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門頭戰略余奕宏,ID:xingzheyh
這是門頭戰略余奕宏的第330篇原創文章
1
有一個90后,家境一般,學歷不高,出生在東北的四線城市佳木斯,那是一個年輕人口不斷流失的城市。
這個90后年輕人外出打工幾年也沒賺到啥錢,幾年前回老家和老媽一合計開了一個燒烤店,一開始憑借真心待人,真材實料還活得不錯,緊接著就遇到一堆各行各業的土老板殺進餐飲圈,財大氣粗上來就整幾百平方、豪華場景、打折優惠、廣告宣傳,一頓操作猛如虎。他一個小店哪能經得住這種野蠻競爭,漸漸敗下陣來。
好不容易透過外出拜師學習,摸到了差異化競爭的門道,透過區隔人群、精準定位、爆品塑造、產品結構梳理,大幅提升了門店利潤,成為當地烤肉品類第一品牌,還被本地媒體屢屢報道。
原本他打算2020年大干一場,找了一個新鋪子,結果剛開業就遇到了罕見的新冠疫情,而東北哈爾濱居然硬是數次把這個城市搞成重點防控城市,生意自然是斷崖式下跌,你說他是不是點太背了。
我跟他開玩笑說你投胎技術不行,佳木斯是典型的“市場人少競爭多,顧客價低要求高”的城市,我要送給你一個大大的“慘”字!他也只是嘿嘿一笑。
這是一個真實的創業者故事,這樣的故事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每天發生。
是的,真相是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很多時候,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出身家庭,甚至包括出身地域。
如果一個人出身于北上廣深,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強二線的省會城市,無論是受教育機會,商業機會都相對于其他城市(更別說農村)要多得多。這不是地域歧視,而是中國的城鄉二元化和城市化進程、國家政策決定的。
除此之外,還有時機。遠的不說,60、70后要比80、90后享受到更多改革開放,經濟轉型的紅利。
一個人,一個家庭,買房先后,買房城市級別,買房大小、多少都決定了一個普通家庭是否能追得上通貨膨脹,能不能實現家庭階層的躍遷。
而如果你是在2018-2019年選擇進入餐飲行業,懷著百倍信心,結果卻在2020年春天遭遇新冠疫情的慘重打擊,偏偏你又是在湖北、或者北京從事餐飲,你一定會感嘆命運的不公。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老祖宗說:天時地利人和。很多時候,我們普通人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全無。
2
那作為每一個命運的個體,我們把失敗歸結于“命運不公,時機不好”有用嗎?
很顯然,這個90后創業者是中國無數基層創業者的縮影,無權、無勢、無錢、無背景的四無的正宗草根創業者,一心渴望透過自己的奮斗很努力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老天爺往往就是如此不公平,一次又一次地考驗他,摔打他,折磨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這次新冠疫情,對普通的創業者,中小微企業帶來的毀滅性打擊。
別看大企業看上去損失動輒數億,可是他們畢竟有家底,又有銀行以及各種風險資本助力,疫情過后,消費者也更傾向于選擇他們,事實上,每一次經濟寒冬,就是幫助他們無情地清理市場。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強者恒強才是自然法則,也是市場競爭法則。
每一個大佬都會跟你分享長期主義,但是你可能內心千萬頭草泥馬奔騰,因為你都不知道是不是能過得去下一個月。但他們的確是靠長期主義穿越了周期,他們也曾經是你。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命運不濟,上天不公。其實你可能不知道,今天國內餐飲業的大佬們曾經大多數也曾是慘遭打擊,數次瀕臨破產。
西貝的賈總,兩次做海鮮大酒樓,兩次賠個底朝天;喜家德的高總,做喜家德前在餐飲業摸爬滾打十多年,2002年立定方向做水餃,進軍哈爾濱、也是屢屢受挫,虧損長達五年,講起來全是淚。
