,還不錯,就確定了。
一年前,巴奴進京,選址悠唐購物中心。
悠唐坐落于京城核心區域朝陽門外,以22~35歲的新興白領為主要客群。
而這次選址的君太百貨,屬于西單商圈的三強之一。對于提升巴奴品牌在北京的能見度上,更有優勢。
同時,君太百貨客群基本和悠唐的客群一致,或許消費能力更強。
杜中兵說,巴奴選址開店,還是追求穩健。
過去的一年,巴奴在北京“如魚得水”。
試營業一周,翻臺率達600%。在大眾點評上,已經躍居朝陽區火鍋第一名。半年后,翻臺率超過700%。
一年后,依然保持高翻臺率,消費者排隊就餐時間達到2小時。
甚至大年三十,都人氣不減。
北京是移民城市,一般過年期間就餐人數較少,但是當天巴奴依然人氣火爆,平均上桌達200桌。
從大眾點評的反饋,也可以看到消費者的吐槽“排隊久”、“等了兩個小時”、“排隊排到餓暈”。
這都驗證了,巴奴的產品是沒有問題的。而杜中兵想要做的,就是讓巴奴更貼近北京消費者的需求,更融入北京消費者生活。
目前,巴奴君太百貨店仍在裝修中,但是已經確定的是,這是巴奴門店的升級版本:5.0店。
在5.0版本中,臺位將變成卡座,提升體驗感,增強私密性。
這是對悠唐店的升級。悠唐店的消費反饋是太過嘈雜。
另外,在鄭州一直使用,而在北京首店沒有使用的“微信點餐”、“單頁菜單”等方式,也將啟用。
第一家店,巴奴希望增長更多觸點,使消費者“沉浸式體驗”巴奴的產品、品質、品牌和文化。
到第二家店,巴奴希望消費者體驗到巴奴的現代感。
盡管沒有透露更多消息,但是已經可以感知,在5.0版本的巴奴門店中,產品表達將會使“產品主義”更具有場景感、聯想力。
巴奴在北京的這一年
核心只有一個:圍繞“毛肚”發力
其實,復盤巴奴進京這一年,帶來了很多驚喜,實現了從開門紅,持續紅,一直紅。
一年前,在“巴奴進京”的新聞發布會上,杜中兵把整個武器庫都搬了出來,亮出12大“護法菜品”。
以毛肚、菌湯為核心,以烏雞卷、繡球菌、鮮鴨血等為特色的12大爆品。每一個菜品,都是獨當一面的爆款。
其中,烏雞卷、繡球菌、茴香小油條等“爆品”,由巴奴首推,并成為行業爆品。特別是毛肚,巴奴不僅帶火了“毛肚火鍋”這個細分品類,也成為火鍋按食材細分品類的“頭牌”。
盡管武器眾多,但是核心只有一個,就是圍繞“毛肚”發力。
在巴奴進京的發布會上,創始人杜中兵說,希望將好的毛肚帶到北京,用極致口味和產品打動北京消費者。
其中,幾個細節頗值得回味。
巴奴北京首店,沒有上“微信點菜”。而這在互聯網時代,微信點單基本是各家門店的標配。
當時,巴奴的員工也不認同,認為“不夠現代”。
為什么沒有上“微信點菜”呢?
背后卻是對產品搶占心智的思考。
對比鄭州和北京的推廣策略,兩者是不一樣的。
在鄭州,巴奴強調“毛肚”+12大護法(爆品)模式;而在北京,巴奴只聚焦毛肚。
其一、巴奴北京首店采用畫冊式菜單。
通過厚重的畫冊式菜單,讓消費者在翻閱的體驗中,更多地感知巴奴的產品。
其二、減少不必要的動作。
巴奴沒有做任何打折優惠的活動,也沒有做五花八門吸引眼球的營銷。它始終在思考的是,如何讓消費者知道你是誰?
其三、在認知打造上,緊緊圍繞著“毛肚”強化認知。
巴奴北京店內的所有氛圍營造,都通過毛肚搶占消費者心智認知,從店內燈箱的設計到畫冊,讓顧客視野范圍內,全是毛肚的“身影”。
甚至每一位店內服務員,都必須介紹毛肚等產品的核心特色,從而讓消費者了解巴奴品質,形成復購。
經過一年的努力,巴奴核心主打菜毛肚點單率高達140%,平均點單率也達124%,比鄭州區域高30個百分點。鴨腸、黃喉、鴨血等菜品點單率較高,均高于鄭州區域。
而杜中兵的承諾在大眾點評上得到印證。目前,巴奴持續保持5星評價。其中,口味:9.1,環境:9.2,服務9.2,食材9.2。
這意味著巴奴不只是產品好,服務、環境等得到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一年來,巴奴不僅人氣旺,客單價還高。從大眾點評上獲得的數據顯示,巴奴人均客單價達到157元。這已經超過了海底撈智慧餐廳人均145元的價格。
更驚人的是,巴奴實現了開門紅、持續紅、一直紅,客單價一直維持在157元的高位。
好產品讓一切簡單
不打折,不促銷,還能讓消費者排隊。
巴奴是如何做到的?
復盤巴奴,再次見證產品主義的強悍力量:好產品讓一切簡單。
因此,與其尋求營銷爆紅,不如做好基本功。
而巴奴提供了幾個極具價值的玩法:
1、創始人擔當首席產品官 杜中兵愛吃,也更挑剔。每一道菜,都要先經過他的品鑒。 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經常奔走在尋找好食材的路上。從云南到內蒙,從國內到國外。
現在,越來越多餐飲人意識到好產品的重要性,創始人親自出任首席產品官。這直接帶給行業一個變化,就是火鍋食材變得越來越豐富。
比如,在繡球菌的帶領下,像猴頭菇等珍貴菌類成為火鍋新品。
再比如,章魚也成為火鍋食材。
2、產品明星化成為新潮流
善于包裝產品。
在巴奴的帶領下,毛肚成為火鍋業的集體爆品。越來越多的火鍋品牌,把毛肚作為招牌菜。甚至很多同行在推出毛肚時,連擺盤都很“巴奴”。
品牌跨區域經營,很多都在強調種種風險和不確定性。
事實上,好產品是最硬的通行證。好產品能讓一切簡單,優點不突出的產品,才把一切變得復雜。
巴奴成功實現跨區域擴張的核心能力不只是產品,而是產品力。就像即將開業的北京第二家店,巴奴升級了對產品的表達方式。
到底會有哪些非凡的表達?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關于火鍋行業的深度洞察和分析,詳見《中國餐飲報告2019》。
《中國餐飲報告2019》
預售正在進行!!
掃描下圖二維碼,馬上訂閱??
您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end· 統籌|笑凡 編輯|于聰聰 視覺|張勁影于聰聰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海底撈踩過的坑|星巴克的危機|年薪80萬招人
網紅店猝死|燒烤紅利|餐飲消費新發現
百勝中國財報|飲品大方向|高復購餐廳
商務合作: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