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茶創始人29歲,身價40億: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作者l文七君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轉載請聯系授權(微信ID:zzlloveutoo)

    近日,最新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出現了一個29歲的年輕身影——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是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聶云宸2012年在廣東江門創立喜茶時,喜茶只是一家街邊小店,聶云宸只是一個專科畢業的普通小伙。
    8年后,喜茶全球擁有500多家門店,估值超過160億元,聶云宸的身價也已漲至40.92億元。
    前有臺灣絲襪奶茶占領市場多年,后有奈雪茶顏悅色等一路追趕,在競爭激烈的奶茶業沖出一番天地,聶云宸有自己的一套“喜茶之道”。
    這幾天,我一直在看聶云宸的各種公開報道,注意到一個細節。
    他說:我只做最大的事和最小的事。最大的事情是品牌相關的事情,最小的事情則是細節。
    我對他說的這句話頗有感觸。
    從他的創業經歷來看,最小的事做好了,最大的事,其實就水到渠成了。
    這不僅僅是一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思考,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餐飲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從專科畢業到身價40億,29歲的他到底憑什么?
    2012年5月,聶云宸創立喜茶。
    他專科畢業,沒有任何行業經驗。那時,他甚至連奶茶如何調制都不知道,光了解奶茶結構就花了很長時間。論資質,他都不能算是平平,甚至可以說是矮人一頭。
    但是,英雄不問出處。只要功夫深,起點低也可以有高成就。
    創業前期,聶云宸用了半年的時間,獨自沉浸在茶的世界里,精心研究奶茶。
    他用心研究與開店有關的所有事情,一切都從零開始。他甚至會認真研究一個城市的歷史、地理、文化,把這些融入到對店面設計的理解里。
    前期開店時,包括設計Logo,構思店面的裝修風格,都是他自己在電腦上做出來的。
    宣傳物料出街前,他還會親自把關,連一個錯別字,甚至是一個像素的移動都不放過。
    門店消防栓上的幾個字,顧客根本不會注意到,他也要求所有門店統一好字體。
    他還不厭其煩地調整配方,有時候一天要調六次。在配料上他非常嚴格,嚴格到多放了一克鹽都能嘗出來。
    喜茶創始人29歲,身價40億: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喜茶的二號員工小何,曾為一件非常小的事,被聶云宸當場罵哭過。
    當時聶云宸在店里研發新品,小何在煮茶。有一個步驟是要求先加鹽再加奶,結果小何記混了,先加了奶,被聶云宸罵到隔壁店的人都跑來圍觀。
    小何很委屈:最后不都是混在一起嗎,先加哪個有什么區別?
    但是在聶云宸眼里,口感卻是大不同。
    他的辦公桌下,永遠擺放著一堆來不及扔的半空杯子,那些都是喜茶正在研發的新品,聶云宸每個都要試喝個遍。
    喜茶創始人29歲,身價40億: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在喜茶之前,我們還處在奶茶最原始的時代。一斤奶茶粉泡一大桶,再配上成本只有幾毛錢的珍珠。那時候,在大家的心目中,奶茶是遠遠低于咖啡的街邊低配。
    但是聶云宸帶著喜茶闖了進來,顛覆了大眾對奶茶的看法。
    喜茶成了第一個叫板植脂末、并且成功了的奶茶品牌。
    口碑起來后,喜茶從廣東江門走向全國各地,走哪兒火哪兒。2017年喜茶在北京三里屯新開業時,顧客在現場要排3個小時,才能喝上一杯。
    2018年,喜茶在廣州的一家店,一天可以賣5000杯喜茶。這個數字在行業里絕對是第一名,沒有人可以做到,星巴克也做不到。
    喜茶一時間成為全國白領的新寵。試問買了喜茶的都市青年,有幾個沒在社交網絡上曬過?
    愿意花時間去等,敢在朋友圈曬,就是顧客對品牌最大的肯定。
    喜茶創始人29歲,身價40億: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把喜茶從江門小店做到行業翹楚,聶云宸做成了“打造品牌”這件大事。
    品牌成功的背后,其實靠的就是創業前期那一點一滴的死磕,專注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我們相信打造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做的事情很細碎。我們花了七年的時間,也就是到現在我們才敢去說品牌。”
    細節決定成敗。這塊兒比別人好一點,那塊兒比別人好一點,那些細微的差別疊加到一起,他做出的產品才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殺出出路。
    不管是創業,還是做一個普通人,道理都是一樣的。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

    喜茶創始人29歲,身價40億: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誰跟我談戰略,我就開除誰”
    馬云曾在公開場合上多次提過:進入公司前三年,不要講戰略、定位、思考、改革……先做個好員工,踏踏實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他說:誰跟我談戰略,我就開除誰。
    華為也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有個北大畢業的新員工,剛入職就非常認真地給任正非寫了一封“萬言書”,談自己對華為經營戰略的看法和建議。
    任正非批復: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為啥大佬們如此無情?
    因為他們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眼高手低的階段。
    每個在暑假做過兼職的大學生,都恍惚以為自己有了銷售經驗。每個學生會的優秀干部,都以為自己洞悉了管理之道。每個雅思拿了高分的留學生,都以為自己能和當地人談笑風生。
    但真正的現實是什么?
    現實是,你一定會被分派很多你不愿意做的瑣碎小事,你一定會感到自己不受重視,你一定會遇到很多郁悶委屈、懷才不遇的時刻。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蘑菇定律”
    蘑菇的孢子必須落在泥土里,吸收淤泥與潮濕,才能成長。長在陰暗的角落里,長期沒有陽光,沒有肥料,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時,才開始被人關注。
    每個人,其實都需要經歷一段蘑菇期。
    能不能成長,就取決于我們有沒有做好每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像蘑菇孢子一樣潛滋暗長。
    沒有人能一夜之間變強。每一個強者背后,都堆積著蘑菇孢子一般不曾被矚目的努力。
    所有的成就,都是靠一朝一夕做小事做出來的。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過都是百煉成鋼。

    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
    卻手無縛雞之力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后面還有一句話:一個連士兵都當不好的人,很難當一個好將軍。
    作家劉索拉說: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有了那種當兵就要當拿破侖的意識。
    看多了成功人士的光輝成就,越來越多的人只想仰望星空,忘了要腳踏實地。
    殊不知,仰望星空的能耐,其實都來源于腳踏實地做成的點滴小事。
    做好一件件小事,才能培養出做大事的能力,才能贏得做大事的機遇。
    一個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很難做好大事。
    說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大事?
    馬云說:其實真正的大事,就是無數次平凡、重復、單調、枯燥地做同一件事,把小事做成大事。
    積跬步,方能至千里。
    很多時候,平庸或者優秀,都潛藏于我們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小小行動里。
    當你踏踏實實做好眼前的小事時,你的才華才配得上野心,能力才撐得起欲望,大機會才會不請自來。
    最怕的是,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本文來源:公眾號@粥左羅的好奇心。粥左羅,90后,畢業5年持續進化,從服務員到創業者,《學會寫作》作者,學員超過10萬人的寫作課講師,8000人成長社群發起人,堅信成長即財富,堅信優質內容能給你向上生長的力量,文章不多,但每一篇都值得你看。)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
    賣4.8元/兩的現炒菜,120平日入4萬,“快+正”餐成全新模式?
    一批餐廳辟出10平做檔口,日增收萬元,“店中店”風口再起?
    30平“小超市”紛紛賣“現煮面”,6元/碗,快餐店將迎10萬勁敵?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37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1日 18:01
    下一篇 2020年9月21日 20:2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