就連今天神一般的海底撈張大哥,在火鍋創業前也是數次受騙。
其實,過去數十年,發生在他們三位頂尖優秀的創始人身上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在這個行業里無數次上演,我們之所以今天還能聽到他們的名字,把他們當成榜樣,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扛過來了,他們選擇了與命運抗爭,選擇了不屈服,選擇了自立自強。
他們也曾是“90”后的草根餐飲創業者,他們也曾年輕過,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被他們扛過來了,所以我們記住了他們。
而那些無數的不知名“老張、老李、王大哥、趙大哥”因為抱怨、因為恐懼、因為種種成為了先烈。
3
三十年前的餐飲業,競爭雖然沒有今天這么激烈,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理念、消費能力也大不如今天,更何況不要說三十年前的餐飲人,就是十年前的創業者也沒有今天這么豐富的信息、這么方便的社群鏈接,這么多的第三方培訓機構和服務機構。
同樣30年,有人把小飯館、串串店、餃子鋪、羊雜湯棚這些不起眼的小買賣,干成了今天的大連鎖、大品牌;也有土豪把大酒樓、大飯店干成了負債累累、虧損連連。所以決定這一切的與創始人最初的資源、資本、人脈、權勢無關,而是與創始人的魄力、性格、價值觀、為人處事有關。
餐飲業是一個極其有魅力的行業,無論古今中外,成就大品牌的往往并不是天賦異稟、資源豐富者,你去看看海外的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吉野家,老字號的全聚德、狗不理、五芳齋,無一不是草根起家。唯有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在創業前算是金領階層,但是他出身依然是一個貧苦家庭。
這是一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行業,卻又是有著無限想象力和無限迭代空間的行業。
傳統是無論進化到什么時代,他解決的還是人們一日數餐的問題;而無限的想象力和無限迭代空間來自于科學技術的進步,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力、消費需求。
這是一個充分競爭行業,沒有任何準入壁壘,所有人都可以進入,無需牌照,無需資質,不限時間,不限空間。在目前的中國,從投資10萬做一個外賣店到投資過億開一個奢華飯店都可以。
這是一個全憑創始人的聰明才智、心胸氣魄、膽識膽量、學習和改變的能力而決定你的成就大小。
最重要的是這個行業在中國有著數萬億的體量,中國又幅員遼闊,城市級差大,行業到今天依然處于散小亂差階段,也就意味著依然存在著大量誕生優秀品牌的機會。
無論這次新冠疫情多久過去,只要恢復正常生活,餐飲就是第一個復蘇的行業,畢竟民以食為天。
所以,從今天起無論你在什么階段,無論你遭遇什么樣的困境,只要你看懂未來,看透行業,看清自己,只要你有一股打不死的小強的信念,這次疫情所遭遇的挫敗對你來說就是將來上臺分享時的“牛逼經歷”,“長期主義”,而如果你焦慮、恐懼、退縮、放棄,更糟糕的是你把這一次的失敗、挫折歸罪于疫情、歸結于外部原因,而沒有反思、復盤、檢討,找出自身不足,其實哪怕你換一個行業創業,或者去找另一份工作,都很難再重新站起。
成功不是成功之母,失敗也不是,檢討才是。
所謂成敗,取決于心。
4
我見過天資聰穎、資源稟賦一流的餐飲創業者,折戟沉沙,一蹶不振。
也見過無數草根青年屢敗屢戰,終于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經歷大量的案例觀察后,奕宏要給到所有的餐飲創業者一個信心。
那就是餐飲業依然是草根創業、社會普通人創業成功幾率最高的行業。
一是因為這個行業沒有科班出身,中國就沒有正規的餐飲商學院,所有的人都是摸爬滾打,從一個又一個坑里爬出來;
二是這個行業并不是大公司出來的人創業成功幾率就高,我看過一堆從麥當勞、肯德基出來的人,做的項目慘不忍睹;
三是高學歷、高顏值、高收入的三高人群大概率不會選擇餐飲創業、少數參與也很難吃得了這個苦。
