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餐飲業,連續性被中斷,不確定性大增。剛剛回暖的數據和信心,在疫情的反復中再次閃了腰。北京主要商超連夜下架三文魚的消息傳來,8000億日料市場將受重大影響。“不要吃三文魚了!”“近期別去海鮮市場,遠離生鮮海鮮”“日料店短期生意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疫情出現反復后,今天在朋友圈、微博不時出現這樣的提醒,從中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海鮮的消費信心如驚弓之鳥。擔心源于北京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貨源為京深海鮮市場,北京主要商超超市發、物美、家樂福連夜下架三文魚。三文魚這個產品很可能因為疫情在中國市場受到較大沖擊。作為日料的主打產品,日料品類短期內生意大幅下滑不可避免。6月13日,據《北京商報》報道,目前北京市內許多日料品牌因受到近兩日北京新增病例影響而遭遇顧客大量退訂。江戶前壽司、和彩放題、德川家、秋櫻等日料品牌均已緊急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來自中飯協的數據,2018年中國日料市場規模約8000億,北上廣深擁有1.2萬家日料店。“暫停銷售—繼續銷售—暫停銷售—美團、餓了么下架牛蛙產品—大眾點評屏蔽牛蛙相關信息—官方正名,牛蛙不在禁售之列”。2020年肅清野味產業鏈的活動中,讓1000億牛蛙市場遭遇重創。牛蛙頭部品牌蛙來噠,團結行業上下游的企業艱難自救,與各級部門層層溝通,終于迎來了官方正名。15天的時間,牛蛙行業宛如過山車般的發展過程,藏著尖刀利劍,行業里的每一個人都戰戰兢兢,一旦牛蛙被列為野味,意味著1000億產值的行業就此湮滅,200萬人失業。這場保衛戰讓我們看到疫情對新興品類的致命打擊。即使是現在,被正名的牛蛙市場近期銷量普遍不太理想。水產養殖相關專家表示,依舊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終端消費不給力的問題,養殖端沒有利潤,極大影響牛蛙行業的發展。和牛蛙的幸運不同,蛇品類在這次疫情中迎來滅頂之災。2月25日,向公眾征求意見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中,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因具有疫病傳染風險,亦在禁止之列。經營蛇宴已有30年之久的榕記創始人王國輝介紹,養蛇是一條成熟的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廣西,登記在冊的合法養蛇業主達15萬名之多,目前活蛇的保有量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在有些地區,養蛇還曾經被作為扶貧項目獲得重點扶持。但這個品類由于爭議太大,始終沒能做大,這次疫情,終結了這個品類的生命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