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減活動,是一個讓眾多外賣boss們頭痛不已的東西。 很多boss發現,好不容易賺到的錢經過滿減活動一搞,利潤所剩不多。如果放棄做滿減,感覺又會成為外賣中的異類,畢竟周圍商家都在做。如此一來,不少老板們感覺自己被滿減活動綁架了。 同時,這些老板又對一些做滿減做得很嗨的熱門商家感到困惑:滿減做得那么多,還能賺錢嗎?莫非,是打腫臉充胖子? NO,并不是,先告訴大家做滿減真的能賺到錢,里面的門道可多著呢!今天小餐就為大家一一解析。 1、滿減金額多≠滿減折扣力度大 在外賣平臺上,滿減活動的設置是影響店鋪排名的一個重要因素,往往滿減力度越大,排名可能越靠前。 但是問題來了,滿減金額越多就等于滿減力度大嗎? 比如:滿10減5 和滿30減10 ,哪個的滿減力度更大? 很多人會誤認為是B,因為商家B減的金額更多。但實際上,滿減力度并不是取決于滿減金額的多少。而是看折扣力度的大小。 第一個滿減,雖然只減了5元,但是折扣力度為50%(即5除以10)。 第二個滿減,減了10元,但是折扣力度為33%,(10除以30). SO,商家A滿減活動的力度更大。A、B商家如果在銷量、評價、客單價等影響排名因素上差不多的前提下,商鋪A在外賣平臺上的排名會高于B。 2、單檔滿減VS多檔滿減 相信你也看到過,在外賣平臺上,有些商家的滿減活動只有1個。而有些商家卻有好幾個。前者稱為“單檔滿減”,后者即為“多檔滿減”。 那么滿減活動是不是設置得越多越好呢? 哪種滿減更劃算呢? 據專業人士分析,其實不同滿減檔次要視商家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 單檔滿減適合:商品分類少,客單價比較集中,品牌具有黏性的商家。 比如,和合谷單人商務套餐集中在40-50元,所以只有一檔滿減。 而像肯德基這種品牌粘性大,也只有一個。 多檔滿減適合:菜品種類多,且價格分散的店鋪。或者做純外賣,品牌識別度不高的商家。 比如,秦門外賣菜品多達50幾種,價格從9.9肉夾饃到68大盤雞不等。其滿減就有好幾檔。 3、想用滿減賺大錢,先設計好檔位 在多檔滿減的外賣商鋪中,我們會看到呈現遞增態勢的滿減門檻和滿減金額,比如:滿20減10,滿40減17,滿70減29,滿100減40……這些折扣檔位可不是商家拍腦袋決定的,每個檔位設置的背后都有著深刻的“消費心理洞察”。 1、引流檔位 每個精明老板設計的最低檔滿減,比如:“滿25減12,滿25減13”,顧客稍微看一眼,就會很容易被吸引,這個檔位起到的是引流,并刺激用戶快速下單的作用。 很多老板會對此類滿減感到疑惑,如果按“滿25減12,滿25減13”銷售的話,毛利只有12、13元,雖然成本價可以繼續壓縮,但盈利空間還是很小。 但其實,仔細翻翻這些店的菜單,就能發現:店中的主食菜品,平均價格都高于檔位價,最低的主食價格也比檔位價要高。而這部分多出來的錢減去滿減,仍然有不小利潤。 在第一檔滿減中,還有一種更極端的情況,比如某些商家設置的諸如“滿25減24”,“滿20減20”之類的瘋狂滿減,商家設置此類滿減的目的想通過提高滿減系數,以此來提升店鋪排名。 這種行為小餐是非常不建議的。顧客們不傻,看到極端滿減后興沖沖進來,結果發現根本無法享受如此大的優惠,會有一種受欺騙的感覺。 比如像這樣的滿8減7,進店之后卻發現起送價就要20元。。。 另外,做極端滿減其實并不能提升店鋪排名,因為能影響排名的不是老板設置的滿減折扣比例,而是用戶實際支付(客單價)的滿減比例。 第2檔:湊單檔位 常見的第二檔滿減有“49減15”、“50減20”等,可以看出顧客只點一份菜是無法滿足第二檔滿減的。