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工作在酒店行業全面推開。酒店不得以“營改增”為借口哄抬價格。國家旅游局和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嚴格落實“營改增”政策,加強行業自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切實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那么,酒店行業究竟應該如何理解“營改增”,目前各企業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去落實,營改增未來又會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酒店。
看法
稅負降低利好發展
營改增是我國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又一次重大的稅制改革,是結構性減稅的一項重要措施。營業稅的稅制是:“道道征收,全額征稅”。增值稅的稅制則是“環環征收、層層抵扣”。
采訪中,受訪酒店普遍認為,相比之下,增值稅稅制更科學、更合理、更符合國際慣例,會適當降低酒店行業整體稅負,促進酒店等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國家旅游局和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新聞發言人介紹,在營業稅制下,無論飯店經營規模大小,都以其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房費、服務費等),按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
改征增值稅后,飯店業的納稅分為兩類:
一、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飯店,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與原先5%的營業稅稅率相比,其稅收負擔直接下降約40%。
二、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飯店,這部分企業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稅率直觀上提高了1%,但飯店的水、電、燃氣、消耗性日用品以及固定資產、房屋裝修及維護費用、其他外包服務等,皆可按規定抵扣所含的增值稅。在納稅過程中合法取得增值稅發票抵扣之后,飯店的稅收負擔不應該上升。
“從稅制改革角度來講,國家是通過稅收杠桿減少第三產業的稅負,來刺激第三產業的發展,如餐飲業、住宿業等,從而拉動消費。”在遠洲集團CFO王鴻斌看來,營業稅和增值稅最根本的區別就是,營業稅是對營業額的實際發生進行征稅。而增值稅屬于價外稅,是對企業增值的部分進行繳稅。
開元酒店集團財務負責人認為,“營改增”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完善整個增值稅抵扣鏈條,可以降低酒店行業整體稅負,這是對第三產業的扶持,也為服務業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我們不僅不會因營改增而漲價,還會增加更多特色服務提高消費者的體驗。”碧桂園酒店集團副總經理趙必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營改增政策既是一項惠民政策,也是激勵服務業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它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改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北京五洲會議中心財務總監吳大麗分析道:“從酒店業微觀方面講,酒店業一般納稅人6%的增值稅稅率雖然相比以前5%的營業稅稅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可以采取進項稅抵扣等措施,我們測算,稅負會比營改增之前有所降低。營改增很大程度上在給掙扎在盈虧邊緣的酒店企業與餐飲企業實質性減負,對于酒店業發展是好事。”
“有些酒店以此為借口提價是不正確的。如今,酒店的裝修費、工程器材費、辦公用品費、煤氣費、水電費等都可以抵扣,兩者一比較,稅負肯定是降了。”山東旅游飯店協會會長何莊龍說。
截至發稿前,記者發現,洲際酒店集團和萬豪國際集團官網上顯示,旗下中國區酒店已將報價體系改為價稅分離,服務費下調為10%。其中,洲際酒店集團明確表態并發公告稱,不會借營改增漲價。
落實
全面梳理全員培訓
營改增后,酒店應該如何調整,快速適應新稅制?趙必強認為,酒店必須要做到精準核算。對此,碧桂園酒店集團從業務流程、供應商篩選、合同、培訓四個方面開展了相關工作:
首先,把酒店現有業務流程整個梳理了一遍,對不符合抵扣增值稅抵扣鏈條的業務流程進行調整;其次,對現有供應商進行摸底排查,弄清楚供應商納稅人身份,能否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情況;
再次,對所有的銷售合同、采購合同進行梳理;最后,專門給采購員進行營改增培訓。比如,如何識別供應商身份,在供應商報價相同或報價不同的情況下,如何選擇供應商等。
