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餐飲品類打造成網紅?這里有3種方式


    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餐謀長?導讀:新消費時代,品牌化已經成為消費品企業成長的必修課。隨著喜茶、瑞幸等新品牌的崛起,網紅似乎已經成為新消費品牌的必經之路。但同時,還有大量品牌在流行過后又迅速沒落。


    近日,在頭頭是道基金主辦的“一路向陽——頭頭是道文化文化消費高峰論壇”上的演講中,鐘薛高創始人林盛分享了打造流行的三大方法論、流行過后如何沉淀和發展以及當下做好消費品的幾大要素。


    林盛表示,「流行」是當代消費品企業的生存之道,但同時又要小心「流行」,「網紅是一個必經之路,但紅了以后,你要想的是怎么往下走。」



    以下為鐘薛高創始人林盛演講實錄,經野草新消費編輯整理: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的第一個方法論,我們清楚地認知到,在這個時代,網紅是通往品牌的必經之路。五年前還存在一個鄙視鏈,做品牌的都覺得自己是品牌,跟網紅不一樣,很典型的鄙視草根的做法。現在這種爭論越來越少了,很多品牌都在想怎么把產品、內容打造成網紅。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認知是,必須先網紅,再從網紅通往品牌。今天做任何一個消費品,必須要流行,這是生存之道。


    但也一定要小心流行。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新品牌拔地而起,同時也有一大堆的品牌在迅速地沒落。所以要小心流行。


    什么叫小心流行?一定要清楚地認知網紅不是目的。很多品牌把網紅當成目的,這一點是很可怕的。其實大家應該清楚,網紅是一個必經之路,但紅了以后,你要想的是怎么往下走。



    1

    打造流行的三種途徑


    打造一個網紅其實很簡單,我們有三種途徑:


    第一,產品突破。


    你是不是可以做出一個不一樣的產品,不管是外觀不一樣,還是實質不一樣,還是價格不一樣,只要是能顛覆大家傳統認知的產品,就很有可能成為網紅。


    第二,內容突破。


    我們最清楚的像杜蕾斯,今天很少有人來說,杜蕾斯和岡本哪個更好用?這個話題已經辯了十年了,已經辯不出結果了。可是大家都很清楚,杜蕾斯的微博做得很好,也就是說你要在某個陣地上內容做得很好。


    第三,還有更簡單粗暴的方式——外圍造勢。 


    找人排隊,找水軍,找大量的博主、主播,給品牌貼金。我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度討論這個行為,我認為這就是個商業行為,一個品牌需要達到什么目的,在不傷害別人利益的情況下,可以適度的采用各種手段。



    打造一個流行的產品,在這個時代并不難,以上三點做到任何一點,都可能會讓你流行起來。


    舉個例子,今年雙11我們推了一個很變態的產品,66元/片的厄瓜多爾粉鉆,我們在全球只賣一天。真心不是我們矯情,也不是搞饑餓營銷。確確實實是有幾個原因:


    一是產量極其稀少。


    在整個南美和非洲的可可叢林里,大概幾萬棵樹里才能找出一棵能長出粉色可可豆的。歐洲的科學家就花了整整13年時間,才摸索到如何把這種天然粉色的可可提取出來。


    二是供貨不穩定。


    全中國可能只有3噸,我們在雙11之前把3噸拿下來了,但下一次什么時候到貨?不知道。


    拿到手以后我們還很發愁,因為天價的,該怎么去用好它?我們就想到了這樣一個產品,做成一個粉鉆的產品。這個產品里面還加入了日本高知縣的檸檬柚,這種檸檬柚子是完全違背經濟規律的作物,一棵柚子,20年才能長成,而且產量還特別稀少。


    把這些加在一起,成本就已經快30元一片了,然后我們就定了66元/片。雙11我們2萬片,15小時全部售謦。所以不論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關鍵是你的產品要不一樣。這是第一點,產品不一樣。


