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體大環境不樂觀的情況下,我們餐飲行業也無法幸免。盡管如此,店鋪的房租依舊不降、夸張地暴漲。同樣是200平米的門店,你只能做幾十萬,為什么別人卻能過百萬???
除去選址、產品、定價、裝修、人力、工序、工藝、設備等重要因素影響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行之有效的管控點——席位配比。
餐飲行業是上客比較集中的行業!營業額能做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業高峰時段你能消化多少顧客。席位配比決定席位利用率與翻臺率。顧客因就餐人數不同,簡單可以分為1人、2人、3-4人、5-6人、7-8人及8人以上。為提高席位利用率,席位應設置1人臺、2人臺、4人臺、6人臺、8人臺及超大臺。有很多正餐門店卻只有4人臺及6-8人臺。
1
問題來了:如果只有1個人或者2個人就餐,你如何安排?
通常做法是讓他們做4人臺。如果沒到營業高峰期尚可,2個人坐4個人的位置,浪費2個席位沒關系!可是,如果到了營業高峰時段呢?外面已經排位了,如果不縮短排位時間,盡快安排顧客就餐,很容易導致顧客流失。你還舍得讓2個人坐4人臺、空著浪費兩個席位嗎?可能有同行會說:我們會將顧客并臺,提高利用率。但正餐顧客并臺可能性較小,一般顧客也不同意。試想:一張4人臺,互不認識的人坐在一起、自己吃自己的,多怪啊!所以門店至少應設置2人臺、4人臺、6/8人臺,才能滿足顧客的實際需求。
2
問題又來了:應設置多少張2人臺、4人臺、6/8人臺呢?有人會說,看著地方擺唄,能擺什么臺就擺什么臺,還考慮什么席位配比??不考慮,你就吃虧啦~~~
那么2人臺、4人臺、6/8人臺的席位配比多少合適呢?是3:4:3?2:7:1? 3:6:1?還是……?
可能都對,也可能都不對!因為真正適合你的比例,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統計和積累每桌就餐人數的數據而定,根據這個實際結果,有據可依并客觀調整席位配比,才能最大化提高席位利用率。因此,這個比例是因“人”(品類、品牌等)而定的。當然最好的做法是桌椅隨時可以隨機組合,滿足不同就餐人數的顧客需求,更加靈活、可變,應對各種人數客情!
3
最后一個問題:2人臺只能做1-2人、4人臺只能做3-4人、6-8人臺只能做6-8人嗎?
當然是“NO”啦!有“心機”的門迎及前廳管理者會機智調整與協調!可以這樣做:禮貌地與焦急排位中的3人顧客溝通——看你們等位那么久了,很抱歉目前還沒有4人臺空桌,剛空出來一張2人臺,如果你們不介意,我可以幫你們增加1個椅子,現在就可以就餐?您看,是等一下?還是先坐進去呢?相信大多數顧客會選擇同意。同理:4人臺,可以視情況安排4-6人坐、6-8人臺可以坐7-10人。如此一來,席位無形間可瞬間增加25-50%,大大提高了席位利用率,巧妙擴展了就餐區域面積,增加同時段接待的顧客人數,輕松實現增加時段營業額!
有沒有用,聰明的你,試試就知道!
邊走邊愛show
餐飲人說餐飲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