這個行業要想做大,其實需要的三個重要能力:1.懂人性,通人情冷暖;2.肯學習,不斷學習精進;3.有耐性(命硬)。(海底撈張大哥找接班人第一個條件就是“精通人性”)
恰恰草根創業者,嘗盡人情冷暖,更懂社會普通階層的不易,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員工,多了一份同理心;而他們又由于沒有背景、缺乏資源,時刻充滿著危機感,才能如饑似渴的學習。
當然,我這里指的草根不是“低學歷”,尤其是當下的餐飲創業,創始人沒有基礎的文化教育,學很多東西都會吃力。我說的草根創業者是指社會上90%的普羅大眾,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疫情以來,每天都可以在媒體上、朋友圈看到那些令人遺憾的消息,哪些品牌又閉店了,哪些品牌又退出中國了,哪些老板又跑路了。四月復業以來,餐飲的形勢并沒有快速恢復,全球的疫情依然持續增長,輸入性病例時刻牽動著人心,鐘南山、張文宏等專家都紛紛表示這次疫情是一場持久戰,各種經濟學家也預測我們可能遭遇比1930年經濟危機更為嚴重的挑戰。
盡管國家政府給了中小微企業以各種政策支持,但我們深知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想度過這場疫情,唯有靠我們自己。
這個時間,是最好的審視自己,檢討自己,認識自己。
也是重新讓我們認識和了解消費者、與市場競爭。
風調雨順、高歌猛進時,我們往往把紅利當成自己的努力,只有遭遇困境時,我們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實力。
5
回來說說那個佳木斯90后創業者的最近經歷吧。
半個月前,當他憑借服務自己的老顧客,憑借親自上門外賣服務,贏得市場,業績持續快速恢復,甚至超出去年同期,無比的興奮跟大家分享他的好消息:他的品牌成為了佳木斯當地餐飲門店最先恢復,同比業績增長的第一名。
然而,沒過多久,哈爾濱因為出現了聚集性疫情病例,整個城市又進入緊急預警狀態,消費者消費信心再次遭遇打擊。緊接著,東北又遭遇數十年不遇的狂風暴雪,大雪把車都給埋了,把路給堵了,自然出門吃飯的人又少了,送貨上門又難了。四月下旬居然下暴雪,你說這找誰說理。
我在朋友圈看到哈爾濱餐飲自媒體報道整個道外的餐飲一條街經營現狀,不容樂觀,就更別提四線城市佳木斯了。可是你在這個90后創業者身上看不到焦慮、抱怨、他在這個嚴峻的挑戰下,一邊開店,一邊學習,滿腦子想的是疫情恢復后,我的門店品牌如何占據本地寶媽和中產家庭吃烤肉的第一備選名單,如何熬死更多的競爭對手。
當別人紛紛停下之時,他居然又開始動自家門頭的主意,再次全面升級門頭,把自己一家三口吃烤肉的照片,大大地掛在門頭上。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識別,并迅速產生信任感和親近感。圖片我就不放了,總有人喜歡抄襲。
對了,這個90后名叫劉楠,他的店名叫“春麗家炭烤鮮牛肉”!他跟我講新近換的這個門頭,業績立刻增長30%!
事情發生的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我相信,比這位90后創業者條件好的人多的是,比他遭遇的挫折小得多;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無數草根創業者的命不好,但不認命。
如何度過這場危機,我想看到這里你已經找到答案:當然不是命硬,而是一定要成為目標顧客心智中的首選!
一個門店投資下去動輒數十萬、數百萬,然而,我看到市面上90%的門頭不合格;也就是意味著數百萬、數十萬投資打了水漂。
有人看了我的《門頭戰略》,或者聽了我的在線課程;覺得直擊痛點,但是鑒于自己還是陷入內部思維;到自己做時還是找不到重點;于是就來咨詢我,讓我診斷一下。
如果你相信我能夠幫助到你,趕快掃碼加海悅老師微信,信息的提前獲取,就是自我改變的速度。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你的一次拖延或許就導致失敗,而你的一次正確選擇可能就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