    第二,推廣的東西是有內容的,這個內容是能夠讓消費者信任,或者是感興趣的。


    第三,外圍造勢,我們當時給頭頭是道、經緯、阿里巴巴、云集、順豐總部都分別寄了一箱,只有一個要求,吃是可以免費吃的,但是麻煩拍拍分享照片還給我,然后我們把這些分享照片分發出去。


    這幾個點做下來,他就賣到了這個樣子。所以方法論很重要,打造流行,剛剛這三點,做到一點都夠了。


    2

    流行的終極目的是讓消費者習慣


    要流行,但關鍵是能流行多久,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做了十多年消費品,看到的數據很簡單,在日本70年代的時候,一個產品生命周期大概是4年,80年代末期的時候已經變成了2年半,90年代末期是1年半,2010年左右是8個月。


    這一點非常可怕,我們的商品也正在經歷這樣的周期。所以我們自己非常警惕,大家可能覺得鐘薛高半年做成這個樣子還過得去,但是其實我們知道,現在只是稍微紅了一下,怎么往下走,一定要警惕。


    所以我們告訴自己:


    第一,大單品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認為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面,中國不太可能再出現像王老吉、某某牛奶,這種單品過百億的東西了,就算有,生命周期也會非常非常短。所以做消費品,希望大家放棄把一個單品滾成大單品的想法,因為已經不符合消費者的行為習慣了。


    基于這個理論,我們在消費上是非常嚴格的。我們總共有8個SKU,但我是不允許某一個SKU賣到超出我認知之外的。


    比如某個SKU賣到超過25%的時候,我就馬上會和銷售部門的人討論,為什么這個產品賣了這么多?我們應該如何控制下來,而不是賣更多?



    這里面有一個我們自己很樸素的道理,我們認為把消費者對你的喜好寄托在某個單品上是極其危險的。


    星巴克讓大家記住的是星巴克本身,而不是星巴克里面的某杯咖啡或者某個甜點。尤其是在大單品時代已經過去,消費者的興趣迭代那么快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讓大家記住你的品牌,而不是你的某個產品?


    第二,我們自己在自省,流行的終極目的是什么? 終極目的是習慣。如果這個流行階段也有你,那個流行階段也有你,消費者就會習慣。


    所以怎么讓消費者習慣?必須要打造新場景,這個場景要具備幾個特征:

    第一,場景的變化速度是要慢于時代的變化速度的。舉個例子,我們鐘薛高針對的群體,其實是家庭群體。我們不像馬路邊賣冰棍的一根一根賣,我們是希望大家拿回家,像儲存雞蛋、牛奶一樣,倉儲式消費。


    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來說,這其實是一個不太習慣的場景。但我們認為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大家在家里會儲備堅果、零食、牛奶,未來有一天就會儲備冰淇淋,因為西方就這么干。


    第二,家庭場景下的用品比日常消費狀態下,零售狀態下的用品,迭代得要慢。 舉個例子,今天在座的女生,你們今天下午出去喝下午茶,只要碰到一家你沒見過的奶茶店,雖然他不是喜茶或者鹿角巷,但只要這家奶茶店不惹你煩,你去消費它的概率是100%。


    但家庭場景下,節奏就變慢了,從洗護用品、床上用品到一卷手紙,再到必備的牛奶等消費品的品牌,變更的速度會比我們在街邊的速度慢很多。這種慢場景在當下的消費時代是極其難得的,請大家務必關注。


    第三,過去很多做食品的企業興高采烈地跟我說:林總,我們這個產品特別好吃。其實我很郁悶,我們是做食品的,做好吃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我們什么時候把食品做得好吃變成了一個目標?這件事情本身就很可怕。


