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品牌超速發展的三大核心密碼

    點擊藍字關注, 查看更多精彩原創文章

    關注門頭戰略余奕宏ID:xingzheyh

    這是門頭戰略余奕宏的第335篇原創文章

    1

    九毛九作為中餐業翹楚、華南中餐扛把子2020年1月15日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獲得了比海底撈更高的估值,即便上市即遭遇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閉店月余,甚至主動關停22家九毛九門店,2020年6月30日公布半年報,虧損1.2億,可謂是連續暴擊,股價卻比上市時翻倍。
    2020年動態市盈率高達160倍,這可不是在國內爆炒小盤股的證券市場,而是以成熟機構為核心的港股市場,九毛九集團股價憑什么那么硬核?
    根本上資本市場還是看好九毛九集團的“太二”品牌的擴張能力和盈利能力,把太二比作九毛九集團的“海底撈”。
    太二是九毛九集團在2015年推出的“酸菜魚”休閑特色餐飲品牌,也是近五年來國內餐飲業現象級的品牌,以一句“酸菜比魚好吃”的戰斗口號橫掃市場,“吃魚拯救世界”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吃魚”拯救了九毛九。
    九毛九集團曾經多次率隊參加我們未來食線下課程,私下里我們彼此也有多次深入交流,太二短短五年的成績,超過了九毛九過去十五年的努力,并還將持續地高速增長,這才是九毛九股價如此堅挺的原因。
    那么同樣的決策層、同樣的管理團隊、同樣的區域、同樣的資源,太二作為九毛九集團內部孵化的品牌,憑什么比九毛九品牌有更高、更快的增長性?
    奕宏一直堅持:1.選品如選命,品類天生不平等;2.選擇大于努力;3.選品能力證明了創始人團隊的戰略能力。
    九毛九創始人九哥認為:1、要好吃;2、產品不能多,多了就做不好;3、標準化程度要高。
    在我的門頭戰略線下課程里有一個“7維度評估品類”的方法論,第一條就是“標準化及供應鏈能力”。
    在過去幾年近距離接觸了1000多個不同的餐飲品牌案例后,我們未來食總結了自己的“如何選擇和打造鋒利的單店模型”理論。

    2

    今天奕宏就從賽道(品類選擇)、品牌差異化、單店盈利模型上來對比,為什么“太二”完勝“九毛九”?成為餐飲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寵兒。
    一、賽道(品類選擇)
    九毛九是一個歷史的產物,創始人管毅宏,人稱九哥,一位山西人在海南創立了九毛九。
    早期主打山西手工面和西北菜,一度都以山西手工面為招牌,但實際是一家中餐廳。直到2019年,九毛九全面換了門頭,改為“九毛九西北菜”。北有西貝,南有九毛九,這兩位西北菜雙雄,硬生生讓西北菜成為第九大菜系,深受顧客青睞。
    山西面其實是一個大賽道,可謂中國面食看山西,但是九毛九因為是在華南開創事業,華南人吃面食總歸不如北方高頻,因此教育市場的成本過高,不得不加入更符合大家口味的一些中餐,從而讓九毛九最終選擇了“西北菜”的賽道。
    應該說九毛九在過去20年時間里,一直在找尋自己到底是誰?這種品類游離的狀態正是過去二、三十年很多餐飲品牌面臨的問題。西貝也同樣花了五年時間,數億投資在找尋我是誰,雖然他還是以莜面村為主打,但本質上就是西北菜。
    附注:近幾年,定位理論在餐飲業那么火,其背后首先就是解決餐飲品牌選擇賽道的根本問題,找不準賽道,不知道自己是誰,一方面消費者認知模糊,另一方面也不能明確自己的競爭,企業內部也找不到方向。但是定位不是餐飲解決競爭和發展的萬能藥,過度夸大定位的作用,導致很多企業死于定位。
    再來看看新秀“太二”的賽道選擇。
    太二誕生在九毛九集團有兩個內因:
    1、酸菜魚之前是“九毛九”餐廳的一道招牌菜(西北菜餐廳里賣酸菜魚,可見酸菜魚有多受歡迎)
    2、九毛九受盡了“品類”認知混亂的苦,九哥這一次一定要找一個更主流的品類;

    酸菜魚是川渝菜系里的主打招牌,在全國都有很好的市場基礎。奕宏家鄉南京在20多年前就風靡酸菜魚,經久不衰。酸菜魚一菜成席,更像是火鍋,標準化程度極高,而上游的供應鏈非常成熟。

    九哥選擇酸菜魚賽道理由是:第一,食材健康,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第二,重口味,有記憶度,對年輕人胃口;第三,供應穩定、操作簡單,容易實現標準化。

    從賽道上,第一局太二完勝!

