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發展風起云涌,尤其在餐飲行業發展更為火熱,不少企業都感受到了互聯網的力量,紛紛在餐飲O2O行業開始各自的布局與實踐。近年來,餐飲O2O行業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案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餐飲O2O的玩家們不同模式。
餐飲O2O的玩家們
模式1:餐飲O2O綜合型平臺
典型代表:大眾點評、美團
這一類以大眾點評、美團等為代表。這兩大平臺雖然都不再僅以餐飲概括自己的業務,但最初都從餐飲上發力,大眾點評以餐飲商戶點評切入,美團以團購切入。
相對來說,大眾點評在餐飲行業的布局更為完整,“信息——團購&優惠券—外賣——訂座點餐——CRM會員管理”整套鏈條,在產業上持續縱深布局,從一個純互聯網線上平臺向商戶端靠攏。
美團的業務模式相對集中,在團購方面的優勢明顯。同時美團也開始“T型整合”,上線外賣業務,試圖在餐飲O2O的方向上更加深入。
模式2:創業型互聯網公司
典型代表:排隊網
餐飲O2O領域的創業公司,集中在預定、在線點餐、外賣這些細分市場。在模式上,以排隊網為代表的“重模式”,提供在線預訂、點餐、會員、優惠等服務,為商家提供一站式O2O解決方案,不僅有排隊美食手機APP,給餐飲商家提供展示以及與網友互動的平臺,還提供聚食匯餐飲管理系統,為餐飲商家提供強大的后臺管理。
排隊網最大的優勢是聚食匯餐飲管理系統能夠無縫對接排隊美食,打通線下線下的客戶數據,便于商家營運以及強大的數據支持,對用戶行為進行有效分析,便于分析和總結,從而有針對性的對會員進行精準營銷,進而順利進軍O2O。
盡管排隊網的模式重,但是更穩,不過面對眾多競爭者,排隊網還需在線上用戶方面做突破。
模式3:餐飲O2O輕模式
典型代表:餓了么、淘點點
餓了么和淘點點都是“輕模式”的典型代表。
餓了么的短板之處在于他沒有自主的配送團隊,配送均由商家自配送以及第三方配送團隊來完成。雖然餓了么可以將量做得很大,但是由于都是小型商家,不到20元的客單價,商家需要承受比較重的配送負擔,這類純平臺的中低端外賣O2O平臺,前期做量比較容易,后期挑戰很大。
淘點點是阿里系O2O戰略的核心,希望將餐飲行業做成“淘寶+天貓”的模式。在經歷過前期的“燒錢”搶用戶之后,現階段逐漸下沉到線下。淘點點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憑借著阿里的資源優勢和線上流量優勢或許在短時間內能夠在數據上趕上對手,但事實上淘點點并未走出一條自己的O2O道路,未來的命運仍有待市場檢驗。
模式4:傳統實體餐飲商戶
典型代表:海底撈、俏江南
傳統商家對互聯網的態度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轉變,甚至可以說,餐飲O2O的進程正在由單純的線上驅動轉向線下驅動。
以海底撈、俏江南等為代表的知名餐飲企業都對O2O重金投入,并摸索出了不同的路徑。
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一批善于利用線上工具的新興餐飲企業也嶄露頭角,代表有雕爺牛腩、皇太吉、西少爺等。
三方共贏才是未來
如今,餐飲O2O已經是大勢所趨。但縱觀以上O2O四種模式,各有利弊。對于餐飲O2O來說,真正要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數據資源還是面臨著很大的現實困難的,從這點看來,排隊網的一站式O2O模式在未來具備一定的優勢。
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無法說哪種方法是絕對正確或者錯誤的,但有一點可以被確認的是,誰能真正實現商戶、平臺、用戶的三方共贏,誰就能有真正的未來。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