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O2O】沒有質量的產品故事都是耍流氓

    點擊“聚食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
    在“互聯網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一批新興的餐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他們以互聯網為營銷和銷售平臺,制造話題和噱頭進行病毒式傳播。一部分成功者,不僅獲得大量粉絲追捧,也獲得不少行內人士跟風效仿,然而在面對所謂的“我為什么要做肉夾饃”、“十萬開店”、“三年開一百家店”、“吃個煎餅思考人生”、“微博營銷的經典案例”,這些一個比一個更勁爆的餐飲故事傳奇,我們不禁疑惑:故事講得好比較重要還是產品本身重要?
    “互聯網思維”的背面
    無論是雕爺牛腩還是黃太吉,這類在互聯網起家的新興餐飲企業,都善于利用互聯網提前為餐廳造勢、不斷制造話題。他們深諳互聯網思維,富有想法,善于制造社會熱點。而在一個又一個的“傳奇”背后,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真的符合嗎?
    首先單單從大眾點評之類的網站留下的食客評論就可見一斑了,比如食客對黃太吉和雕爺牛腩的詬病:“味道真心一般,13塊錢一個也就配得上CBD的房價了” “如果你想吃160塊錢的麻醬涼面(榨菜碟里配3塊拇指大龍蝦肉)就盡情地來挨宰吧!”“本來吃的挺高興,催我們吃甜點催了真不夸張一共12次,1分鐘換一個人來催,我們才吃了40分鐘就轟我們?”
    而除了食物品質不高、服務質量差等詬病之外,某些企業的發展似乎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局面。比如黃太吉初期以產品口感為主,用寶馬博人眼球,但火了之后,卻沒有選擇擴張店面和豐富產品線,而是出書、曝光、堆砌形象。當媒體和公眾已把眼球轉向了西少爺等企業、當關于“黃太吉”泡沫的文章開始在互聯網廣為流傳、而黃太吉在大眾點評等網站上的評價幾乎都在三星左右……我們也不知道這個曾經火極一時備受吹捧的互聯網餐飲企業,是否還能恢復前幾年的無限風光。
    “后營銷時代”應回歸產品
    你只知道西少爺靠著“我為什么要做肉夾饃”打悲情牌博取同情而紅極一時,卻不知道少爺們其實個個都是富二代;而張天一直接從賣米粉進化成給人看相、研究紅軍、討論宗教,淺談傳銷……“慕名而來”真的能轉化成讓人們持續光顧的行為嗎?事實上,還是得回到產品本身。
    互聯網是一條引流的渠道,但不是萬能的鑰匙。很多人希望能一夜成名,發家致富,卻忘記在這之前需要做足夠多的準備。無論是賣煎餅的出了本書,還是賣米粉的搞起了學術,都只是提高知名度或是引流的方式,僅僅只是滿足人們嘗鮮的需求而已。要獲取好的口碑和持續光顧的顧客群體,最終還是得回歸到產品本身。營養美味永遠是第一要素,互聯網思維+好的產品+好的服務才是長期持續的發展之道。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814.html

    (0)
    上一篇 2015年8月6日 09:57
    下一篇 2015年8月6日 18:1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