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啟動游學之旅
1701 期
品類的崛起與消費需求息息相關,而品牌的出現則與品類的趨勢有很大關聯。
◎ 餐飲老板內參 王瑛 發自成都
2017年,火鍋品類總營收占據餐飲總盤的20%以上,是目前唯一一個有大品牌,大市場的品類。
在這個大品類中,一些廣譜的、能夠跨地域橫向復制的細分品類,表現越來越搶眼:
2017年,全國火鍋店鋪40萬家。其中食材類火鍋中,魚火鍋占比最高,為9.6%,店鋪數約38400家。新口味、海鮮類食材細分火鍋品類正在逐漸崛起。
集漁泰式海鮮火鍋就是其中的代表,排隊時長平均在3小時以上,已經成為成都火鍋市場熱度第一的品牌。
可以說,它在川渝腹地成功地挑戰了麻辣口味,在頭部位置里占領了一席之地。
△集漁門店前顧客在排隊等位
其創始人陳偉介紹,兩年前,集漁還不叫泰式火鍋,而叫做‘集漁海鮮鍋物料理’。
從零到第一,集漁快速崛起的秘密,除了趕上了火鍋細分品類發展的契機,重要的是洞察到了消費升級“向上趨優,向下好省”的本質。不僅做了“升級”,還做了適當的“降級”調整。
與川味火鍋相比,泰式火鍋除了口味上的異域特色,食材也有區別,主要食材是海鮮。
但是,哪種類型的海鮮最受消費者歡迎,又擁有最高的性價比?
陳偉說,最開始他們就觀察市場,看到本地或者外地有不錯的熱門產品,就都想拿過來試一下,一兩周試驗后效果不佳就馬上換。
在這個過程中,陳偉發現,并不是所有海鮮都有消費市場。比如在臺灣有一款很火爆的丸類產品,放在成都集漁的門店里,點單量超低。盡管產品很好,口感也不錯,但在消費者認知中,丸子就是加工類產品,所以很少人買賬。
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最后,陳偉將菜品集中在蝦、蟹、鮑魚、貝類這四大類產品上。因為這幾類產品受眾最廣,供應鏈最成熟。
“只要在十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這幾類海鮮的供應都很穩定。不僅保證了市場拓展的需求,也讓身處川渝腹地的人們有了常規吃海鮮的去處。”
“集漁排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陳偉說,在達到當下69.7%復購率的情況下,要清晰知道自己的著力點。
也就是外部流量進入餐廳后,要將其保存下來,并化為己用。因為市場很大,但只有跟自己品牌相關的才有價值。
把顧客留下來(成為回頭客)的關鍵是洞察消費需求,及時去滿足他。
陳偉說,原來他認為調查消費需求只用回訪消費者就行。后來才發現,服務人員的細心觀察和記錄才是最真實有效的。
因為如果主動去問顧客體驗好不好,產品好不好,客人可能會顧忌面子,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但如果消費者在用餐時隨口說出:“哎呀,這個‘青口’口感不好”的信息被服務員捕捉到,那對產品的優化就更有針對性。
還比如甜品中布丁的點單率最高;十桌生蠔有七桌剩下;這都是一種消費需求的選擇和展現。
捕捉到這些消費細節之后,及時作出反饋和調整,消費者才能夠記住你的用心,才會愿意回頭。
比如,今年春節,集漁因為連續排隊出現一星差評,看到此,陳偉就馬上做了關于排隊時長的優惠規則,設置了電話通知的等位環節,多方面改善了顧客體驗。差評也就慢慢消除了。
“現在的消費者都不傻,你的用心和改變大家是能看到的。所以,通過現場找原因,注重體驗的細節和改善,是讓流量留在自己的流量池里,提升消費者‘回頭’的關鍵。”陳偉說。
原來成都的海鮮市場,人均低于300元的餐廳屈指可數。但泰式海鮮火鍋的人均只有120-150元,極大地降低了市場對海鮮的消費預期,這也是陳偉的初衷。
菜單以套餐形式為主,設置了198元的2人套餐、298元的三人套餐、498元的四人套餐。
△集漁的菜單
這種固定的產品供應,能有效減少食材損耗,而且能控制菜品的毛利率。表現在消費端,則不僅幫助消費者提前做好了搭配選擇,還進一步降低了消費客單。
這樣,海鮮火鍋的高性價比優勢就凸顯出來了。不僅在泰式海鮮火鍋品類,在整個火鍋品類里,集漁具備了高于一般品牌的產品、環境、服務體驗,自然會被消費者優先選擇。
其實,陳偉看得很透徹。
消費者選擇一家餐廳,是從品類、產品、環境、服務、價格綜合考量的結果。“就像去一個地方,大家心里都是有一個預期的。如果這其中某一個環節不滿意,對品牌整體的滿意度就會降低。”
“需求這個東西,要跳出來幫助大家做更高層面的設計。”陳偉認為,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如果你能夠想到,并給到他,引領他接受,他是很愿意的。
所以,在突破局限,占領市場的時候,商家要做的是跟消費者說——你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
從集漁就看到了這個本質,消費升級并不意味著大家在所有事情上都愿意花更多的錢,而是“向上趨優,向下好省”。
也就是需求分化之下,消費升級同時存在“升級”和“降級”。“升級”,創出更好的體驗和功能;“降級”,讓你在同等的體驗和功能之下,因為比別人的生產效率高而能提供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價值感。
其實,集漁之所以在短短兩年里迅速崛起,除了占領了泰式海鮮火鍋這個細分品類,做了上述洞察消費需求的舉措,還暗合了當下兩個大的消費趨勢。
一個是消費味型的轉變趨勢,《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顯示,消費者的喜好已經從“重油重辣”向“健康少油”轉變。而在川式火鍋已經成熟飽和的情況下,更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新火鍋是一個新趨勢、新機會。
另一個趨勢是,女性在餐飲消費上的決策權越來越重。《中國餐飲報告2017》中數據顯示:女性消費用戶占60%,高于男性用戶,年購買頻次也高于男性。而泰式火鍋有別于川式火鍋的新體驗,跟女性更追求體驗升級的新需求極為匹配。
集漁泰式火鍋后臺數據顯示:目前消費的人群主力集中在20-35歲,這部分消費者占80%左右,其中,女性消費者占70%左右。而女性用戶中,30%有男女朋友型的被動消費。
這也再一次說明,品類的崛起與消費需求息息相關,而品牌的出現則與品類的趨勢有很大關聯。所以,很多時候,機會總在那些未被發現的細分品類之中,看你能否洞察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了。
《中國餐飲報告2018》主報告+城市報告
給你最新洞察與經營指南
馬上訂閱↓↓↓
識別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尚冉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星巴克被圍毆|高考營銷海報|小火鍋復購70%
雞鴨鵝品類|串串井噴|40條經典廣告語
翻臺率600%|湊湊虧損|牛蛙“百團大戰”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7600280777(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