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財經第74期
1、煙火味兒是復市關鍵。
正在進行的兩會傳來餐飲新風向:煙火味是復市關鍵。
重燃煙火味兒,意味著城管執法將從收緊和規定,轉變為放開和支持。
某種程度上,“開放”就是“放開”。管控放開一厘米,餐飲的氛圍就能提升一大截。
城管只需閉只眼,餐廳就能大變臉。
2、多地用“放開”政策支持餐飲。
最突出的是成都,今年3月即出臺“五允許一堅持”政策,允許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允許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占道促銷;允許流動商販販賣經營;允許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擴大停放區域。同時,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
這樣“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的措施一出,獲贊連連,畢竟特殊時期人民生計比市容更緊迫。到5月11日,成都共設置1595個臨時占道攤點、攤區增加就業崗位8萬個,不僅大幅提升了餐飲的“煙火氣”,短時間內還有效解決10萬家庭的生計問題。
3、城管執法有望降級。
門頭要整齊劃一,擺攤要進規定區域,燒烤不得露天經營,辦證得過五關斬六將……長期以來,一刀切式的城市管理確實讓餐飲有了正規、秩序,但也抽離了創造、美感,甚至壓制了一部分活力。
餐廳的門店就是城市表情。管得太死,城市的商業就是一副僵尸臉。
在一期創意門頭盤點內容中,我們介紹過東京、上海等地招牌個性、色彩濃烈、賣點清晰的門頭設計,文章留言區,不料呼聲最高的是:別鬧了,你都過不了城管那一關!
東方巴黎、中國魔都上海,店招在某些部門的審美指導下,整齊劃一、莊嚴肅穆
講究清潔和秩序的日本,店招卻造型醒目,色彩飽滿、活色生香
4、煙火氣是消費的磁場。
過去的城市管理追求的是大閱兵式的秩序感,而消費者是實實在在的市井生活中的人。疫情沖擊之下,保障就業和民生,穩住上億市場主體都離不開對消費市場的激活和重啟。而激活消費離不開煙火氣——有人氣才能有煙火氣,有煙火氣才會有消費氛圍。
煙火氣就是消費的磁場,特別是小微生意,越有煙火氣越有活力。太冷了就沒法兒消費了。面對夏天夜市旺季,一位做燒烤精釀的老板說,如果我可以把攤位擺在餐廳外擺區,生意會好一大截。
5、多元審美是營商環境的一部分。
對于街邊小店的存廢,和街邊店招的統一,人們批評的出發點,是其規整有余,美感不足,更缺了一座人文之城應有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而無論是店招,還是街邊五彩斑斕的小店,豐富而多元的審美本身也是衡量一座城市開放度、包容度甚至創造活力的指標,甚至是營商環境的一部分。
3年前,李克強總理曾說,“我看到有些城市,街邊到處是小店,賣什么的都有,不僅群眾生活便利,整個城市也充滿活力。但有的城市規劃、管理觀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環境整潔’,犧牲了許多小商鋪。這樣的城市其實是一座毫無活力的‘死城’!”
他說,沒有百姓便利的生活條件,大城市就會萎縮,流通業發展也就失去了根基。
6、重啟煙火氣帶來餐飲小趨勢
這次疫情之所以讓人難受,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拿掉了煙火氣。
煙火氣的正面,是個性、混沌、美學、感性。
煙火氣的反面,是共性、秩序、科學、理性。
然而,安全和審美,秩序和活力,并非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理想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應當是“各就其位、各擔其責、各美其美,應該是因地制宜的“一刀一刀切”,而不是簡單“一刀切”。
如果各地把恢復煙火味提上日程,餐飲會涌現以下小趨勢:
一、進入門檻進一步降低: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
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各地會大幅簡化登記審批手續,餐飲進入門檻會進一步降低。比如在鄭州申請開小餐飲店,憑身份證即來即辦,大中型餐飲企業食品經營許可辦理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
二、門店審美自發升級:自上而下的力量才能夠維護城市系統的多樣性。某種程度上,改革開放不是開放,是放開。真正的扶持不一定是給錢,放開就是扶持,是讓生活場景重新回歸到煙火氣中。
管控放開一厘米,餐飲的審美就會提升一大截,消費的氛圍就會熱烈一大截。
三、夜經濟迎來繁榮:對經營區域的擴容和經營時段的延長,將刺激夜經濟和全時段經營的繁榮。
四、街區經濟進入生長期:在歐美、日本等地,餐廳可以在外圍經營,特色街區十分發達。重燃煙火味兒,街區經濟有望迎來水草豐美的生長期。
·end· 統籌丨劉曉紅 編輯丨雅媚 有味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覽) “餐飲區塊鏈”黑馬躍出,嗦粉佬融資千萬 — 轉 載 聯 系— 15617579106有味小秘書(微信號) —商務合 作— 18037122957Vega(微信同號)外賣大洗牌:前浪一出手,后浪抖三抖!
2020,中國餐飲零售化爆發元年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