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龍湖天街店試營業日收入最低2551元!
2019年新年剛過,公司新一輪創業計劃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創新,如何在新的市場一炮而紅。而這個時刻,重慶四店龍湖天街店的試營業收入給大家潑潑了一盆冰水。2551塊、3260塊、4028塊,日平均也就幾千塊!這些扎心的數據怎么回事?期待中的百萬大店開局怎么會是這個樣子??
復盤下公司拓展新市場的歷程,好像沒有哪個順利過。例如北京,第一個創業團隊失敗了,我們是二進宮木屋才有了今天的北京市場。后來的天津、上海,都分別有三年的創業歷史了,我們還在泥潭中掙扎!
重慶市場,第一個店是成功了,但是二、三、四店都遇到了阻礙,如果說相對成功,那就是廣州市場了。
從深圳走出去的道路可以說是非常坎坷的。為什么呢?這個問題不弄清楚,我們大概還會在這條坎坷的路上走下去。最近我對這個問題思考了很多,現在和木屋的伙伴們分享下我的一些看法。
失敗的歷史往往總是驚人的相似
1.深圳跨區開店,大意失荊州
人在取得成功后,往往只記得結果而忘記了成功道路上的種種坎坷和付出。我記得木屋在深圳開店遭遇到的第一次滑鐵盧,就是第一次跨區域開店。我們從當時的關內開到關外的寶安港龍城,開業打折后的三天,營業收入不到我們預期的三分之一,所有的人都迷茫了?我們認為木屋已經是一個大眾品牌了,在深圳關內的店家家都排隊,為什么出了關就不靈了呢?
第二天就讓市場部去做了個品牌知名度調研,結果讓我們大跌眼鏡,平均十個人就只有一個人知道木屋燒烤。我們在深圳苦心經營了十多年,僅僅跨了個區,就沒有人知道我們是誰!這個案例充分的說明我們在新市場還僅僅是個招牌,更別說是燒烤業界的NO1!
2.忘記歷史,拓展新城市再遭創
后來我們在深圳逐漸成熟了,又忘記了歷史,抱著每開一家店都應該是百萬大店的心態去開拓新市場,創業伙伴也都信心滿滿地準備去迎接自己成功的未來,全方位去碾壓對手。
但事實上是轟轟烈烈的3天5折優惠后,銷售額立即進入了冰凍狀態。計劃的百萬大店的日均銷售額應該在3萬以上,但是實際的結果是經常性的出現日銷售額幾千塊,挨到周末也就萬把塊。
殘酷的銷售數據就把團隊信心徹底擊潰了。團隊開始分析失敗產生的原因,大家在經過認真的分析后,失敗的原因一般會有三個:
1.營銷工作不到位,還是有很多顧客不知道我們;或者說營銷的手段不夠好,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2.選址有問題,覺得我們的商業模式承受的租金水平不夠高,我們選擇的店址不夠好。
3.商業模式設計有問題,不適應當地的消費習慣。
第二、三條不好改變,于是又開始策劃新一場營銷攻勢,但結果是營銷活動過去后,銷售額不升反降。于是大家就認為是選址的問題了,但是店址是不能改變了,只能寄希望于下個店能找個好的鋪位。
第二個店的選址個鋪面裝修都比第一個店好很多,團隊領導和小伙伴們又開始滿懷希望的期待百萬大店的到來。理想很豐滿、現實是骨感。第二個店仍然和第一個差不多,還是日均過不了萬。
3.找不到根本原因,再干也是重蹈覆轍
業績不理想,于是總部就去調研。調研后發現的確原來是管理問題。就嚴厲要求整改,必須給出明確的改善目標,如果到期達不到目標,就對管理團隊進行撤換處理。
隨后的情況基本是原團隊改善不到位,開始換人。換去的領導到現場后覺得當時管理的問題非常大,自己的管理水平應該遠遠高于原團隊,最慢三個月就能徹底改變局面。經過三個月的團隊調整和經營管理理念的導入后,銷售水平有所提升,但和目標相去甚遠。接著又開始檢討是不是營銷工作沒到位,是不是菜品結構不適應當地顧客。于是又開始重蹈覆轍。
經過幾輪這樣的整改,公司也開始懷疑是不是選址出了問題,是不是商業模式不適應,是不是木屋燒烤根本就不適合在那個市場發展!
