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者奕宏
微信ID:shikonghui,創造新銳品牌,創新商業模式。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或搜索xingzheyh關注。
這是我們失控會會員【R&B世界茶飲】創始人譚智文先生最新美國行的系列游記之三,作為一個有著多年飲品市場經驗的創業者,譚智文先生以他專業的視角,來體驗美國的食、主、行文化。
文章共分四篇連載,讓這位臺灣奶茶王子帶你領略鮮活的美國文化。(搜索并關注公眾號:xingzheyh,即可看到系列文章。)
》品牌速遞:
Blue bottles coffee(藍瓶子咖啡,號稱精品手沖咖啡,目前估值很高在硅谷非常的紅),被稱為咖啡界的Apple,最有可能顛覆星巴克的咖啡連鎖品牌。
Blue bottles coffee 把每杯咖啡都當成作品而非產品,注重拉花,出杯前一定把杯緣擦干凈。咖啡比星巴克苦及澀,但更多忠實粉絲,還有個性化手沖咖啡。
工作人員在泡咖啡的過程非常的歡樂,我在面前拍照不會像之前去的奶茶店表現的不友善,真正做到了深挖顧客需求,以體驗感實現雙贏,即使排著漫漫長隊,很難找個座位喝咖啡,也一樣讓白領上班族趨之若鶩!
什么樣的工作環境給顧客及伙伴帶來什么樣的體驗及價值,歡樂帶來快樂及熱鬧,沉默帶來冷清及無聊,相對于下面沒有表情的tpumps奶茶店,要不是我帶著目的性去,我可能會轉身就走。
早上8:30,里面很多人,隔壁星巴克的生意反而一般!喝著咖啡氛圍非常的好,還有許多SOHO族一人一臺蘋果筆記本,咖啡雖比星巴克略貴,但環境的體驗感讓顧客愿意買單。
買完咖啡后的自助吧臺,自己選擇加牛奶加糖,自己動手自己打包,客制化的體驗是咖啡店必備,也是我們精品茶飲店未來發展必需要學習的。
》眾創空間:
里面有很大的創業空間,這間店是在Google及Apple總部所在的區域,里面有非常多的硅谷精英會花一個小時3元美金租座位區或更高價格的討論空間當成辦公室。
這些人就是他們的鐵桿粉絲,除了幫助宣傳也在這空間創造出更多連接的火花,共創空間就是創新的服務體驗,實現品牌自身與消費者建立溝通,也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咖啡豆:
咖啡豆及器具銷售,咖啡在美國就像水一樣消費量非常大,自己動手泡咖啡也是美國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很多顧客會在這買咖啡豆帶回家,他們把這塊區域放在出入口處,讓顧客印象深刻加強購買欲望。
另一間在舊金山市中心巷子里15平米的車庫型小店,我覺得這間店主要是用來賣咖啡豆,賣咖啡只是順便,咖啡+蛋糕做成很好的下午茶的場景。
用ipad確認你客制化點單需求,科技更加強你的體驗感,裝修很簡單,后面堆滿了咖啡豆,之前看報導說一天能賣1噸咖啡豆,抵過一間大超市一天多種品牌咖啡豆的銷量,并且他的咖啡豆還不便宜!
展現出品的顏值,把杯緣擦干凈這動作是一致的,強調每一杯都是作品,這也許就是他們的品牌承諾!
所有的價值模式必需要建立在人跟人的互動、體驗及溝通上,煎漢堡、泡咖啡都是一種SHOW,如果你只是為了省人工,用機器來去做,那他將會變成很生冷沒有溫度。
》延伸閱讀:
http://t.cn/R4McGFm(有靈魂的 Blue Bottle 咖啡是如何搶盡星巴克的風采的?)
http://t.cn/8skQkge (特色咖啡店:再談藍瓶咖啡館–Blue Bottle Coffee)
http://t.cn/R4Mck2f (Blue Bottle Coffee僅19家店緣何能獲7000萬美元融資)
》附starbucks探店報告:
舊金山市中心聯合廣場旁的星巴克,我查了一下附近大約500米之內有8間,由此看來飲品咖啡市場真大,這里房租應該很貴,附近都是百貨公司及名牌服裝店,我們進去時間是下午4:00,里面坐滿了人。
飲品菜單:不包含色拉、面包,飲品我算了一下大約50項,茶拿鐵(茶+鮮奶泡)放在第一項,看樣子鮮奶茶在美國的市場是非常有前景的。
精品咖啡:不同產地的咖啡豆現磨現沖現泡,如同我們手泡原葉茶一般,最后一欄的價格是賣一包咖啡豆的價格,美國咖啡豆的銷售重視程度非常高,周邊產品滿足顧客的更多需求。
咖啡現泡機:把豆子現磨好后放入上面槽內,上面熱水現沖現泡,大約3分鐘左右泡好一杯很苦的美式咖啡,Bluebottles用人工慢慢沖,星巴克用機器泡反而缺少了一點精品咖啡的感覺。
在星巴克我就出現選擇性的障礙,50多種產品看花了眼,想了5分鐘選了一杯藍山咖啡,誰知竟然是一杯美式藍山咖啡,超苦超燙,可是我兩次在Blue bottle都輕而易舉點到我想要的產品。
所以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其實少就是多,不用去怕顧客因為選擇性少而不來。
把產品線做少做精,質量更佳穩定,顧客對你的記憶點會更深入!
下集預告:《臺灣奶茶王子美國行:為什么是airbnb和Uber顛覆了美國人的住與行?》
>知識可以共享
點擊右上角分享朋友圈
>這里或許有你想了解的
回復對應關鍵字閱讀
1 | 品牌與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是未來餐飲業競爭的生死之戰
2 | 社群運營9則:打造有自動生命力的社群
3 | 傳統餐飲業,如何互聯網+?
余奕宏,廣告人、自媒體人。16年品牌營銷,傳媒策劃經驗,專注互聯網餐飲生態圈,專注互聯網餐飲品牌和商業模式。失控餐飲俱樂部創始人。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公眾號:xingzheyh
個人微信:shikonghui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