    所以我在想,好吃對我們的產品來說是底線。也就是說,用好的材料、好的配方,做適合中國人、適合小孩子的產品,這是底線。在這個底線之上,你必須要給到消費者更多。


    除了好吃以外,我能給你什么?適合拿在手里面去曬的。比如鐘薛高,全球獨一無二的瓦片式設計。我們還用了全球唯一一個純秸稈的可降解天然棒簽。厄瓜多爾粉鉆的盒子和棒簽是玉米淀粉,完全無害。


    做這些并不是為了給產品加很多噱頭,而是把我們的真心真意,把我們對食材、食物、環境和人的理解放到產品里,第二除了好吃,我們也希望消費者,能不能得到多一點點。


    第四,傳播。


     找幾個最重要的人去影響更多的人,比如說我們可以去借助我們身邊很多人的力量。過去8個月,我們分別與書、電影、明星、網紅,發生了各式各樣的合作。我們想辦法讓厄瓜多爾駐中國總領事館的領事,吃了厄瓜多爾粉鉆這個產品,她很開心,之后的兩個禮拜,在各種場合下都在替這個產品做宣傳。


    其實代價都不是特別特別的大,但是在這里什么是重要的人,怎樣找到重要的人,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第五,精細化的沉淀。 鐘薛高是中國最貴的雪糕,我們看大量消費者的評論,都是在說:除了貴點,啥都好。大家認為我們是貴的,我們就要讓大家覺得值,那你就要把客戶體驗想方設法做好。



    我們有一些小動作,比如說把不好的留在自己手里,這要靠兩個動作:


    第一個動作是必須雙手拿著產品,撕開包裝送到消費者面前。這個環節不是為了禮貌,而是留給自己最后兩三秒看一看,產品是不是有瑕疵,比如說有碎裂、有融化、有變形。不管是實習店員還是店長,不需要任何授權,都可以自己決定,把這個產品扔到垃圾桶還是賣給消費者。



    我們當時內部討論了很久,我也清楚,這樣做是有管理風險的。但損失幾根雪糕和得罪消費者,我們更愿意選哪個?


    第二個動作,任何一個店員,只要你發現這個消費者對他選的雪糕不滿意,這個不滿意有時候是一句話,不好吃,或者是一個表情。只要你發現了,不需要授權,無條件的給消費者免費換另一個口味,直到他到滿意為止。


    從開始到今天,總共給消費者免費替換口味的不超過15單。大多數消費者非常好,我們看他的表情覺得他不是那么愛吃,但當我們要免費給他換另外一個口味的時候,大多數消費者說的是不用了,我下次自己來品嘗。這種感覺很好,你把心掏出來,消費者也把心掏出來。


    3

    如何做好消費品?要么極致,要么迭代


    今天大家對做內容,做流量的速度,要求是很高的,因為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一種危機感和壓迫感。但我想說的是,所有的品牌,尤其是物質層面的品牌,都是需要時間的,給品牌以時間。


    如何做好消費品,這個時代只有兩個方法:


    一是把產品做到極致。有非常強的功能壁壘,比如吃了就可以年輕永駐;


    二是以快打快。我們如何面對這個變化快的時代,有一個辦法就是以快打快,不斷地變內容和產品,走到消費者前面,讓他永遠覺得你是新鮮的。


    所以要么極致,要么迭代,因為只有這兩種,才會讓你成為不可替代的。




    餐謀長精彩案例


    【 點擊關鍵詞查看原創案例 

    云楠俚酸渡-老壇子酸菜魚左遇花茶

    茅草屋-烤小串品牌升級津常聚-牛肉米粉

    匯吃喝小街故事麻辣燙二把手-燒烤

    湘棲小館思美思味鮮果茶丸來玩趣

    椰妹原生態椰子雞楚楚小財魚酸渡品牌升級

    聾奶奶-無聲牛肉米粉街度-草原羊肉串

    小曼谷-泰國菜漁桿渡-黑魚涮鍋昆明近家蒸菜

    津是-凳粉恰圓滴恰扁滴懷湘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餐飲O2O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6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1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1月1日 20: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