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漢堡“開局不利”,賣烤鴨套餐“反響平平”,大董也做不了快餐?

    四年前,大董餐飲的快餐品牌“大董鴨”剛開業時,在餐飲圈曾掀起一陣討論熱潮。

    尤其是“烤鴨漢堡”的推出,大董鴨被寄予“中國麥當勞”的厚望。開業初期,大董鴨門前時常排起長隊。

    而在去年,烤鴨漢堡下架了;今年年初,三家大董鴨關店,僅有的兩家大董鴨也門庭冷落……

    這難道又是一個“正餐做快餐,一做就死”的案例嗎?

    餐飲老板內參 邵大碗 /文

    用“奢侈”食材做廉價漢堡

    大董鴨能成為“中國麥當勞”嗎?

    2015年10月,大董餐飲在推出中端品牌小大董一年后,又推出快餐品牌“大董鴨”。

    其產品線和麥當勞、肯德基類似,但帶有明顯的中式特色,諸如烤鴨漢堡,用意大利面做的炸醬面,老干媽土豆泥等產品。

    大董鴨門店|內參實拍



    翻看四年前大董鴨的相關新聞,業內對它的評價多是正面且充滿期待的。

    據報道:

    • 這是中式烤鴨和西式漢堡的首次結合;

    • 烤鴨漢堡與洋漢堡無異,但用料講究,漢堡里的烤鴨是從大董烤鴨店送來的,并現場片鴨;

    • 每只烤鴨能做6個烤鴨堡,每個漢堡售價為22元;

    • 對大董烤鴨這個動輒四五百元的高端烤鴨來說,用一樣原料的酥不膩烤鴨(時價298元/只),大董鴨的客單價僅為35元;

    光這幾點,就足夠讓人期待。

    而與期待形成明顯反差的是顧客的反饋。不少顧客在大眾點評上稱,為吃烤鴨漢堡等了近一小時。長時間等待加重了顧客對烤鴨漢堡的期望值,大眾點評的差評集中在兩件事:“等待時間過長”和“對口味失望”。

    ◎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相比普通漢堡來說,烤鴨漢堡工序較復雜,大董鴨為還原大董烤鴨的儀式感,仍堅持現場切片,拉長了出品時間。

    試營業的頭一個月,大董鴨又常常排長隊,“上餐慢”是它留給第一批顧客的唯一印象。

    開局不利,似乎預示了大董鴨之后的路不會太好走。

    想要解決“做快餐”的難題

    大董鴨卻沒有抓住核心

    大董鴨開業初期,創始人董振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做快餐是他一直以來的心愿,但因為無法解決核心問題——食物的味道,所以開快餐的想法遲遲沒有著落。

    大董鴨的推出,表明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解決快餐食材不能久放的問題

    老北京肉丁炸醬面是大董烤鴨里很適合做快餐的產品,但因炸醬面不能久放,大董鴨便將面換成了能放5-10分鐘的意大利面,并加入進口松露。

    在創始人董振祥看來,這樣既維持大董的“品質感”,又解決了口感問題。

    提高快餐點餐效率

    大董鴨門店放置了兩臺DIY漢堡機,外形類似麥當勞、肯德基的自助點餐機。據稱,顧客通過這臺機器可自助選擇5種口味的烤鴨漢堡,并實現自助支付,顧客點餐分流,提升下單效率。

    保證快餐的味道

    在大董看來,大董鴨還原了過去“吃烤鴨用燒餅夾著吃的”吃法,同時選擇口感、配料更好的面包,一定更容易被年輕客人接受。

    但真的這么樂觀嗎?

    一位餐飲資深人士指出:基于洋快餐形態的大董鴨,僅是把雞肉、牛肉換成鴨肉,消費者會為了獵奇去吃,但粘性低,難以形成復購,而且大董鴨的賣點并不突出。

    ◎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顧客抱著吃大董烤鴨的心情,退而求其次選了烤鴨漢堡,不僅沒有環境體驗、服務體驗,長時間的出餐等待,讓口味也打了折。”

    其實烤鴨漢堡更適合吃過大董烤鴨的老顧客,他知道大董烤鴨的標準在哪兒,不會因對烤鴨漢堡的不滿意,連帶對大董烤鴨失望。

    另一個問題關鍵是“快餐效率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點餐機只解決了下單效率并沒有解決出餐效率,它只是把客人從“門外等”變成“進店等”。按顧客心理,“進了店”就等于“馬上能吃”,很難接受落座以后的長時間等待。

    可見,大董鴨解決的問題,還不夠核心。

    品牌剛開業時,大董有意讓大董鴨迅速鋪開,按他的計劃會先在北京鋪店,再向全國延伸,經營上保持慢工細作的模式:2015年華貿店、2016年秀水店、2017年五棵松店、2018年亦莊店。