同時,一份主食的價格低于第二檔位價,但這段距離又不會過遠,讓人感覺“湊一湊”就能達到門檻。 比如,在我們在點完主餐后,會看到底部的TAB提醒我們“再買3.2可減少22”,于是為了享受更多優惠,原本只打算買一道主菜的你可能會選擇加上小菜、飲料等。以滿足第二檔滿減的條件。 這就是第2檔滿減檔位設置的神奇之處:刺激消費者花比預計更多的錢。這樣設置的目的,能不斷拉升客單價,提高利潤。 不過,還是有老板會擔心:第二檔的滿減力度不小,感覺也賺不了多少錢啊? 這是大家陷入了直線思維的誤區,看到“50減20”,就直接想到50-20=30。實際上顧客在湊單后的價格肯定會高于第二檔價位的,這部分多出的錢減去滿減數,仍然能保證利潤。 舉個栗子: 比如某天顧客小張突然想吃水餃,某家滿減為“40減23”的外賣店引起他注意。小張心想只用17元就能吃價值40元水餃,感覺相當劃算。于是他進入店鋪,發現該店每份水餃的價格在18~22元之間,還有不少價格在10~12元的涼菜。為了湊單,小張最終點了一份20元的豬肉水餃、12元的冬筍毛豆仁和14元的木耳,最終的價格為50元。減去滿減的23元,加上配送費和包裝費,小張最后支付了34元,比他原先預想的17元多了一倍。 (顧客總能花比他預想更多的錢) 老板們需要記住,只要菜品價格和滿減設置合理,顧客就會神不知鬼不覺達到第2、3檔位。并且外賣的利潤可能就隱藏在這些湊單的飲料、小吃或涼菜之中。 第3檔:拼單檔位 我們還會看到的滿減檔有“100減35”、“130減50”等,通常在店鋪的第3、4檔處,滿減的門檻很高,起步就超百,其實這個檔位主要針對的是2人及以上的多人食場景設計。目的是為了防止顧客們點餐時拆單。 另外據數據顯示,現在外賣兩人食的場景占的比例也較高,另外在辦公室里拼單也比較常見。如果你沒設置這個檔位可是要吃虧的哦! 比如:比如某公司的幾個同事打算一起訂外賣,選餐下來發現實際支付需要150-200元,而你的滿減檔位只有2個,而且最高檔位也只是滿50才減。那么他們就會覺得很不劃算,只有50元享受了滿減,之后的都是按照原價購買。所以可能就會放棄你,而選擇別的商家。 所以第3、4檔,就應該設置成多人食的滿減檔位,高客單價的訂單也會隨之而來。 1、“滿”的門檻多少合適 滿減的“滿”決定了能享受優惠的門檻,如果門檻過低,客戶很容易到達,便無法刺激客戶購買更多的產品,提升客單價。相反如果門檻過高則會導致客戶湊單成本過高,喪失購買欲望。 所以“滿”的門檻要滿足,不是客戶隨便可以達到的,而需要他們稍作努力才能達到。 建議買滿金額=近 7 天平均客單價*(115%-130%) 2、減”的金額多少合適? 建議減少金額=滿減條件*(5%-10%) 一般來說,菜品價格=菜品成本+稅+管理成本+其他成本+利潤,減的部分要控制在利潤能承受的范圍里。否則你就虧了。 另外在滿減設置時,一定要考慮競爭對手的滿減力度,尤其是產品或服務與競對差距不大的商家,滿減力度需與競對持平或略高于競爭對手。 餐說:滿減不是純粹地讓利給顧客,而是通過滿減這一手段,提升商家的客單價、訪問轉化率、下單轉化率,以及銷售額。 在人人都做滿減的外賣大環境里,各位boss們更是不能盲目,而是應該根據店鋪的實際情況操作。否則活動倒是做得挺大,利潤卻沒保住,也是得不償失呀! ·end· 編輯 |小餐 微信公眾號又改版了! 不能及時刷到小餐提供的干貨怎么辦? 方法來啦! 打開“餐飲致富經”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商務/合作咨詢】 微信號:1773814420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