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顆咖啡豆背后的江湖:小作坊泛濫,多渠道混戰,專業化、品牌化、定制化成趨勢


    “雙十一”要來了,別人剁手買買買,開咖啡館的大概都在忙著趁打折、滿減囤點好豆子了吧。


    但面對大力度的促銷,賣豆子的小烘焙商卻有點“喜憂參半”了——優惠力度不受自己控制,打折之后利潤太低。


    買豆子的難,賣豆子的也不易。有人說,咖啡豆的烘焙供應商是時候形成品牌、做出市場細分了!



    咖門|李沐,發自上海


    1

    咖啡館買豆子的5種途徑,你是哪種?


    位于杭州一所大學校園內的花Young年華咖啡館,顧客主要是高校學生。


    據店主介紹,他家咖啡豆的主要來源是在網上采購,Seesaw、參差咖啡、豆叔咖啡……這幾個品牌的店鋪基本上都光顧過。


    “一般注重品質的咖啡館都會網購,新鮮度、口感更好。可選擇的種類也比較多,既有大牌的供應商,比如lavazza、illy咖啡,還有很多本土品牌。”花Young年華的店主介紹說。


    這也是中國幾萬家、中小型咖啡館的縮影。


    ▲買豆子的渠道很多樣,不固定


    根據《咖門》2016年對國內咖啡館現狀的數據調查,中國的咖啡館數量已達到10萬家。而其中,除了第一梯隊的星巴克、太平洋、Costa等以外,全國性的品牌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更多的,就是承載著咖啡愛好者夢想的小咖啡館。


    據了解,這些小型咖啡館主要有5個購買咖啡豆的途徑:


    1.最早的是選擇本地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大多同時供應奶茶、冰激淋等原料,咖啡豆的質量大部分不高,但是價格優惠。


    有咖啡館主透露,20~30元一斤的咖啡豆很是常見;


    2.還有一些專門的設備供應商也提供咖啡豆,因為有之前采購設備時形成的信任關系,很多咖啡館主也會選擇這部分供應商,他們提供的豆子價格也比較優惠;


    3.一些做咖啡培訓的機構也出售咖啡豆,其豆子的主要購買對象就是參與過培訓后自己開店的學員,比如參差咖啡、雕刻時光咖啡等;


    4.還有一小部分咖啡館,購買生豆自己烘焙,除供應自己店使用外,也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出售,比如明謙咖啡等;


    5.另外,在網上選購也成為越來越流行的渠道,可選擇的范圍廣泛,會有如lavazza、illy咖啡等知名品牌的豆子,也會有一些小店鋪。


    2

    咖啡館買豆子難,烘焙商賣豆子也不易


    2010年,豆叔咖啡開始在線上銷售豆子。


    “這七年來,年銷量以20%的速度增長。因為我們還是規模較小,在營銷上也不是很擅長。”據豆叔透露,善于經營的烘焙供應商線上年銷量的增速能達到100%。


    另外,據豆叔觀察,近兩年來,隨著精品咖啡的興起,這些精品咖啡館多開始選擇自己烘焙豆子。


    ▲自己烘豆子就減少了采購的需求


    比如,目前在北京,就有一些精品咖啡館自己烘焙咖啡豆。而顯然,這會分割掉烘焙供應商的一部分客源。


    在另一方面,普通的小型咖啡館對咖啡豆的價格依然十分敏感。


    有咖啡館主算了一筆帳:如果按1公斤做50杯咖啡(12oz 的中杯)的話,咖啡豆的價格在120-180元/公斤,對整個店面的利潤運營是相對合理的。


    高于180元,咖啡館的承受力就會驟然下降,單杯約4元的豆子成本,再有2.5元的牛奶價格,成本超過20%的預警線,已經沒什么盈利能力了。所以,超過200元/公斤的咖啡豆天然沒有價格競爭力。


    另外,有些烘焙供應商提供的豆子價格浮動區間較大,像雙十一這種活動時打五折,平時全價,小型咖啡館五折的價格可以接受,但是全價購買,盈利空間被壓縮,咖啡館無法承擔,就會轉而尋找其他烘焙商。


    小型咖啡館對豆子價格的敏感,一方面使其購買豆子存在隨機性,無法和烘焙供應商之間形成長期有效的信任關系;另一方面,價格上的壓力也成為很多在線上供應的小型烘焙商,不能言說的“痛”。


    不像lavazza、illy 這樣的大品牌有價格保護機制,由于自身沒有品牌優勢可言,線上小型烘焙供應商常常受到平臺的制約,處于弱勢地位,沒有主動權。


    ▲時不時優惠,對賣豆子的小品牌是很難承受的


    比如,像雙十一這樣的活動,參不參加、參加的話打幾折都是沒有決定權的。


    “實際上很大的價格波動都是因為我們品牌小,想做活動得聽電商平臺的,不做沒銷量,做了又賠錢,我們都是硬撐著,賠錢過日子,就算有這么大的價格浮動,我們咬牙忍著還沒多少銷量的。”一位供應商透露。



    3

    市場的煎餅越攤越大,需要做出細分了


    據中國咨詢投資網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20%。


    在美國,咖啡館更多的會選擇供應商烘焙的豆子,為數不多的幾家品牌烘焙商提供了幾乎全部市場所需的咖啡豆。小的咖啡館也會有這些知名烘焙商的背書。


    畢竟對于烘焙和制作咖啡來說,是兩套專業的理論。專業的事情需要有專業的人來做。


    比如要進行咖啡豆的烘焙,不僅要有穩定的生豆貨源,還要有杯測能力、烘焙場地、相關食品安全許可證件以及能否對生豆進行很好的詮釋……而這些,并不是一個精品咖啡店和小型烘焙廠所能達到的。


    ▲需要有專業的人來干專業的事


    過去,國內咖啡行業有這樣一句話:不懂咖啡來開咖啡館的大有人在。如今,隨著消費升級,中產擴容和新生代的崛起,消費者也逐步成長和成熟。


    國內咖啡行業現狀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為烘焙商們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也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食品安全。


    在電商平臺上,對于食品流通的管控越來越嚴格,但是在咖啡豆的管控上,目前卻還處于被忽視的階段,但不難判斷:未來一定是要嚴格規范的。


    參差咖啡創始人王森認為,未來的電商平臺上烘焙商會形成品牌效應,在此期間會涌現出幾個有實力的供應商品牌。而目前取得了QS證書等食品流通所需要的完備證書的、對品質注重的、重視營銷的烘焙商會有機會崛起。


    目前,雖然已經有精品咖啡館開始自己烘焙豆子了,但是對于更多的中小咖啡館來說,未來是以烘焙商供應為主。這個行業的產業鏈需要整合,優化咖啡行業生態,從而促進咖啡行業更加良性的發展。


    據讓咖啡創始人劉讓透露,烘焙也將是其接下來的主攻方向之一。“咖啡行業的煎餅越攤越大了,但是市場需要更加細分了。定制化烘焙是個方向。”


    END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64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7日 07:00
    下一篇 2017年11月7日 08: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