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消費數據,閉門造車的菜品研發就是一場自嗨。
3月,看理想首屆“室內生活節”上,媒體人梁文道和美食家殳俏共同“吐槽”:餐廳越來越多樣化,但人們的口味卻越來越單一。
去廈門跟汕頭的時候,會看到年輕人都在叫外賣,或是吃麻辣燙、黃燜雞,就像各地古鎮越來越相似,年輕人的口味正在變得單一化。
真的是這樣么?他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口味?
1
搞不懂年輕人喜歡什么口味
▼
把這個問題拋給北京、上海和杭州的3個朋友,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
95后時尚編輯楠楠:周末跟朋友去頤提港、合生匯或藍色港灣這些逛街時,要么直接沖著某個店去吃,不熟悉的就上美團點評搜人氣排行榜找,或選9分以上的餐廳吃。
90后創業者jack:每天忙得團團轉,招待客戶助理來安排,私下女朋友來決定吃啥。每次看到別人吃得不錯的東西,我們也會進店試試。遇上失敗的再也不去了。
80后運營總監老邵:如果去三里屯、芳草地或新天地和K11,會選擇更個性的日料或西餐廳;要不就約著朋友去某道菜很出色的小店,最不喜歡那種一成不變的店。
跟更多年輕人交流后發現,他們很多不知道真正想吃啥,但清楚自己不吃什么——菜品口味要好,食材、呈現有故事等驚喜。網紅店會第一時間打卡,但是否再去看好吃程度。
很多大廚也“抱怨”:get到95后的興趣點太難了。為了迎合他們每個月都推三四個新菜,可很多人再也不來了。
2
怎么做正確的菜品創新?
▼
– ? –
顏色成為“吸睛王”
年輕人時尚嗅覺越來越敏銳,主題色正變成“吸睛利器”。
肯德基推出綠色主題店K-PRO,喜茶推出粉色PINK主題店,樂凱撒也剛推出綠色牛油果主題店,用主題色打造全新的場景感。
生活中我們也注意到,10元一籠的小籠包弄成七彩色,定價翻幾倍依然供不應求;普通甜品披上粉色外衣,吸引無數顧客排長隊,還主動發朋友圈宣傳。
借鑒時裝周的靈感,推出菜品“年度色彩”的概念,用菜品的顏值來吸引年輕人。
– ? –
做正確的創新
道潮流熱賣菜的推出,更大價值在于對菜品顛覆式的創新。
比如清一色毛血旺。兼顧了95后和千禧一代們“重口味”和“小清新”兩種主流需求——視覺效果上采用了特別健康的流行色“草木綠”,味道又是正宗的毛血旺口感,顏值與內涵兼顧,一推出就受到了年輕食客的點贊。
比如珍珠薄荷三杯雞。對傳統三杯雞進行了大膽創新,做成了年輕人更偏愛的麻辣味,又融入了他們喜歡的薄荷,還跨界飲品把奶茶里的珍珠加進來,三種創新疊加,給出煥然一新的視覺跟滋味。
面對新一代消費者的飲食喜好,應“向前一步,突破固我”,創新才能帶來轉機。
– ? –
講好背后的故事
做正確的創新背后,難點在于走進年輕人,搞懂他們的真實需求。
追蹤年青一代喜歡的東西,比如近期火熱的抖音,年輕人喜歡看的綜藝等等,從這上面下功夫,給自己品牌制造點打動人的故事,主動給菜品一些故事,餐廳就能拿出更多的賣點給顧客”。
|小結|
很多中小型餐館活得不好,往往源于缺乏菜品創新能力,拿不到更廣泛的美食消費數據,很多菜品研發變成“閉門搞創新”,很容易忽略真正的消費者需求,研發變成一場自嗨。不是站在自己角度去考慮顧客需要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顧客本身需要的是什么。
文章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
延伸閱讀-商家大閱兵:
休閑創意類|中式餐飲類|火鍋燒烤類
延伸閱讀-會員營銷實戰:
閨蜜鮮森|牛炙烤肉|湘廚飯店|皇牛壹號|南粵乳鴿|潮德阿水|蠔之味2|胖小廚|太康姐弟倆|小麥町2|過鍋癮|Amy越南餐廳|新悅茶餐廳|遇見烤魚4|大牛火鍋|蠔之味1|遇見烤魚3|小麥町|巴人火鍋|春潤四季|花椒遇見辣椒2|恩典榴蓮披薩|小雞部落2|遇見烤魚2|額爾敦傳統涮|海鄰家|潮小棧|銘咖咖啡|花椒遇見辣椒1|小雞部落1|遇見烤魚1|香家火鍋|牛人日誌| 源楊記
延伸閱讀-城市論壇:
天津|廣州|深圳|北京|上海|趙子坤|哈楠|左飛林|許捷|鄭德安|李政羲|顧亮|呂強1|呂強2|金勇|許戰海|趙志強|周建祥|鶴九|遲煥濤|黃成鋒|何鑫
延伸閱讀-百城合伙人:
西安|沈陽|南昌|石家莊|成都|蘇州|杭州|長沙|鄭州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