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中秋節要作啥,臺灣人首先想到的是烤肉!再來才是吃月餅。
小至便利商店,甚至菜市場的小攤子,都在賣這些。大家好像忘了我們要過的是中秋節,還以為是燒烤節!
到了中秋節晚上,其實有沒有月亮真的不重要,因為就算有月亮,也被濃濃的烤肉煙霧給遮住了。一入夜,整條街上,每個一樓的人家,全部都出動,齊全的烤肉用品,歡脫地開始燒烤起來。
那么,中秋節不是本來吃月餅看嫦娥聊玉兔和吳剛嗎?臺灣人怎么會搞起巴比Q(燒烤)呢?說來都是愛情的力量!!!
上世紀60年代,臺灣開始經濟起飛,因此出現不少工廠,吸引大量農村青年來工作。這些青年工作后個人經濟情況開始逐漸改善,卻苦于生活圈狹小。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讓他們難以找到結婚對象。因此公司私下組織烤肉聯誼活動。
這些青年人就選擇到溪邊去烤肉,為何選擇溪邊呢?據說是‘男生戲水展胸肌,女生烤肉扮賢惠’,烤一天肉下來,許多男女互生曖昧情愫,暗中促成姻緣。,要玩水,最適合的季節就是在夏末秋初之時,而這個季節最大的節日就是中秋節,因此,不少工廠都會選擇在節日來組織聯誼。中秋烤肉的習俗在這一時期便慢慢流行開來。
中秋節本來就是全家團聚的日子,當然又給了人們一個最好的烤肉的理由。就這樣,臺灣人吃飽喝足又心滿意足地過完了中秋節,留下苦悶的嫦娥……以及第二天的掃地阿姨。
最后獻上飯團小詩一首,以饗讀者。
望大家中秋節快樂~
屋檐下投稿郵箱 zhengjunbjb@muwubbq.com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542.html