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木屋頑強戰疫的一年,我們聽過太多木屋人奮力拼搏的故事,但有這么一群人,一直默默付出,拼盡洪荒之力卻不為人所知。
圖/網絡
2020年正月初三,呼倫貝爾——上海
圖/網絡
正月初二,剛陪女朋友回家過年的費能接到了總部準備降租的通知,第二天就開始給房東打電話,第三天已經把所有物業的電話都打了一輪。
過年期間物業都沒上班,那時候他們還沒感受到疫情的嚴重性,完全沒反應過來。而且很多物業也做不了決策,要等公司下通知,所以沒什么進展。
回上海后還是每兩天就把所有房東的電話打一遍、一次又一次地發免租函,問他打過多少次電話,他說具體記不清了,兩三百個肯定是打了。
費能說因為自己是湖北的,別人不愿意見他,現場拜訪這條路是堵死的,只能打電話和微信溝通,有時候甚至是從門縫里把免租函塞進去。
他說那時候很焦慮,談不下的時候很擔心,談到瓶頸期又睡不著,直到正月二十幾房東終于同意減租才有了轉機。然后繼續軟磨硬泡,把減租期從一個月磨到兩個月,不放過一絲為公司爭取現金流的機會。
除了談減租,找鋪也沒落下,因為疫情,手上有個年后要簽約的鋪丟了,內心焦急的費能一隔離完就開始出去掃街了。
圖/網絡
2月底的街道只有零星幾個人,雖然自己勇敢地出了門,但還是因為是湖北人,招商都不見他,去杭州看鋪的時候走的都是湖北人專用通道。
好在冒了風險還是有收獲,平時沒機會談的A類商圈,年后也談下了3家,這為木屋打響上海市場的知名度開了一扇窗戶。
他說,還記得出去掃街的時候,別人都覺得我們要錢不要命,其實為什么木屋燒烤的人更不怕死、更無畏呢?
因為公司給我們吃了定心丸,那時候全木屋降薪保崗,保證不裁員,真的很感動,就覺得公司很有責任心。
2020年正月初二,重慶——廣州
圖/網絡
那是正月初二,向承鍵還在老家過年,突然接到公司談減租的通知,結合肖恩給團隊做的分工,自己要負責8-10家。
那天他拿起手機,打了一整天,由于過年,很多人都不方便接電話,而且涉及到利益的問題,肯定不能輕易給答復。
因為疫情對人員和資金的壓力很大,在家過年過得不安心,就想馬上回來幫忙,和老婆兩人索性買了回程的票。
圖/網絡
剛回廣州的時候很緊張,因為老家有被感染的,不敢上街,真的是冒著風險給別人送函。
他說,剛開始沒有國家的政策,陳總說最低談30%下來,這對我們來說就是硬指標,后來慢慢把目標調到50%。盡力去爭取,如果物業有空鋪,也會主動幫他們聯系客戶來接鋪,互相幫助。
如果房東方非常困難,就想其他辦法,因為有3個月押金,便提出來先抵一部分,等到7月份再交租;還有把月初付的談到月底付,一步步給公司緩解現金壓力。
問到為什么這么賣力,樸實的他說:公司如果倒了,自己就失業了,所以就使勁去做,一點一點去爭取。
2019年大年三十 北京
圖/網絡
本想帶著從沒回過老家的孩子回家過年,見見爺爺奶奶,但疫情爆發,劉小紅在大年三十那天按下了退票鍵,為了安全,也為了留下來給門店做點事情。
隔離、封路、停電、不讓辦公、隔壁小區有人感染……擋住前路的是一重又一重的困難。門店生意直線下滑,能做什么?就是去談減租。因為北京這邊的房租很多都是半年一付,很占現金流,所以大年初一,借著拜年,他就開始行動了。
9點半打開電腦,開始做表格,分析談減租的難易程度和輕重緩急,搜索各地的紅頭文件,看看國營的單位有什么好的政策,從個人到投資公司再到國企,由難到易來談。
打電話之前,劉小紅就寫了個手稿,1、2、3、4點列好,并根據門店的情況和房東的性格來不同的措辭,記錄下每一次電話的結果,然后用顏色區分好,直到晚上9點才打完一輪電話。
本以為戰況不錯,但看到各市場的減租結果后,他心里咯噔一下,原來華北區的減租最不樂觀,連門店數只有華北一半的廣州都降得比華北多!
骨子里不服輸的劉小紅幾近崩潰,“這不是我的水平”,“我沒有理由做得差”,這兩句話不斷地在心里盤旋。理清思緒后,他給自己定了個比公司還高的目標,開始一門心思扎進工作里,不顧一切,拼命地談。
除了減租,談下來的還有晚付一個月的,半年付改為兩月付的、甚至月付的,劉小紅說壓力也很大,跟門店沖營業額的感覺差不多,雖然難,但每次報數的時候就有點小小的成就感。遇到處境比較困難的甲方,就繞道談廣告位、水電費等,記得有家店談下來一年的免費廣告位。
最終華北區談下的租金最多,占了全國的50%,把根本談不下來的都拿下了,是怎么做到的?劉小紅說,說難聽點就是死皮賴臉加勇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甲方深切明白木屋燒烤困難的現狀。
正是因為他的目標感,除了努力,還有無法撼動的責任心和耐心,讓困難最大的華北區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也實現了他自己定的目標。
2月底出去掃街期間,非醫用的口罩都要8塊一個,光是買口罩他就花了5000塊,因為疫情也丟了幾個鋪,所以哪怕是嚴峻的2月也依然冒著危險主動出擊。
當然除了減租、選鋪,門店正常營業的背后,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圖/網絡
記得華北最后一家恢復營業的朝陽門店,在外交部附近,管控較為嚴格,餐飲店是不能開的,電梯不開,顧客也上不去。
劉小紅就協調城管、房東、物業,一次次溝通,才同意從旁邊的KTV那個門進去。
店里先營業外賣,到慢慢地間隔2m接待顧客,再到1m,最后恢復正常。所以特殊時期,光是能營業就很不容易了。
這就是木屋燒烤拓展伙伴的故事,他們常年在外奔波,很少出現在大家的視野里面,但在這次戰疫的關鍵時刻,他們每一個人都勇敢無畏地挺身而出,為公司的利益磨破了嘴皮。
試想一下,談減租相當于從別人口袋里掏錢,而且很多房東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情況并不樂觀,所以他們有抵觸情緒很正常。
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拓展伙伴吃過不少閉門羹,也受過很多無法言說的委屈,但他們從未退縮過。靠“不要臉”,為木屋爭取現金流,雖然現在說出來可能已經云淡風輕,但是他們的努力值得被銘記。
最重要的是,5、6月份隨著木屋門店旺季的到來,出鋪的旺季也到來了,他們又在積極地找鋪,6月份預計會大量出鋪,完成年度計劃的40%!
并且出的都是好鋪,每多一個鋪,就多一份希望,每多一個鋪,我們離千城萬店就又近了一步,讓我們一起為拓展伙伴實力打call!
他們,
是最前端的后勤,
是木屋最靈敏的觸角,
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英雄。
是他們用腳一步步丈量出木屋的千城萬店,和木屋一起走向世界!
最后在此特別鳴謝在疫情期間,對木屋伸出援手的房東們、物業們,謝謝你們頂著現金流的壓力給我們減租,鼓勵我們積極復工,木屋渡過了這次難關離不開你們的鼎力支持!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