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一早,微信公眾號“餐飲老板內參”發布了麻辣誘惑瀕臨倒閉的消息。目前,麻辣誘惑拖欠的工資、款項、債務累計上億,正在通過變賣門店等方式,籌集資金償還。
麻辣誘惑集團旗下,共有三個品牌,分別為麻辣誘惑、麻小、熱辣生活,近期均出現了閉店潮。在北京,大眾點評搜索“麻辣誘惑”,貼有“品牌連鎖”標簽的門店,還剩下 8 家,幾個重要商圈如西直門、雙井,均已歇業。熱辣生活已全部進入歇業/半歇業狀態,有客人反饋,充值卡余額未使用完,但已無法聯系到門店。去年這個時候,熱辣生活在北京還有 48 家門店。
目前,以朝陽大悅城店、崇文門店為首的麻辣誘惑老店,仍在持續運營中;主打外賣的麻小品牌,目前在外賣平臺上僅存3、4 家,仍可以正常下單。而麻辣誘惑在上海的所有門店,在一個月前已經全部關閉!上海分公司“上海麻辣誘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也已經進入解散清算環節。據麻辣誘惑員工透露,目前已經有三個月沒收到工資,部分員工申請了勞動仲裁,“預計春季左右,麻辣誘惑會遭到仲裁潮”。


一是菜品調整。原來的麻辣誘惑主打川菜,特色產品有小龍蝦、田螺、水煮魚、香辣蟹。后來調整為只賣小龍蝦。由于菜品過于單一,麻辣誘惑流失了大量老顧客。加上小龍蝦的淡旺季明顯,門店營收能力大大削弱。月營收從 2013 年,20 余門店共 5000、6000 萬,跌到了近期的 1000 萬。“現在一個店一個月賣 80,就算中等偏上了,以前都是要 300 萬”。二是海外供應鏈的建立。2014年,由于國內小龍蝦養殖沒有形成規模,價格偏高,麻辣誘惑創始人韓東轉而在在尼羅河發現優質貨源,并著手在尼羅河建立工廠,投資建設海外供應鏈。但是供應鏈的建設需要大量、持續的資金,此舉導致麻辣誘惑資金鏈斷裂。三是員工管理問題。“在麻辣誘惑,沒有虧錢培養人,只有虧錢就走人。”“每個月,光是扣工資,公司都能收入十幾萬,一年就是幾百萬。”鐵血的政策,動不動就扣工資,導致員工大量出走,現在市面上許多知名品牌,如湊湊、云海肴、桂滿隴、湯城小廚等,上到高管,下到店長、經理,不少都是麻辣誘惑出去的人。四是老板獨裁。在日常運營中,韓東很少聽取高管的意見,全部一意孤行,如北京的富力城店,已經是一家十年老店,發展潛力不大,公司內高管建議在不遠的合生匯新開門店,韓東決定保留富力城,升級門店,投了 500 萬裝修,不到 12 個月就關門了。“固執己見”、“自負”、“獨裁者”,是員工們對韓東的評價。餐評:任何一家店的消亡背后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餐飲不易,決策需謹慎。11月22日,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第16期,福州多家知名餐飲企業因被檢出食品不合格上黑榜!本次公布的普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0大類食品,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速凍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糕點、豆制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共抽檢483批次,其中合格473批次,不合格10批次,不合格率為2.07%。在不合格批次中,小龍坎餐飲門店被檢出餐具(筷子)中大腸菌群不合格。餐評:大品牌都出現這種情況,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障?前有小龍坎,后有九毛九。近日,湖北省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對食品餐飲環節自行消毒餐飲具的專項監督抽檢結果,不合格樣品43批次。抽檢結果顯示,不合格餐飲具生產單位涉及擬上市公司九毛九。抽檢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游離性余氯超標,自行消毒餐飲具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大腸菌群,依據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的標準要求不得檢出。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涉及武漢市經營企業的,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已要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督促經營者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產品,并對不合格產品的經營使用者進一步調查處理,查明使用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香港修例風波持續逾5個月,波及多個行業,餐飲業亦受街頭暴力影響生意額大跌。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29日表示,由6月起計累計足足損失105億生意額,按年跌一成半至兩成。如果風波持續至農歷新年,結業食肆數目或會超過1000間。 特區政府統計處顯示餐飲業失業率急增6%,即約有2萬人失業。不少酒樓都縮減臨時工,正式員工亦被要求放無薪假,預計至農歷新年情況若仍無改善,或會出現結業潮。福建莆田南日島是我國著名的鮑魚主產區,眼下正是當地鮑魚的收獲季節,去年南日鮑行情向好,12頭鮑收購價每斤近60元,廣大養殖戶都賺了不少錢。但今年一斤12頭的成品鮑賣價40元,算下來,一只鮑魚就3塊多,相當于一棵白菜價格,這讓不少鮑魚養殖戶叫苦不迭。
“一籠虧了200多元。”鮑魚今年為啥賣出白菜價呢?

前年和去年鮑魚價格上漲,平均賣價在60左右,讓養殖戶們足足賺了一筆,嘗到甜頭的養殖戶將養殖規模大幅擴大。 記者了解到,從前年開始,莆田南日島本地、福州連江、漳州東山一帶的鮑魚養殖戶都擴大了養殖規模,養殖面積較前年翻了一番,而鮑魚的生長期是兩年,因此今年鮑魚供給大幅增加,產能過剩。
餐評:做海鮮餐廳的餐飲人,有福了。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