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李雪琴的走紅,談談品牌營銷如何“出圈”?

    隨著熱門綜藝《脫口秀大會》的播出,豐富了因疫情而沉寂了很久的大眾娛樂生活,也讓“北大才女”李雪琴曝光在大眾視野,成功出圈。

    李雪琴,這個從未講過脫口秀的“網紅”,因為“太好笑”收獲了一大波社交流量。李雪琴更是以現場滿分爆燈的絕對優勢,成功殺入全國六強,只是決賽憾負冠軍。

    那么,平平無奇的李雪琴為何突然之間成了熱門“IP”?品牌如何營銷才能像李雪琴一樣成功“出圈”?

    01
    從“北大才女”到“超級網紅”

    最新一季《脫口秀大會》上映,成為矚目的焦點,隨著節目的播出,一個叫李雪琴的女孩也刷了屏。

    李雪琴更是憑借天賦異稟的實力,拿到了“爆梗王”,戰勝一眾專業脫口秀演員,成為一匹黑馬,出了圈。

    不僅讓脫口秀大會的觀眾認識了她,還讓很多社交平臺上的網友開始關注她,開始有了新的討論話題。

    節目播出期間,#李雪琴王建國好甜#、#李雪琴才華、#李雪琴老板#等相關的話題輪番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目前,話題#李雪琴才華#瀏覽量高達4.2億,互動量近10萬。

    那么,她是如何從“不溫不火”到“全民皆知”的?因為李雪琴會“營銷”自己。

    1.樹立鮮明人設,構筑個人IP

    其貌不揚,喪喪的表情,濃濃的東北腔,從一開始李雪琴就樹立了鮮明的人設,也正是她身上獨有的特質讓觀眾記住了她,并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不管是在短視頻里,還是在《脫口秀大會》中,她都給自己設立了一句標準的、有標志性的開場白:“大家好,我是李雪琴”,讓人印象深刻,不斷強化個人IP形象。

    2.接地氣的內容,引發大眾情感共鳴

    社交網絡時代,沒有人喜歡嚴肅古板的內容,反而具備娛樂精神、幽默風趣的內容更受歡迎。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李雪琴?正是因為她的內容真實,接地氣。

    比如脫口秀中的那些鐵嶺和北京的梗,就能感受到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生活,有熱愛,還有一個事兒媽,當然她的梗很雜,卻又很符合吃瓜群眾的喜好,總是能讓觀眾找到共鳴。

    這些真實而扎心的例子,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讓處于不同階層的人的距離被壓縮,草根的興奮點被點燃。

    3. 善于玩梗,個人品牌傳播效應最大化

    李雪琴的走紅看似毫無道理,其實反映出中國互聯網的一種現象:“玩梗”。

    和相聲、小品等語言節目中的表現形式類似,梗需要不斷的重復,“包袱”才能響。重復的內容、表情或者語音語調,都能漸漸成為符號,符號有了能指和所指,就有了自身的意義。

    李雪琴和之前在抖音上走紅的陸超一樣,用重復的表情、重復的風格、重復的語調,將自己的抖音內容變成了在網絡上傳播的符號。

    同時,“雪琴體”被引爆,吳亦凡使用李雪琴的說話方式和說話語調,進一步促進了“雪琴體”的形成,仿佛一個網絡模因,被爭相傳播。

    4. 聯動營銷,善于借勢“蹭熱度”

    李雪琴非常擅長“利用”資源。

    她當網紅之際,就靠著平平無奇的女生人設去cue吳亦凡這樣的明星引發關注,這也讓吳亦凡注意到了她,并給她進行了回復。

    之后,李雪琴也開始專注走“追星錦鯉”這條路,標簽貼的更為精準,讓郭艾倫、楊鳴、李彥宏都成了與她互動的名人。

    天賦異稟的脫口秀新人李雪琴,以自己鮮明的人設、內容創作的強大能力以及紅人的聯動成功實現了再次走紅。

    值得一提的是,她并不是什么不入流的小網紅,而是正兒八經的學霸,李雪琴畢業于北大新聞系,并曾在紐約大學就讀研究生。

    知識的積累和學霸的經驗,讓她擁有了說脫口秀的底子。結合自己東北人的幽默性格,在《脫口秀大會》上,內容邏輯清晰,層次呼應巧妙,表達節奏也自然有趣,被網友稱為“單人喜劇短節目演出的教科書”。

