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官宣之后,杜總又“鄭重其事”地表達對產品主義的執著,這一下微信群里眾說紛紜好不熱鬧,大家對海底撈是不是“抄作業”分成兩派,直言上個菜、擺個“pose”不應該“上綱上線”吧。
索性今天就擺個龍門陣,扒一扒抄襲這回事。
01
不妨先看看隨機調查結果
從巴奴火鍋的官宣聲明和杜總的表態來看,巴奴是“較真”的:
2014年推出毛肚擺盤造型,并持續迭代至今;
2015年2月,推出茴香小油茶;
2015年7月,推出繡球菌;
2017年3月,經歷3年的死磕,研發出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在國內率先取得生產許可證的鮮鴨血;
2018年1月推出井水黃豆芽;
……
鳳凰周刊為此專門作了一個隨機調查——“海底撈”被質疑外觀抄襲巴奴,你怎么看?
這是一場碰瓷營銷 425 占比59.27%
確實是抄襲 75 10.46%
很難說是抄襲 53 7.39%
我只關心誰會率先打折 64 8.92%
巴奴是什么 100 13.95%
因為樣本人數只有717人,所以僅供參考。
畢竟這跟抄襲商標、logo、門店裝修、產品及價格等有實質的不同,所以有半數以上的網友說是“碰瓷營銷”。
02
人在江湖走,誰家不山寨
很多行業都是山寨成風,餐飲行業更是防不勝防。
餐飲老板最擔心的就是,一條街上自家店好不容易做旺了,結果斜對門或街角總會有幾家“山寨”店“冒”出來,做同樣的菜品,然后價格還賣得比你低,讓你實在“恨得牙癢”。
你說有什么比“抄作業”來得簡單、來錢快還不花腦筋?
創新是好,但意味承擔風險、高投入、也沒有這個預算,所以造成真正埋頭創新的企業少之又少(華為為什么受尊重,這就是原因所在)。
事實上很多行業都是如此,一個行業的草莽階段都是魚龍混雜的時期,只有經過市場的淘汰賽之后,逐步過渡到壟斷階段,抄襲才會少一些。
目前餐飲業前五名CR5的市場占有率只有2%,美國是15%,所以這個階段少不了花時間、花精力打假。
大家熟知的外婆家就專門成立打假團隊,聯合律師四處奔走,在全國范圍內一下子打掉幾十個假冒的“外婆家”。
前期海底撈通過訴訟“打贏”海里撈也是如此,但這些都是品牌企業有實力、有經濟基礎后的有力舉措,對于中小餐企該如何自保呢?
以喜茶為例。
喜茶現在已成為獨角獸,當初的喜茶叫皇茶,一時間很多人跟風,結果滿大街都是“皇茶”。
為了防止山賽版毀掉“正版”,喜茶創始人聶云宸作了一次“斷離舍”——花70萬高價購得“喜茶”商標,將自家royaltea皇茶正式更名為HEYTEA喜茶,迅速完成更名、另辟戰場,與皇茶“劃清”界限。
讓跟風者撞到“墻上”,然后一騎飚出、殺出重圍!
03
山寨告正版,顛覆了三觀
不得不說,商場就是戰場,江湖就是險惡。
因為暴利,“抄襲”的手段不斷升級,甚至有專業的公司把它當成一門生意,挖空心思通過惡意搶注、招商加盟等攪渾水方式謀取不正當暴利。
所以必須對“劣幣驅逐良幣”保持高度的警惕!
今年四月,長沙的茶飲一哥“茶顏悅色”就曾遭遇“茶顏觀色”反咬一口。
茶顏觀色是廣州洛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前稱廣州凱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利用互聯網注冊又快捷、方便的特點,自2016年陸續申請“茶顏觀色”、“東御喜茶”、“約凱撒”、“MAMACHA”、“雞排風暴”等品牌。
這家“臭名昭著”的企業被樂凱撒告垮、成為失信人之后,“洛旗”搖身一變為“凱晟”。馬上重操舊計不說,還改變策略,由被告到原告,來一個“惡人先告狀”,實在是low逼無底線。
所以“茶顏觀色”起訴“茶顏悅色”商標侵權,激起整個餐飲同行的“同仇敵愾”。
餐飲O2O發表《無恥,山寨告正版!剛剛,茶顏悅色回應了…》以正視聽,茶顏悅色也發布推文《好吧,是時候該聊聊茶顏悅色和茶顏觀色那些“顛覆三觀且糟心的事”了》。
具體的案情想必大家都已熟知,眼看“茶顏悅色”風生水起,凱晟通過閑置商標平臺購入“茶顏觀色”草書版商標后,如影隨形地“炮制”山賽版logo、產品、外形包裝到價格表。
然后對外招商加盟“割韭菜”,還反過來倒打一釘耙,凱晟的小伙伴真是讓我們見識了“利欲熏心”的境界!
案件經過半年時間的取證,最終法院作出公正的判決:不采信洛旗提交的證據,駁回茶顏觀色全部訴訟請求!
這樣的時刻大快人心,但也有不幸的案例。
奶茶鹿角巷就是明證,紅火才一年。結果正牌直營店只有200家,冒牌店據說有“7000家”,等到山寨店跟蝗蟲一樣滿天飛時,打假不知從何下手,一切為時已晚。
普通消費者因為信息不對稱,也沒時間深究到底誰是“真假美猴王”,反正“傻傻分不清”,鹿角巷由于山賽店的品質問題變得每況愈下。
這也是很多餐飲企業堅決不開放加盟的原因之一,因為只要一開放就會有人鉆空子,到時候不僅打假的成本高,而且極易傷害品牌。
04
做強做大與“打假”相伴相隨
針對山寨打假,企業要做好訴訟的應戰準備。
其一、有利、不利的情況都要有所準備。
比如海底撈以商標侵權起訴“河底撈”,結果因為“兩個商標發音沒有相似之處,而且兩個品牌的主營業務不同,河底撈是湘菜,而海底撈是川菜火鍋”,一紙判決“海底撈”訴求被駁回。
廣大網友不嫌事大,編排段子:江底撈、湖底撈、杯底撈、井底撈可以“上線”了!
據最新消息,“河底撈”勝訴之后,商家自己迫于“形勢”主動改名——“河底鮮”,河底撈算是沉河底了!
其二、保護性搶占商標“矩陣”,讓競爭對手“無路可走”。
比如娃哈哈把“哈哈娃”、“哈娃哈”等都第一時間保護性注冊。老干媽注冊老干爸、媽老干,阿里巴巴把阿里媽媽、阿里姐姐、阿里姑姑等全部“拿下”,布下天羅地網拱衛中軍,讓對手無機可乘。
這里的案例還有很多,總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
好,關于海底撈與巴奴的“抄襲之爭”在這里就告一個段落,祝各位周末快樂!
整編|小貝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分析與報告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公益直播 |半成品菜銷量增10倍,但餐廳的涼菜如何解決呢?
疫后復工開業,員工防疫操作做到位了嗎?
公益直播 |疫情新形勢下,餐飲爆品設計的6個大招
公益直播 | 疫情下,如何抓住餐飲新零售爆發機會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