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絕不應該浪費一場好的危機。”
— —溫斯頓·丘吉爾
也許當前疫情帶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就是它能夠為我們提供重新思考自己潛力,并確保我們面向未來定位的機會。
在我們匆匆忙忙,披星戴月,著急趕路的同時,“疫情”跌跌撞撞的闖入了我們的生活,擾亂了我們的計劃,讓我們所有人的腳步戛然而止,它擅作主張的幫助我們所有人按下了“暫停鍵”,對我而言,同樣如此。
曾經的我未曾想過自己還可以在餐飲行業進行工作,也從未想過能來到木屋上班,但疫情卻間接性的將我帶領到了一條新的道路,看到了不曾看到的風景,認識了不曾認識朋友……
與此同時,我也經歷著生活帶給我的考驗,工作帶給我的鍛煉。記得進木屋工作的第一天,我不知道什么是擺臺,更不知道如何去擺臺,也不知道酒水都有哪些,飲料是怎么調出來的,傳單怎么去傳,如何在人多的時候,讓自己能夠穩中有序,更有效率的去傳單,接酒水,調飲料,這些都是我要去思考的,也是我不曾接觸,不曾了解,對我而言全都是一頭霧水的詞匯。但既然選擇了,就要努力去做好,給自己一個標準,然后盡力去達到。
從第一天的不知,第二天的慌亂,第三天的熟悉,直到慢慢的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種工作方法,從而可以游刃有余的去操作,值得慶幸的是,在所有的工作中有熱心的同事給予我指導,給予我幫助,加上有愛的領導給予我關心和關懷,讓我覺得我好像不僅僅收獲了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肯定和認可。
現在的我更換到了門迎的崗位,剛開始我挺抵觸這項工作的。因為擺臺、接酒水、傳單我覺得不用說太多話,你只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就可以了,但門迎你需要去溝通、去協調,去說很多話,還有戴耳機和耳麥。我沒有嘗試過,我也不太想去嘗試,雖然內心很抗拒,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得更好。最終我同意了換崗,面臨了新的工作崗位和挑戰。
站在門迎口的那一刻,我就告訴自己,要讓每一位想進木屋吃燒烤的客人都能夠進去享受燒烤的美味。而對于周五六日來說,店面座位不變,人流量的增加無疑會產生流單的情況,而我的內心戲就開始了,我要對自己有要求,要盡力做到不流單,既要保證客人等位不煩躁,還要保證客人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用上餐、吃上飯,讓客人滿懷期待的來,滿心歡喜的回家,更期待著他們下次的光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