開元酒店集團則將財務管理職能前移,深入業務鏈的始端,并要求酒店人員認真學習營改增相關政策,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取得采購端業務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以抵扣自身稅負。同時,在產品的設計上,從全方位進行考慮,使設計出的產品既受客人喜歡,又能適用于增值稅的各項條款。
這段時間,王鴻斌不斷幫助遠洲酒店集團旗下酒店梳理內部管理架構并進行營改增的相關培訓。在他看來,酒店要想盡快落實營改增政策,可以在酒店財務部設立增值稅稅票管理員這個崗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之后,持證上崗。”
王鴻斌介紹,遠洲酒店集團的營改增培訓分為三個層面:
一、對財務、采購和銷售人員進行培訓。“財務方面主要培訓的是賬目處理以及實操,采購方面的培訓主要是圍繞相關人員如何從上游取得規范的進項稅發票進行。而營銷人員的培訓,主要是讓他們了解能為下游客戶提供什么種類的銷項稅發票。”
二、全員性的,包括酒店其他部門的一些服務人員,要讓他們了解國家的稅制體系。
三、針對酒店總經理以及經營決策層的培訓。
這一部分的培訓不是從專業實操的角度來講,而是從國家層面的角度出發,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以便他們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做決策時,將增值稅等各項因素考慮進去。王鴻斌說。
近期,山東旅游飯店協會組織了關于營改增的培訓,200多人參加培訓。何莊龍表示,酒店行業要規范自己的采購行為,實現集中采購、聯合采購、原產地采購,大批量采購。事實上,到一些加工廠去采購肉類,到蔬菜基地采購蔬菜,既能保證質量,又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國家旅游局和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強調,“營改增”除了稅收計算方式本身的變化,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內外兼修的過程,要求企業的運營和管理進一步規范和提高。
飯店業特別是星級飯店要做好充分準備,認真參與財稅部門開展的納稅培訓和政策輔導,正確理解、嚴格落實“營改增”政策,進一步規范內外部流程,提升綜合競爭力,盡快適應增值稅制度,切實享受到“營改增”紅利。
影響 “倒逼”規范科學管理
營改增在實操層面會對酒店產生哪些影響?碧桂園酒店集團前段時間進行了一個測試,發現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影響:首先,酒店需對前臺系統進行調整,實現價稅分離;其次,采購過程中,酒店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后,酒店成本下降了;再次,稅制改革,對酒店會計處理、發票管理要求更嚴格。
“營改增對酒店業來說,確實是一個內外兼修的過程,對酒店的運營和管理提出了新課題。”吳大麗認為,內部修煉方面,收入和成本會發生變化。要制定增值稅申報和發票管理的流程,進行相關財務、稅務、業務人員的培訓;同時要對企業收入及供應鏈系統進行調整,以適應增值稅的核算和要求。
外部調整方面,需要判斷自身業務上下游企業在營改增中受到的影響,進行產品業務鏈調整;復核供應鏈安排,與供應商和客戶進行充分的溝通。
“營改增在實操過程中也會倒逼酒店明確兩個原則:
一、酒店財務賬目體系要規范清晰
二、酒店采購渠道要正規
這意味著酒店內部要加強進項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對酒店整個進貨渠道進行規范梳理。”王鴻斌說。
開元酒店集團財務負責人舉例介紹,開元推出的酒店客房+景區門票的套餐,如果按營業稅算,全額確認為酒店收入,門票費用則作為成本。
但營改增后,就要對打包產品的收入進行區分,假設一個客房+門票的打包產品總計800元/套,其中客房價值是600元,門票是200元,那么客房費用600元作為酒店的收入,由酒店開具600元的增值稅發票,另外門票費200元作為酒店替景區代收的款項。
這樣一來,酒店把門票給客人,既替景區做了銷售,達到了打包產品聯合銷售的目的,又避免了重復納稅。“今后,酒店如何做好跨行業合作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在“營改增”大勢下,對于PMS廠商應有的作為,石基信息副總裁、杭州西軟公司總經理王敏敏透露,石基與百望戰略合作其旗下全系列PMS都已實現了價稅分離,分離的深度主要取決于系統的底層設計。
另外,未來自助設備的對接、電子發票的使用等等,還有很多可以延伸的內容,當務之急先把稅控系統用起來實現開票。未來要最大程度幫助酒店減少工作量、降低差錯、提高效率。
采訪中,也有酒店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財務人員已經參加了三次培訓,但還有些地方不太明白。例如房產折舊,裝修折舊等可否抵扣,預收款如何抵扣,支付給OTA的傭金如何獲取發票等。“酒店的進項有幾百項,希望相關部門在試點階段通過培訓及輔導,幫助我們理清并解決這些具體問題,盡快適應增值稅制度。”
文章來源:中國旅游報 王瑋 沈仲亮
文章轉載自:酒店內參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