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習麥肯的標準化之路上,可能藏著這4個“深雷”!

    《 中 國 餐 飲 報 告 ( 白 皮 書 2017 ) 》 解 讀 版 上 線 。

    第 1438 期

    只要想做“餐飲企業”,而非一家“飯店”的餐飲老板,必然深知“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性——

    標準化,意味著可復制,然后是規模化,而規模化是成就品牌的基礎。

    然而,張口必談的“標準化建設”,卻藏著4顆“深雷”……

    餐飲老板內參王建萍發自北京

    01

    為了“標準化”而標準化

    排雷:搞清楚根本目的再行動

    毫無疑問,“標準化”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規模化發展”的宏偉藍圖,但大多數時候,卻往往忘了找到“宏圖”的落地點和路徑。

    當你的宏圖是成為麥肯一樣的企業時,你到底要做到哪幾點?

    2014年開始探索標準化建設的井格重慶火鍋,這樣分解其目的:“一是,客戶滿意度;二是,盈利最大化。”井格認為,脫離了這兩個根本目的的標準化,就是手冊而已。

    比如,門店運營包含了從顧客進店到離店的十幾個環節,這些環節又涉及到等位員、服務員、收銀員等多個工種,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統領,即使各個環節的標準化都做得很完美,也不過一盤散沙。

    在井格的標準化體系中,一切環節的標準化都是為了優化最佳的單店盈利模式。

    如:等位員的話術設計是為了更好引流;引導等位顧客預先點菜和熟悉當前的營銷活動,是為了提高翻臺率;在用餐過程中,根據顧客點菜和消費實際情況引薦菜品和飲品,則為了提高客單價……

    而在此全過程中,一切服務都必須以“客戶滿意度”為衡量標準。

    02

    脫離門店“想當然”定標準

    排雷:終于門店,始于門店

    “有一個案例:一個酒店的總監加班加點在辦公室熬了3個月,寫了一個運營標準,卻在推行的時候毫無用處。”而在井格運營團隊看來,“因為他是用5星級的標準來寫的,但他的酒店卻是3星級。”

    井格運營團隊中擁有很多經驗豐富的一線運營者,在他們多年的工作經歷中,見慣了很多企業的標準化誕生記,他們大多是老板或總監組織幾個人在辦公室里憋出來的美好文字:即使關于“衛生標準”或“店長職責”,也都是老板的“想當然”,結果必然是徒勞無功。

    因此,井格認為標準化方案要在哪里使用,就要在哪里制定出來。

    比如,門店運營的標準化,“一定是優秀的店長來寫”,并且能不能成為標準,還要組織大家來反復討論。

    在井格建立標準化之初,他們就組織了一個20多人的小分隊,前期先各司其職駐扎門店觀察不同環節的流程,之后開會討論達成初稿。然后在試點店中進行應用調試,之后才是導入小組開始逐步覆蓋門店,進行正式地推進。

    在其1.0 版本的運營手冊推進過程中,井格花了半年的時間,這比一般的速度更慢,但因此這個基礎也更加夯實,為之后版本的迭代鋪路。

    03

    以榜樣企業的標準為標準

    排雷:只要“更高一點”的標準

    中國的餐飲企業,尤其是快餐類,都有一個愿望或者是魔障,要成為中國的麥當勞、肯德基,甚至超越他們。

    于是麥肯的高管必須高薪聘請,麥肯的環境設計和營銷套路要學習,運營體系更要學習。結果,很多餐飲企業在對標麥肯的過程中,熱鬧地死掉了。

    事實上,對于太耀眼的明星我們往往有盲點:你只看到他的現在,卻看不到他的以前;你只看到他好,卻不知道他不適合你。

    井格在給自己設立目標的時候表現得很明智:“在火鍋界,如果把海底撈比作成年人的話,我們還是青少年。這時候我們不能盯著海底撈做標準,我是8歲要做一個10歲的標準,也不能做二三十歲的標準。”

    因此,“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永遠要比現在的情況要求高一些。”對于井格來說,他們在標準化建設的這3年,已經經歷了從1.0到2.0到3.0.的三次變革。

    它的變革也是有邏輯的:給制度做減法,給員工做加法。

    比如,他們正在嘗試把門店的許多復雜表格進行合并,讓他們更方便實用。

    以及,“3.0版本的標準化要向西貝學習,西貝的員工是全能的,既能傳菜,又能服務,他們是通崗的,我們是專崗的。我們的目標就是,合理地把人力資源最大化。”

    04

    “等到標準建好的那一天”

    排雷:標準化建設,即停即損

    就像梨園行里那句話,一天不練功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功觀眾知道。標準化建設同樣是“永遠不能停歇”的工作。

    井格也曾為“突然停止標準化”交了學費:

    “2014年剛開始推標準化的時候,客戶反應非常好。”問題是,在標準化進行半年之后,覺得推行成果很不錯,就懈怠了。

    直接結果是,“再過半年之后,員工流失,門店動蕩,營業額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這時,井格有馬上進行撥亂反正:重新推行標準化。并認識到,標準化建設永無停歇。

    曾經的“暫停”讓井格在接下來的一年枉交了不少學費,直到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井格才開始重新攀升到營業額的新高,并且是連續攀升。

    在井格看來,標準化建設背后的支撐力量是企業文化,“遞上紙巾”和“微笑地遞上紙巾”背后,是井格和海底撈的企業文化差距。

    因此井格的創始人王貽達提出“賦能”式培養模式,不僅賦予員工技能和知識,更多的是賦予員工能量。

    只有解決“動力問題”之后,“標準化”才能得到更人性化的表達:員工“自己看著辦”的答案,就是最佳答案。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也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

    ·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上海餐飲爆品打造術

    外賣村樂凱撒概念店黑龍江“店王”

    餐飲人不易定價邏輯多胞胎方法論

    餐廳排班|深圳餐飲廣州餐飲

    外賣污染論彩泥獲投資星巴克選址大法

    火鍋神器餐廳品控手冊“失重餐廳”黑科技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87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18日 07:27
    下一篇 2017年10月18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