    二、品牌差異化

    九毛九品牌也算是一個頗具差異化餐廳,但是在中式休閑餐飲里,差異化不明顯。客戶群可謂老少皆宜,價格帶不高不低,就像一位鄰家大哥哥,人很好,但缺乏個性。

    從盈利能力上能夠看出品牌有獲客能力,但遠遠沒有到同價格帶、同場景、同客群的消費者首選品牌。
    另外,從非華南地區的門店表現來看,更是缺乏品牌影響力。
    再看太二老壇子酸菜魚,幾乎可以說是酸菜魚里的頭牌。
    極致單品、極具傳播效應的品牌,“酸菜比魚好吃”“吃魚拯救世界”“太二”的品牌名和人物風格,木刻版畫風格的店鋪,無一不彰顯出獨特的品牌價值主張。
    拒絕四人以上客人、不接受外賣、吃魚不看手機,不要說是酸菜魚里刮起“太二”風,就是整個中餐業,也是獨一無二般地存在。
    看一個品牌有沒有獲客能力,除了看門店的翻臺,更重要看有沒有跟風模仿。全國各地都有太二的模仿者,有些居然也活得很滋潤。有盜版的品牌才是好品牌。
    從品牌差異化上,第二局太二又完勝。

    3

    三、鋒利的單店盈利模型

    鋒利的單店盈利模型是線下餐飲業非常重要的“1”,沒有這個“1”,或者這個“1”不鋒利,根本就沒有殺傷力,也不具備高速復制擴張的能力。

    連鎖經營的本質是復制單店的“投資回報率”,沒有鋒利的單店模型,單靠團隊的運營能力,可謂是事倍功半。
    九毛九在過去二十年,從內在來說就是沒有找到自己鋒利的盈利模型。(或者說他原本的模型已經不能適應高成本競爭的當下環境)
    品類賽道、品牌差異化、鋒利的單店盈利模型,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沒有鋒利的單店盈利模型,突出表現為產品結構復雜、甚至混亂,往往要依靠性價比來獲取顧客,正餐賣了快餐的價錢,然而這種性價比并非消費者可感知的性價比,最終就變成品牌方沒有賺到錢,客戶端又沒覺得占了便宜。
    鋒利的單店盈利模型,往往是架構在清晰的品類賽道上,九毛九多年的品類漂移,是很難真正界定自己的客群、場景和產品解決方案,相信這次九毛九回歸西北菜賽道,會持續迭代和優化出更好的產品結構,更好的盈利模型。(這也是他關閉非華南地區22家門店的要義,很顯然資本市場也接受了他的調整。)
    再看“太二”老壇子酸菜魚,極致單品、一菜成席、精準的客群和清晰的消費場景,正餐快餐化(高翻臺)、正餐休閑化(多消費場景)、便餐賣了正餐的價錢(高盈利能力)。
    不用說,第三局“單店盈利模型”,太二又完勝。
    當然很多人都會對極致單品存疑:易于模仿、護城河在哪?消費者口味多變,會不會酸菜魚過幾年不火了。
    我認為這兩點存疑都是偽問題。餐飲企業的護城河肯定不是簡單的裝修、菜品的模仿,而是整個體系。而消費者口味多變,更是無稽之談。過去消費者之所以拋棄某一個品類,往往是品類的主導方缺乏精進迭代、甚至一窩蜂放加盟,導致品類風尚化、爛大街所致。
    只要是過去幾十年、幾百年大家都吃的品類,未來幾十年、幾百年都還會存在。
    太二未來的危機來源于:
    1、為了滿足資本市場需求,超出自身能力的快速擴張,從而導致過早釋放品牌勢能、運營跟不上造成的品質(產品和服務)下降;
    2、自我迭代和進化能力,作為酸菜魚龍頭,如何引領酸菜魚走向更主流;
    在相同的運營管理能力、相同的組織和激勵機制下,決定一個品牌是否能實現高速擴張,取決于這三大核心要素:
    1、品類賽道決定擴張天花板;
    2、差異化決定品牌擴散能力;
    3、模型決定品牌擴張速率。
    這三大要素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縱觀全球的餐飲連鎖品牌,均因為找到這三個關鍵要素,這是品牌的內核。更是品牌的頂層設計,當然在發展過程中,取決定性的還是企業的組織能力。
    近幾年餐飲業刮起“定位”風,超級符號風,好像找到一個定位,一個神奇的戰斗口號、一個牛逼的超級符號,就能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我們在近距離研究和陪伴過千的品牌,最終發現能夠真正跑出來的品牌,其實絕不是單一要素的成功,而是在這三大要素中沒有短板。
    一個品牌是否有穩健的擴張能力,是否有很強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最強的競爭力,決定了品牌的市場價值和資本價值。
    太二5年抵得上九毛九的25年,背后的邏輯不在于太二是什么網紅餐廳,而是他在這三個要素里沒有短板。
    你的品牌在這三個核心要素里有短板嗎?歡迎留言交流互動。

    歡迎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視頻號:余奕宏門頭戰略,每天晚上8:50更新餐飲戰略相關內容。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86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2日 20:40
    下一篇 2020年7月22日 20: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