    02
    品牌如何營銷
    才能像李雪琴一樣成功出圈

    回頭再看李雪琴的走紅歷程,可以發現其跟品牌打造“爆款”營銷的思路是相通的,那么,品牌如何營銷,才能像李雪琴一樣成功“出圈”呢?

    1. 塑造品牌網感,構建social的品牌內容

    新生代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灌輸式傳播,社交化、趣味性、新穎性的營銷玩法才能在社交媒體中產生話題熱度,更好地溝通年輕消費者。

    所以,對于品牌來說,不能“高高在上”的與用戶對話,而是需要降低姿態,與受眾打成一片,才能引起用戶情感共鳴。比如,學會玩梗,學會打好網感營銷這張牌。

    俗話說:無梗不營銷。網感是有效建立與消費者的溝通的橋梁,品牌不僅要基于定位出創意和營銷方案,同時也要有梗,在互聯網語境里做社交層面的傳播。

    這就是網易、釘釘、杜蕾斯、衛龍等品牌出圈的原因,一個人讓人印象深刻的梗,會決定消費者對品牌的初印象,也會打造出獨特性與辨識度的品牌形象。

    2.打造品牌獨有“人設”,搶占用戶心智

    有了人設,個性才會更加鮮明,才更容易被受眾記住,同時也能憑借人設圈粉。李雪琴就是憑借特色鮮明的人設,贏得了大家的關注和喜愛。

    其實,不止人,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人設”也越來越多的被用在品牌營銷上。

    隨著互聯網滲入到人們的生活,品牌傳播的成本越來越高,原來的那套打法不奏效了,品牌需要溫度,需要故事和內容,需要可以分享的社交貨幣,甚至需要個性化的“人設”。

    應用到品牌營銷中,打造人設符合定位理論中的“搶占用戶心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江小白苦心打造的“熱愛生活、悶騷的文藝青年”人設。

    在內容的塑造上,它通過扎心的文案,寫出眾多年輕人的心聲,從而不斷俘獲年輕人的心。

    江小白富有洞察力的痛點文案,讓消費者感同身受,讓你覺得,他不只是一白酒品牌,更是你的知己,懂你的情緒,從而自然而然與江小白建立起情感連接。

    3.善于聯動品牌,做跨界營銷

    隨著信息化時代高速發展,市場競爭已經體現出了產品同質化、市場行為模仿化和競爭無序化的特征,迫使從傳統的單一品牌到多個品牌聯合。

    通過多個方面對目標群體特征的詮釋,形成整體的品牌印象,產生更具張力的品牌聯想。互補性品牌之間的雙贏,使得跨界成為各品牌間的常規操作。

    一次好的跨界,不但能共享兩個品牌的流量,還能在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比如喜茶X百雀羚,一個是茶飲品牌新興的“網紅”,一個是國貨美妝行業的“元老”,潮流與傳統的碰撞產生出新的火花,使銷量暴增;再如阿迪達斯X龍珠,跨界的樣式雖然不出眾,但終究抵不過龍珠強大的粉絲效應,將阿迪達斯的產品連番買斷。

    比如,五條人在9月初開了一家名為“五條人士多店”的淘寶新店,熟悉的紅色塑料袋logo,土到掉渣的風格。

    據悉,這是五條人官方的周邊店,正式開業僅3天,店鋪已積累1.8萬粉絲,通過預售達成40萬的銷售額。不難猜出,開淘寶店鋪也是五條人樂隊為打造IP做的前期鋪墊。

    03
    破圈:一個前提兩個判斷三個原則

    如今,不論是營銷環境還是消費者需求、心理都在發生顯著的變化,對于品牌而言,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消費者的步伐。

