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
木屋究竟是有怎樣的魅力,讓你們愿意回來呢?
在這里久了就會把它當成家
木屋老兵
這里的人和事,這里的回憶舍不掉
木屋老兵
前段時間,一張“離開的木屋老兵,我想對你說”的海報刷爆了木屋朋友圈,其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希望你看到后能回家,一大幫木屋老友等你歸來。”
因為這句話,一大批熟悉的身影,再次回歸隊伍,這里的人和事,這里的回憶,終究,再次留住了他們。
回到木屋
就像找回了自己一樣
上個月,朝陽路店的朱曉建回家了。
這個2016年離開木屋的小伙子,就是因為看到我們招聘信息回來的。
一天,他翻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以前在木屋一起工作的小伙伴在發招聘信息,而他現在的職位已經是廚師長了。
后來,他便跟那個小伙伴了解木屋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是,木屋現在越來越強大了,工資待遇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工作模式和工作環境變化都挺大的,而唯一不變的,是這里的氛圍,還是那么有趣,大家總是像一家人一樣。
那一刻,朱曉建說,他后悔了。
2014年,才十幾歲的朱曉建就加入了木屋燒烤,這里的工作很苦,也很累,這個十幾歲的少年也會任性,也會埋怨,但是這些對于他來說,睡一覺就過去了。
后來父母離開北京,擔心他一個人在異地打工沒人照顧,非得讓他回去,無奈,他只能回老家。
他總是盼望著木屋能開到他安徽老家去,這樣,他就又能回來上班了。
而這次,看到招聘信息的他,終于還是沒有等到木屋開到安徽,他就自己又回了北京。
他說,有點迫不及待了,沒忍住,回到木屋,看到以前的伙伴,看到這里的氛圍,就像找回了自己一樣。
在木屋被關心的那種感覺
一輩子都忘不了
2012年入職木屋的羅庭長也回家了。
這個伴隨木屋成長的老兵,在陪伴了木屋6年后,選擇回家創業,而在2020年的開端,又再次回歸了。
他說,回木屋對于他來說,就是回家。
羅庭長對木屋有種特殊的感情,他在木屋干過后勤,也待過一線,他看著木屋從北京三家門店變成十幾家,再變成幾十家。
最讓他忘不掉的,是這里的人。
他還清楚地記得,當初在物資部做主管的時候,5環外的一個倉庫因為下雨電路出了問題,他害怕造成失火事故,自己在那里守夜到天亮,事后很多伙伴打電話過來關心他,安慰他。
他自己做這件事的時候覺得沒什么,當大伙兒都來關心他的時候,他突然被感動到了,被關心的感覺,真好。
木屋總是這樣,時不時的,就把他感動得一塌糊涂,所以當創業失敗,他義無反顧選擇重回木屋,這一次,他說,他想和家人們,一直待在一起。
這里留下了整個青春時光
再回來,都是熟悉的味道
2020年3月,望京二店的侯思路,回家了。
這里,留有他的整個青春時光。
讓侯思路記憶最深刻的,是2015年,侯思路參加的巔峰團隊PK,那個時候他每天下班就帶著伙伴們練習舞蹈,從凌晨三四點,練到七八點,然后大伙一起去買包子,一點都不覺得累。
可惜因為當初選的舞蹈難度太大,參加pk的時候,只有兩三個人會跳,評委都被逗笑了,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挺溫暖的。
聊起當初離開木屋的經歷,侯思路說,當初也就十八九歲的,在木屋待了一年,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離開了。
在外面晃蕩了一圈才發現,還是木屋好,在外面工作的時候,總覺得是一個人在奮斗,而在木屋的感覺是一群人在奮斗,有伴,有勁,還有愛。
喜歡
就是回來最好的理由
草橋店的劉煥杰回來得早一點。
木屋燒烤是他的第一份工作,當初是因為身體原因,醫生說他不能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只能被迫離開。
可是離開后額劉煥杰也一直關注著木屋,他說他幾乎每天都會看木屋更新的狀態。
回家后他去了他姐夫那里上班,朝九晚五,日子過得特別輕松,也特別孤獨,沒有壓力,沒有緊迫感,也沒有斗志了。
他喜歡在木屋一群人工作的狀態,下班以后還能一起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有pk,有目標,有沖勁。
他曾因為第一次好餐廳預估的安全打卡低于80分,害怕第二次再不過,一直整改,連著3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后來那個月沖A成功,他也拿到了在木木屋的第一個A。
再次歸來,劉煥杰說就是喜歡,而他也早就定好了目標,他要盡快當上廚師長,做個沖A狂魔。跟著木屋一起,去干那些想起來就激動的事情。
曾經
我們還不足以撐起你的夢想
只能惋惜你的離開
在外闖蕩你的你
是否還記得在木屋的點點滴滴
是否還記得一起奮斗的伙伴
無論何時
只要你想回來
木屋的大門就會為你敞開
現在
我們有能力
我們有更大的舞臺
來幫你實現你的夢想
嘿
木屋老兵
歡迎回家
我知道你在看喲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