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寧殺入,700億咖啡市場戰火升級!



    1988年,雀巢讓中國人認識了速溶咖啡;

    1998年,星巴克讓中國人了解了手磨咖啡;

    2018年,瑞幸讓中國人接受了“互聯網咖啡”

    從高檔飲料到第三空間再到日常消費,咖啡業態正在不斷重構。

    時至2019年,超級巨頭中石化官宣了咖啡品牌“易捷咖啡”,一“石”激起千層浪,討論熱度來不及消散,電商巨頭蘇寧也宣布加碼咖啡市場,開設首家咖啡專門店。
    越來越多的“外來者”都在傳達同一個信號,咖啡市場正式步入了高速擴張之路。
    帶著問題閱讀,有助于理清思路:
    1、蘇寧咖啡的現狀和優勢?
    2、咖啡市場的規模和上升空間有多大?
    3、咖啡市場競爭的三大打法是什么?

    蘇寧加碼咖啡
    從柜臺咖啡到咖啡專門店
    —— ——

    10月10號,蘇寧旗下的便利店品牌“蘇寧小店”在南京一家蘇寧小店二樓開出了首家咖啡專門店,目前處于試營業階段。除核心的咖啡系列,該店還推出了“蘇小茶”、“蘇小霜”、“蘇小泡”和“蘇小冰”,共計五大類27款飲品,價格12 —28元不等,店內還提供軟歐面包、慕斯蛋糕、甜甜圈等烘焙食品。
    蘇寧咖啡店以“便利店+咖啡店”的模型組合,面向上班白領為主的用戶群體。在裝修風格上,該店色調以棕色、灰色等深色系為主,簡潔現代,此次的咖啡店顯然是在探索第三空間。
    這不是蘇寧首次涉足咖啡行業,早在去年7月,蘇寧小店宣布推出自主品牌”獅子咖啡”,與意大利咖啡品牌百勝圖合作,以柜臺入駐的形式,上線全國1000多家門店。消費者可以通過app或小程序下單,實現30分鐘極速配送。同時蘇寧小店還提供無人自助咖啡機。
    如果“獅子咖啡”是蘇寧對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將咖啡作為重要的引流工具帶動關聯銷售,是對咖啡市場的初步探索,那么此次專門店就是蘇寧對咖啡市場更深入更直接的探索實驗。
    如果能夠取得成功,那么蘇寧咖啡就實現了柜臺咖啡、自助咖啡、咖啡館精品咖啡的現飲咖啡業態全覆蓋,進一步加強以蘇寧會員為核心的咖啡生態閉環。
    來源連鎖經營協會發布
    蘇寧的兩大優勢:5000家門店和大數據分析能力
    截止到2019年的3月,蘇寧小店在國內71座城市中共有5000多家店。正是基于此,蘇寧小店的柜臺咖啡才能夠瞬間鋪開1000家,至于未來,獨立咖啡門店繼續依附蘇寧小店的可能性較大。
    更重要的是,電商出身的蘇寧小店擁有強悍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精準描繪用戶畫像、大數據選品、精準營銷、預測補貨、無感支付,這一點已經成功在蘇寧智慧無人店應用。
    加上蘇寧本身的智慧供應鏈和物流系統,蘇寧咖啡店的硬件水平已經是行業一流。
    但是無論企業如何內秀,如果外部市場不夠給力,也不足以吸引企業冒險跨界,所以真正驅動蘇寧涉足咖啡市場的原因還是外部繁榮的市場。
    700億的咖啡大市場
    —— ——
    市場有多大?數據來說話。
    來源 瑞幸招股書
    瑞幸在招股書中預測國內咖啡市場五年內有望突破1806億元、人均咖啡銷量達到10.8杯。同時瑞幸對比了中國、美國和香港的人均咖啡消費量,發現美國的人均咖啡銷量是中國的62.5倍。
    來源 瑞幸招股書數據整理
    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數據顯示,中國咖啡市場正高速發展,中國咖啡消費增速是15%,而全球增速僅為2%。中國咖啡市場數十年的成長,尤其是以瑞幸為首互聯網咖啡的迅速崛起,加速整個賽道的繁榮,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起了用戶的咖啡消費習慣。咖啡的消費場景也逐漸從“社交屬性”變成日常飲品。
    市場大,消費需求旺,“錢”景無限好的咖啡市場引得資本親睞絲毫不用奇怪。
    咖啡市場的三種打法
    —— ——