    但在2018年下半年突然踩下剎車,以門店升級為由,下架了所有快餐漢堡類產品,2019年年初,大董鴨三家店緊接著也歇業關閉了。

    轉型

    撤漢堡重做烤鴨套餐,顧客反響平平

    也許意識到“西餐中做”的烤鴨漢堡并不是顧客想吃的,大董鴨借著門店升級的機會,調整菜單,產品回歸“烤鴨套餐”。做一人份、兩人份,烤鴨套餐、肥牛套餐、炸醬面套餐……漸漸有些中式快餐的樣子。

    這次轉型似乎做得還算成功,據一位知情人透露,調整后核心產品點單率提升了40%。

    為一探究竟,內參君決定在工作日下午去華貿店看看。

    熱度:

    第一印象是冷清。19點半到20點半,大董鴨的玻璃門關著,從外面看還以為打烊了。一小時之內大廳只來了內參君一位客人,而從顧客發在大眾點評上的配圖也可以看出,多數時候門店生意平淡。

    場景:

    中配版的小大董。相比升級前的紅白黑色調,升級后的大董鴨在裝修上更突出田園風格的精致感,每張桌子上有點綴的花盆、餐具,布面的椅子,舒適感大大提高。

    每個座位有二維碼,從一進門服務員就會提醒自助點餐。

    大董鴨門店|內參實拍



    價格:

    大董鴨最大賣點是“49元單人份大董烤鴨”,而60元左右的客單價,在鴨快餐品類里,還是比較有競爭力。

    菜品:

    菜品以中式菜為主,涼菜、熱菜、雞鴨魚牛肉都有,還有幾款下午茶類甜品。

    升級后,炸醬面回歸傳統做法,普通炸醬面和黑松露炸醬面的價格差從原來的2元,拉開至16元。

    此舉能清晰劃分顧客心理預期,減少對炸醬面的不滿意。

    出餐效率:

    內參君點了一份單人份的烤鴨套餐,在只有一桌客人的情況下,7分鐘后上桌。這個速度對快餐平均1~2分鐘的要求,還是有提升空間。

    ◎ 單人烤鴨套餐,售價49元。|內參實拍



    營銷:

    對于需要客人高頻就餐的快餐店來說,大董鴨原本可以活潑、會玩一些,以便收獲顧客好感,提高粘性。

    但是,它卻沿襲了大董烤鴨的“佛系”營銷,門店和公眾號幾乎沒有什么營銷活動。這令大董鴨和顧客的關系止步于“初次打卡”。

    反思:正餐品牌做快餐

    不止把產品做“小”,還要做“標準”

    中餐品牌做快餐,最后草草收場,這一幕有些似曾相識。

    之前西貝叫停“麥香村10萬+門店”計劃時,賈國龍曾說,“快餐和正餐其實不是一個品類。隔行如隔山,不試不知道。”

    從正餐跨到快餐,并不是一個由深到淺的過程,相反是由淺入深。快餐水很深,對組織的綜合能力某種程度上比正餐要求還高。

    正餐可以通過做好體驗、做好差異化加價,快餐加價空間較小,需要拼效率,拼規模。但這兩樣正好都不是大董鴨的專長。

    如果拼出品效率,大董鴨比不上一般快餐。大董鴨的賣點在“大董烤鴨”上,有人工現場片鴨的過程,如果按快餐需要的1~2分鐘出餐標準,大董鴨面臨的挑戰很大;

    如果拼平效,大董鴨為了就餐舒適性,犧牲了空間,明顯不是一個適合復制的門店模型。

    雖然看上去,快餐是比較簡單的品類,因為它的產品是從正餐中抽離出來的。但是越簡單,人們就越容易忽視其中的標準化“效率”問題

    客單價決定了餐企的生存空間,以后餐飲業門檻會越來越高,即使是小的快餐品牌也需在出品、食材等各個方面更加規范。

    這不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而是管理趨于規范的時代,讓“標準化”說話的時代。

    更多關于快餐的深度洞察和分析詳見《中國餐飲報告2019》

    《中國餐飲報告2019》

    預售正在進行!!

    掃描下圖二維碼,馬上訂閱??

    您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于聰聰 視覺|魏鎢琪于聰聰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海底撈踩過的坑|星巴克的危機|年薪80萬招人

    網紅店猝死|燒烤紅利|餐飲消費新發現

    百勝中國財報|飲品大方向|高復購餐廳

    商務合作: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838.html

    (1)
    上一篇 2019年5月15日 07:25
    下一篇 2019年5月15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