    簡單地說,就是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去感知他們對品牌的看法,對產品的看法,他們的情緒,以及探究他們最想要的東西,讓消費者歡天喜地為品牌或者產品買單。

    如何讓你的品牌和營銷「破圈」?梁將軍的答案是:一個前提兩個判斷三個原則

    1、一個前提:品牌想要破圈,必先「入圈」。借助圈內用戶的易感染性,增加品牌破圈的效能。

    圈子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區別在哪里?圈子人群有很大的「易感染性」,他們之間的情感連接更為緊密,他們行為也會更加趨同。

    當圈里的某個人做了一件事之后,就容易把他的行為“感染”給別人。比如,你的閨蜜圈里有人買了某個牌子的口紅,馬上另外幾個女孩也會討論起這個牌子,甚至買一樣的閨蜜色。

    2、兩個判斷:入圈的方式有兩個:一是「鏈接」一個天然的圈子;二是「定義」自己的品牌文化圈子。

    好圈子,看燃度而不是精度。

    對于一切快消品而言,如果只是針對產品本身,肯定沒什么談資讓用戶連成一個圈子,品牌要做的是提供產品之外的文化附加值。如果我是東北大板的市場部負責人,我會嘗試打造一種”段子文化“。

    一來東北人天生帶著地域的幽默感,這點你可以從霸屏春晚的小品演員,以及直播間里主播的”產地“去驗證我的話;二來”段子文化“已經被內涵段子APP驗證過,段友們的力量還是驚人的。

    我會在冰棍的包裝上如江小白一樣,印上各種段子,并在雙微一抖里發掘并沉淀活躍段友,打造具有東北風的段友圈。

    3、三個原則:僅僅借助大的流量渠道很難破圈,可以通過「轉譯」、「反常」、「造神」三種方式去破圈。

    當圈內人的常態,成為圈外人的反常態,圈內就引發圈外的注意,我們就有了破圈的可能。

    比如,近幾年,最破圈的城市應該是重慶。重慶近幾年已經成為電影導演的取景圣地,大約每年有50部電影是在這里拍攝的:《受益人》、《少年的你》、《火鍋英雄》、《瘋狂的石頭》、《日照重慶》……電影是視覺藝術。

    重慶這座8D魔幻都市在視覺上一直是讓外地人驚嘆的,穿樓而過的李子壩站、防空洞里打邊爐的洞洞火鍋、千與千尋一般模樣的夜晚洪崖洞……

    當重慶的日常生活,成為外地人不可思議的風景,圈內再次引發圈外的注意。

    另一方面,“造神”是破圈的快捷鍵。能夠破圈的組織,都在無意或有意地“造神”,從而吸引更大的圈外流量。

    造神,是品牌利用資源,讓一個普通人成為一個神人。而明星代言、網紅帶貨,是讓圈外的人幫圈內人做推廣。這兩種方法有著本質區別。

    所有的“神人”必須發掘于自己的圈子、生長在自己的圈子,并依賴自己的圈子成神,這樣的神人多了,這個圈子的影響力自然就大了。

    只是粗暴地用明星網紅帶貨,只會短暫的破圈,圈子無法形成持久的影響力。

    -end-
    來源 |品牌觀察報、梁將軍

    整編|餐飲O2O小貝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分析與報告 —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餐飲O2O幫扶對接 —

    • 公益直播 |半成品菜銷量增10倍,但餐廳的涼菜如何解決呢?

    • 疫后復工開業,員工防疫操作做到位了嗎?

    • 公益直播 |疫情新形勢下,餐飲爆品設計的6個大招

    • 公益直播 | 疫情下,如何抓住餐飲新零售爆發機會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36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22:06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00: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