上述開拓新市場的過程基本上就是木屋在天津、上海兩個市場這三年走過的路。
面對壓力,重慶一店逆風翻盤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新市場,新店開拓成功的典型案例——重慶一店。
1.開局沒能逃出預設,日均不萬
基于天津和上海市場開拓的表現,公司對開拓外埠市場的信心大減。這時胡正國伙伴主動要求去開拓重慶市場,重慶市場是中國有名的美食之都,木屋燒烤去能成功嗎?所有人是非常疑惑的,我們懷著試錯的心態來到了重慶……
重慶一店開業后的事實也證明了我的預設,生意一般,開業折扣后的第二周總收入只有5.9萬,日均8400元。這還是木屋第一技術高手胡總親自上陣,抱著破釜沉舟的必勝決心下做出來的!
2.小幅穩步增長,積累口碑是關鍵
整體分析,當時重慶一店的選址很一般,我們的店址在背街的地方,我們前面迎街的是一家本地連鎖燒烤品牌,競爭非常激烈,怎么辦?當時我和胡總都很著急,但是沒有退路,我和胡總達成了共識,堅決不搞任何形式的打折營銷活動,就靠口碑,堅持自己的品質與特色,讓每一桌顧客吃的滿意,變成回頭客!也就是通過積累滿意的客戶來提升營業額。終于,胡總帶著一店的伙伴用了17個周,4個多月的時間,從周銷售5.9萬穩定到周銷售16萬+,并且還在持續穩步增長中。
得意忘形再開店,結果再跌谷底
1.二店開業,營業額創木屋新低
一店成功達到百萬銷售后,重慶團隊也沒能免俗,忘記了歷史。他們認為從此以后,重慶開的新門店都應該是百萬大店了。就算店址小點,商圈差點,怎么也要過五十萬。
于是就有了二店和三店的故事。為了確保新店盈利和實施我們當初計劃的1+N的開店模式,重慶的二店選擇了一個小店,當雖然賺不上面子,但是賺錢應該是沒問題的,大家就抱著這個心態,二店開業了。可事實又一次事與愿違,開業后一兩千錢的日營業額,創木屋近十年來的新低!出現這個情況后,大家又按老套路走了遍,搞營銷、換管理團隊,結果還是不盡人意。
2.放棄二店,三店再次受打擊
最后診斷:選址錯誤。在此結論下,放棄了對二店的努力。開始期盼著三店的開業結果,三店比二店好些,但是離百萬大店還是一個遙遠的夢。大家在對三店的復盤中的定論還是沒有跑出前面所述的三個理由,還是選址錯誤!
3. 絕佳好鋪,四店試營業成績令人費解
到了四店、五店,大家一改常態,主動出擊,不是一流商圈的一流商鋪堅決不要!當我看到重慶四店的時候,也是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這個店好!商圈好,位置也不錯,面積還大!如果我們把形象做出來,把特色整出來,怎么地也是個兩百萬的大店!我們胡總這次可以揚眉吐氣一把了!而且這次胡總終于明白選址的重要性了!
經過一番努力地設計和策劃,重慶四店——龍湖時代天街店終于在萬眾矚目中開始試營業了!
可誰料到試營業的報表出來后,再一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三千多,四千多,怎么了?一個四百多平方,兩百多個席位的大店,不應該交出這個成績啊!四店的店址和形象都比一分店紫荊廣場店好啊!怎么會是這樣!???
成功是失敗他爹,二店三店失敗再總結
1.重翻一店數據,摸索新市場成功之道
我苦思了好幾天,終于想起來,好像重慶一店剛開始的業績也不好,我們在重慶還只是個招牌!木屋在重慶的品牌知名度在業內是有了,但是在顧客中還不夠,還遠沒有到能吃品牌紅利的時候。一個新市場,門店數沒有到二三十家的規模,你每開一家店都需要一個漫長的爬坡積累過程,才能成為百萬大店!
