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1月起,
木屋版“福布斯”排行榜上線了!
眼尖的伙伴發現,
在1、2月份的全國廚師長、前廳主管財富榜里,
出現了很多重復的名字。
比如,楊健力連續2次成為全國收入最高的廚師長;前廳主管朱松鋒從1月份的第4名,一躍成為榜首!
恰巧的是,兩人都來自深圳9區的大芬店。
木屋有140多家門店,近300位廚師長、前廳主管,
他們憑什么能脫穎而出,成為伙伴們的偶像?
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揭開謎底!
說到收入,
那就先從收入本身說起。
打個比方說,廚師長|前廳主管的收入=計件收入*計件系數+管理津貼+AB店獎勵。
從公式看,管理津貼是固定的,變化的是計件收入、計件系數和AB店獎勵。
那么,如何提高計件收入呢?
1、 延長工作時間
對管理組來說,值早、晚班的收入都是一樣的,要想計件收入高,那只有額外加量。
在1、2月份,由于過年和疫情的沖擊,店里人手不足,楊健力、朱松鋒兩人只休了1、2天,加班更是家常便飯。那段時間,他們基本都是提前1小時到崗,晚上也會加班1、2小時,一天下來,妥妥的12小時以上。
比如情人節那天,店里外賣異常火爆,朱松鋒一直各個崗位輪流轉,到了凌晨1點才記起,原來晚飯還沒吃!
2、 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時長從來不是衡量工作好或差的唯一標準。
如果能力不過關,所謂延長工作時間無非是把基本的工作完成。
提高工作效率,才是硬道理。
畢竟,管理組就是店里的一塊磚,哪里忙就去哪里。
如果業務水平不夠,還真壓不住場面。
楊健力就是老牌廚師長,對樓面事務也精通,協調起來得心應手。至于前廳主管朱松鋒更是出品出身,還考了老A,高峰期到出品間頂崗,那比喝水還容易。
能力強、效率高、工作時間長,計件收入自然亮眼。
高手之爭,細節分勝負,誰的業務能力更強、更投入工作,往往就能脫穎而出。
接下來,
怎么提高計件系數、AB店獎勵呢?
在這里,小編是把計件系數、AB店獎勵聯系在一起的。
仔細想想,計件系數也好,AB店獎勵也罷,都是由門店好餐廳pk排名決定的。
門店拿A、B了,計件系數才會高,獎勵也才有,
要不,一切都是空談。
可以說,對廚師長、前廳主管來說,要提高這2塊收入,僅靠個人努力是沒用的,團隊才是關鍵。
正是大芬店成績靚麗,才成就了他們拿最高工資。
同時,門店好不好,關鍵看伙伴們給不給力。
這時候,管理組就要懂得發揮伙伴們的積極性了。
在2月份,木屋遭遇了困境。剛聽到工資可能會調整的消息,決定和公司同舟共濟之余,大芬店的團隊士氣還是受到打擊。畢竟,努力打工無非是多賺點錢,伙伴們理解公司的難處,但情緒不高也是理所當然。
針對這情況,楊健力、朱松鋒就一一找伙伴們聊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解開大家的困惑。同時,他們以身作則,時刻散發正能量,感染著每位伙伴。經過短短2、3天的低迷,大芬店重煥生機,生意也直線上升,伙伴們更有激情。
記得情人節那天,外賣單多到電腦屏幕都裝不下,有些本來休息的伙伴匆匆趕來,加入戰斗。這些點點滴滴,成了大芬店團隊優秀的見證。
生意上來了,
好餐廳pk排名也靠前,
店里工資包自然鼓鼓。
在這里,還要考慮到一個因素
就是每個伙伴的工資。
店里工資包固定,
那越少人力,伙伴們的收入就會越高。
而人力少的前提,就是大家技能要高。
試想下,店里生意越好,工作量越大,要想人手少就能應付,只能個個都是精英了。
2月份時,除了管理組,大芬店在崗伙伴只有8人,樓面4人,出品4人。8個人撐起幾萬的營業額,本領不夠是扛不過去的。
因此,楊健力、朱松鋒把培養伙伴們的技能提高到了戰略地位。在大芬店堅守的伙伴里,有2個老A,2個老B,樓面伙伴不是金服,就是高級服務員,可謂人才濟濟。
伙伴技能高、店里生意好、大伙收入高,從而又更有激情去工作,更主動去學習,又讓店里生意更好,這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可以說,對廚師長、前廳主管來說,他們的計件系數、獎金取決于門店的排名,也取決于伙伴的收入。
楊健力說:“我不怕伙伴收入比我高,越高越好,大家高了,我收入才能高。”
或許,這才是他們收入高的秘訣!
自身本領強,
會調動伙伴們積極性,
懂得協調門店高效運營,
這樣的管理組,工資想不高都難。
正如那句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