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1
產品覆蓋輸出能力:單位績效比例
瑞幸咖啡主要實體店+外賣形式擴張,產品以杯裝咖啡為主。但門店的成本和開張速度嚴重影響瑞幸咖啡的輸出,而且在門店的選址上,瑞幸咖啡只能選擇一二線城市,其他城市因為消費人群不夠密集,無法產生的較高單位績效,開一家虧一家成為必然,不賺錢也成為必然。
2
利潤來源:低價/文化/情懷
瑞幸咖啡利潤來源單一,瑞幸咖啡當前的經驗模式更像傳統奶茶店,沒有其他的文化輸出工具,短期內也沒有品牌效應,靠杯具,紀念品銷售產生附加利潤的模式基本沒有,靠情懷輸出得需要很長的培養時間。
3
增長與競爭:瑞幸咖啡在市場可占有空間
線下實體店增長:雖然,2018年瑞幸咖啡的消費者達到1200萬,售出的咖啡數量超過8500萬杯。但里面更多是奔著補貼來嘗鮮的新用戶,這種增長基本無法維持,一旦補貼減少,喝咖啡的人群會快速減少,有別于滴滴的出行強勁需求。同樣陷入增長停滯的星巴卡也碰到了同樣的情況。
線上零售市場競爭:除去咖啡館,從速溶到掛耳膠囊咖啡全系列皆有大量競爭者,這對瑞幸咖啡的固體成品的銷售也直接形成巨大阻礙。
在門店選址上,瑞幸主要選在消費場景附近,且不一定是醒目位置,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滿足用戶的自提和外賣需求。在產品端,瑞幸咖啡的優惠力度,實際差距更大。瑞幸咖啡采用了瑞士頂級咖啡機品牌雪萊生產的咖啡機,并聘請 WBC 冠軍拼配咖啡配方,等等這些看似完美的服務其實都增加了瑞幸的經營成本。讓本該靠著產品賺錢的餐飲門店饑腸轆轆。也因為產品的不夠重視,被詬病,成為了品牌的病根。
那關于瑞幸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1
好產品、好服務,也需要有好管理
和一些因為產品差、服務差而做不下去的C端企業不同,瑞幸咖啡從進入市場以來一直頗受消費者歡迎。豐富的線上活動和折扣也讓不那么熱衷咖啡的人群直呼“真香”。甚至在瑞幸爆出收益造假后,還有大批網友發言希望瑞幸挺住,足可見瑞幸咖啡的魅力。
而瑞幸咖啡的暴雷也正說明:一家企業要長久做下去,除了好產品、好服務,也要有正確的發展思路和完善的企業管理。瑞幸模式糟糕就糟糕在高投入卻沒有高收入,內部的管理混亂又加大了經營成本,讓一個品牌陷入“賠本賣吆喝”的境地,甚至還沒等來前期投入的紅利,就已經難以為繼。
2
資本固然重要,也需穩扎穩打
瑞幸咖啡堪稱奇跡的發展速度和大量的資本注入密不可分。數據顯示,瑞幸門店數量十分接近星巴克——瑞幸目前覆蓋了27個省份、166座城市,而基礎深厚的星巴克在全國覆蓋了29個省份和180座城市。而對比星巴克,瑞幸無疑年輕太多。
3
品牌的流量池打法
當年的CMO楊飛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流量池》。關聯和對立星巴克迅速起勢,完整的拉新裂變用戶,明星代言廣告轟炸,線下迅速規模化開店,四管齊下。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