想到這里,我馬上聯系IT部的韓總,讓他把重慶分店的周銷售數據從開業開始做個趨勢圖。依靠公司這些年的IT技術進步和數據的積累,韓總很快就將分析的數據圖發我了。看到圖的那一刻我眼前一亮!這就是我的預測!
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重慶一店是經歷了兩個夏季高峰期才做成百萬大店,重慶一分店用周平均增長4.5%的連續增長,從周收入6.8萬上升到周收入17萬,然后又從15萬做到了25萬的最高值,實現了自己百萬大店的夢想!總共用了多少時間呢?總共用了一年半、18個月、88周的時間!可以說是個非常典型的通過長時間努力而成功的典范!
2.多店對比,勝敗之路一目了然
有了這些數據,我就想再認真的分析下天津和上海市場的新店收入增長的趨勢。分別是天津市場的海光寺、萬德莊和西南角,上海市場的龍茗路及光新路店和重慶市場的紫荊廣場店,為了讓數據具有可比性,我們都取了從2017年第一周及至今的周銷售收入。從圖中可以看出,17年的第一周中有三家門店的銷售業績是遠遠好于紫荊廣場店的,其中龍茗路店甚至于兩倍高于紫金廣場店。
好,咱們比賽開始了,其他的五家店基本上都在大幅度波動,只有紫荊廣場店,那條紅色的線一路穩步增長趕超其他五家店,在第31周的時候趕上了其余五家店,并一路領先!而前30周,紫荊廣場的周平均增長率只有4.5%
我把重慶一分店的成功總結成一句話:4.5%的周增長,堅持88周,新市場,新門店的成功之道!
現如今,重慶龍湖天街店要想成功,還是要一店的老路。重慶的龍湖天街店一定可以做成過兩百萬大店!但不是現在,而是88周,一年半的持續努力后!
3.總結歷史再上路
第一:為什么會敗?
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對新市場以及對自己的實力失去了信心。但是失敗和成功往往是相對的,大家試想下,我們在新的市場目標是一個月,或者三個月做到百萬大店,但在現實條件下,這個百萬大店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定會向外歸因。面對這個沒有希望的市場,誰會努力呢?
第二:為什么會勝?
我們接納了失敗,并決心用長期的努力去獲得成功!如果要贏,我們必須清醒的分析我們面對的是新市場和新門店。我們帶著新團隊,我們就是最菜的菜鳥,不管過去怎么樣,先忘掉過去的輝煌,從零開始。我們要的是接納這個底,然后通過努力,不斷的提升這個底的值;關注每個周的小幅增長,例如上周的日均8000塊,這個周就是8400塊,5%的增長,每天多400塊,就是每天多接兩桌客人。如果我們做到了,就值得慶祝!干杯!沒做到,就坐下來好好分析機會點在哪里,如何改善。但如果我們現在的營業收入是8000元每天,我們還老是盯著百萬大店,那就是日均34000元的成長,誰能拿出真正可行的策略呢?我想只有上帝吧。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古希臘的斯多葛哲學的一個重要的人生觀是永遠先思考最壞的結果,而不是總是幻想最好的結果,當你考慮清楚最壞的結果,讓自己先真正的接納它,然后思考好相關的對策,再去追求最好的目標時你就不會掉入失敗的陷阱。
綜上:我們在開拓新市場、新門店的時候,目標要高遠,要做百萬大店,甚至千萬大店!有了目標,剩下來的事就是我們不斷打磨團隊,提升水平,保證每桌顧客的滿意度,靠口碑的積累,通過88周的累積增長來實現百萬大店的目標!做個現代生活中的斯多葛!
當我想明白后,就放下了,心情有著從來沒有過的放松,也開始明白諸葛亮老先生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咱木屋燒烤的成功本質不就是一個字“熬”嗎?什么叫熬?怎么熬?4.5%周增長,堅持88周,就是木屋燒烤的“熬”術!新市場,新門店的成功不二法門!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