    其實跨界咖啡的何止“賣油郎”中石化和“雜貨鋪”蘇寧。
    近年來咖啡市場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資本重倉,阿里、騰訊一個不落全都開了咖啡館,還有連鎖酒店OYO,家具公司宜家,更別提傳統零售食品企業可口可樂、農夫山泉近期都在積極推進咖啡業務。
    外來者五花八門,實力強勁,占盡了輿論高地,但請不要忽視咖啡戰場里的傳統玩家,如實力強勁的瑞幸;飲品市場里的邊界玩家,如奶茶大哥喜茶,哪一個都不容小覷。
    形色各異的玩家背后,是各自不同的優勢,品牌結合自己的優勢創造出了各種不同的打法,目前咖啡市場的主流打法主要有三種:渠道為王、產品制勝、產品鋪渠道。
    (在此不討論零售咖啡以及盤踞中國20年的星巴克,因為星巴克的精準定位、品牌勢能、產品研發、渠道擴張早已步入正軌,處于按部就班的穩步建設狀態,為了應對瑞幸的阻擊,成功接入阿里會員系統和外賣系統,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目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處于一超多強的絕對領先地位。)
    1、以中石化、蘇寧為代表的渠道玩家
    無論是中石化、蘇寧、連鎖酒店OYO,還是前幾年就開始推柜臺咖啡的7-11便利店,這部分玩家除了自身財力雄厚外都擁有數量很多的線下門店。
    最新數據顯示易捷的門店突破了2.7萬家,蘇寧小店突破了5000家店,7-11有近2000家。不考慮實際擴張狀態,假設這些門店正式接入咖啡業務,即使只有不到2000家的7-11,也擁有足以讓競爭對手驚嘆的市場份額。
    成熟的渠道網絡、穩定的會員、優質的供應鏈使這些品牌在開展咖啡業務時,幾乎不擔心租金成本、用戶成本、管理成本。它們的產品價格優勢非常明顯,能夠聚攏一大批中低收入用戶。
    咖啡市場的數十年的培育工作已經由雀巢、星巴克、瑞幸等品牌完成,這些渠道玩家選擇此時下場收割紅利,絕對是明智的選擇。
    2、以喜茶、奈雪為主的產品端開發,不斷探索飲品邊界
    這一年來,喜茶、奈雪、一點點、CoCo等不約而同地瞄準咖啡,加大咖啡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尤其是喜茶的“喜茶咖啡巴士”處于持續營銷的狀態,專門創造一個空間為咖啡造勢,可以看出喜茶對咖啡產品的重視,未來喜茶咖啡會不會進一步深化、獨立出來,有待觀望。
    來源 網絡
    無疑,茶飲的風口期已過,進入存量市場,為了拉動營收,茶飲商家都在極力尋找新品類,不斷弱化飲品的邊界感。
    一杯涵蓋了“紫薯泥、芋泥、紅豆沙、牛奶、青稞、波霸、水果”的奶茶,被網友戲稱為“八寶粥”,一杯充饑,綽綽有余。
    飲品的邊界感越來越弱,在中國,大眾絲毫不會覺得在奶茶店里喝咖啡是件奇怪的事。所以喜茶、奈雪都是從產品端參與咖啡市場的競爭,沒有為此進行渠道端的開拓。
    他們憑借著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產品研發力、運營管理能力,在咖啡之戰中占有一席之地。
    3、以瑞幸為首的互聯網咖啡,以低價產品鋪渠道
    瑞幸、連咖啡等互聯網咖啡的出現,對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瑞幸放棄了第三空間的打造,通過小程序、外賣系統的使用,進一步壓縮了現磨咖啡的成本,用不到星巴克咖啡2/3的價錢(原價)喝到一杯差不多品質的咖啡,通過瘋狂贈券獲取用戶,使客單價更低。
    雖然獲客成本高昂,但低價產品真實地獲得了流量,并且換來了6.95億美元的巨額融資,成為2019年在美國納斯達克IPO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
    瑞幸拿著巨額融資瘋狂開店,這便是利用低價產品鋪渠道。也間接加速了咖啡市場的培育工作,加速了咖啡日常化消費。
    截止到2019年7月,瑞幸門店突破3000家,“蒙眼狂奔”的瑞幸雖然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但年輕的瑞幸已經成為可以和星巴克相提并論的大品牌,成為討論咖啡市場,避不開的話題。
    內外兼修同樣適用于競爭,競爭初期靠打法,但終極競爭還要靠管理內功,誰先突出重圍,誰就能長久生存。

    有味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覽)
    轉 載 聯 系
    17516466881有味小秘書(微信同號)
    聯 系 我 們
    17752509517有味編輯部(微信同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98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5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5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