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北京寒風呼嘯,
近幾日更是低至零下,
而比北京更冷的,
則是北京各門店店長的心。
看看營業額同比數據,店長們臉色黯淡了幾分;
再看看對比旺季的數據,店長們的臉更是一片青色。
其實,每年旺季轉淡季,都是店長們的難熬時光。今年更是雪上加霜,北京各門店營業額下滑嚴重,有的門店同比甚至下降了30%。正如有位店長說的:“吃著火鍋,我的心還是涼的。”
淡季年年有,為何今年特別差呢?
帶著這疑問,小編請教了一些店長。歸結原因,無非是兩個:內因和外因。
外因是什么呢?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天氣變冷。夏季,每到夜宵時段,很多人習慣性的為美食打call;冬季,大家一般只愿和暖床約會了。
就拿北京某門店來說,前幾個月,店里的“深夜食堂”人氣爆棚,備受顧客追捧。但最近,到了夜宵時段,“深夜食堂”就顯得很尷尬,因為店里上座率不高,就算主持人能說出花來都是白搭。
人到底去哪兒了呢?除了天氣變冷,不愿出門,還有就是搬走和分流。好運街店長卜海龍和明光橋店長牛謙都表示,之前,他們附近住著很多外來人員,最近都陸續搬走了,導致人流減少。另外,有些門店周邊新開了一些餐飲店,也分走了一些顧客。
當然,營業額下滑是鐵的事實,這些都不是借口!
為此,各店長也是絞盡腦汁,開展了營業額的拯救行動。
1、和周邊商圈深度合作。和附近的KTV、影院合作,這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關鍵還是合作的程度。好運街的卜海龍很有一手,他和附近的開心麻花團隊約定了,只要顧客購買開心麻花的票,工作人員都會把入場券和木屋的宣傳單一起給顧客,有些顧客看完演出就到店用餐。有時,也會根據客情派發宣傳單。比如,好運街店排位時,卜海龍就通知開心麻花工作人員同時段不用派發宣傳單了,要不顧客來了等很久,影響體驗。
2、緊抓外賣。天冷了,顧客不愿出門,但還是想吃的,這時,外賣就是關鍵。明光橋的牛謙會特別注重外賣菜品的保溫,作了特殊包裝,同時也會寫些小卡片,送些小禮物,溫暖顧客的心。
3、每個座位鋪上毛墊。六道口高海利很細心,天氣冷了,凳子涼,特意買了一批毛墊,讓每位顧客就餐時舒服又溫暖。
搞定了外因,那么,內因呢?
牡丹園的店長李猛敏銳發現,旺季時,顧客爆滿,電腦顯示超時的菜品沒多少;到了淡季,顧客少了,電腦顯示的超時菜品反而變多了。
服務人員沒變少,伙伴技能沒下降,為什么顧客多時,大家應付得沒壓力,顧客少時,反而跟不上了?
究其原因,無非天冷了,顧客少了,伙伴們閑下來,變懶了。同時,大家松懈了,又影響到了顧客體驗,顧客更不愿意來了,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于是,店長們決定不讓伙伴們閑下來。
1、加強培訓和增加搞衛生的次數。牡丹園的李猛表示,顧客少時,伙伴們沒什么事,那就找事情讓大家做。于是,空閑時,他會動員大家搞衛生,也組織多次培訓。這樣一來,門店環境更好,伙伴們也時刻充滿了激情。
2、倡導雙通崗和安排輪崗。六道口的高海利采用了流動戰術,既然淡季較閑,那就大練兵,做到雙通崗。出品間通崗了?那到樓面做服務員。樓面通崗了?那到出品間學習中餐、海鮮、燒烤。在六道口,樓面和出品的伙伴互換崗位,這不是過家家,換崗至少一個月。當然,為了保證顧客的滿意度,每次她只安排了一位伙伴固定輪崗,其他伙伴閑時互相學習。
3、減少席位數,主抓顧客體驗。淡季顧客少,席位多了也是浪費,還不如撤幾張桌,更加專注于服務顧客。明光橋牛謙就是把靠門口的席位拆除做等位區,提升了入座顧客的體驗,就算有時排位,顧客也不會等太久,反而能享受到等位優惠,體驗也會更好。
4、征集顧客意見卡。為了更好讓顧客反饋建議,武圣路、好運街都特別制作了意見卡,更了解顧客意向的同時,也及時處理了客訴,贏得了顧客的認可。
總的來說,面對淡季,我們主要從內因和外因分析。應對方法嘛,其實也就2大招,一是針對外因,一是針對內因。
當然,
應對淡季的方法還有很多,
小編只是拋磚引玉。
現在,小編把磚扔出來了,
大家的玉呢?
歡迎留言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